英特尔也不行了?

“脚本之家
”,与百万开发者在一起

撰文|沛林

编辑|猛哥

图源|网络

文末包邮送书!


过去50年,英特尔按照其创始人预言的惊人速度,为全世界每台PC装上了一颗奔腾的芯。而现在,这一优势正在被瓦解。

日前,韩国芯片厂商 SK 海力士宣布将收购Intel 闪存业务,同时接手英特尔中国大连NAND Flash 厂。

更早的7月,英特尔再度延期7nm芯片,当日股价暴跌16.24%,市值一夜蒸发415亿美元;9月,宣布将原定2019年推出的下一代高性能10nm CPU延迟至2021年。另据媒体报道,台积电2021年将“承包”英特尔18万片6nm晶圆的大单。11月,苹果推出三款搭载了自研芯片 “M1”新Mac电脑,正式宣布与老合作方英特尔分手。

如果说,加速出脱 NAND Flash 非核心事业,更有利于专心在处理器制程技术上。那么一再延期则暴露出管理和产能的痼疾。

英特尔已经数次对外表示歉意。而外界对此的解读是:“英特尔间接地承认了它不再具备全世界半导体领先的制程。”

1985年的一天,英特尔创始者之一格鲁夫在办公室里望着窗外,远处一座巨大的摩天轮在缓慢地旋转,他问时任董事长兼CEO的摩尔:“如果我们被踢出董事会,你觉得新的CEO会采取什么行动?”

摩尔犹豫了一下,回答:“他会放弃存储器的生意。”

格鲁夫死死盯着摩尔说:“那就让我们自己来做这件事吧。”

英特尔的断臂求生并不容易。

1985年,整整一年,英特尔高层在无休止的彷徨和争吵中度过。

1970年,英特尔开发出了世界第一款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用于替代之前的磁芯存储器,很快占据了半导体内存的半壁江山。那时,英特尔就等于存储器。

但是进入1980年代,大势陡变。日本半导体公司凭借极高的性价比、先进的技术、以及高效的生产线投入快速崛起。

当时从日本参观回来的英特尔员工,把形势描绘得极为恐怖:在一日本一家大公司,开发存储器的人占满整栋大楼——研究16K的楼上是研究64K的人,再往上走就是研究256K的人。日本生产的半导体内存质量大大优于英特尔的存储芯片。

1984年年中,英特尔业绩全面下滑,订单骤降为零,库存不断积压。及至1985年,包括英特尔、德州仪器在内的所有美国公司俱告亏损,存储器市场由“美国内战”变成了“美日对决”。

陷入这场看起来不可能赢的缠斗中,英特尔内部分化出不同阵营,有人提出建一个巨型存储器工厂,如同当年的太平洋战争一样,与日本人面对面地硬打一仗;有人提议采用差异化战略,生产特殊用途存储器;还有人认为应该加大技术投入。

格鲁夫下定决心后,英特尔关闭7家工厂,解雇8000名员工,专心做处理器。

日本半导体公司在全世界大赚特赚,一片欢呼,认为他们打败了美国人。

而英特尔则投入超过3亿美元,集中力量研制出当时首屈一指的32位微处理器80386。这笔费用超过中国当时在五年计划中对半导体科研全部投入几倍之多,在当时是一场豪赌。

  • 英特尔80386处理器

正是靠80386,英特尔完成了对IBM PC兼容机市场一统江湖的伟业,开始扩大它在整个半导体工业的市场份额。微处理器从此成为英特尔的新身份。

1993年,英特尔公司推出奔腾处理器,从此之后,英特尔不再以数字命名自家的处理器了,但是由于86系列之经典,在工业界和学术界,大家仍然习惯性地把英特尔的处理器称为 x86 系列。

教科书式的背水一战,让这场翻身仗成为IT界经典案例,也因此许多评论将此次NAND Flash闪存业务的出售与当初的“战略转折点”对比。

事实上,虽然都是放弃存储业务,今夕大不同往日。NAND Flash的出售,与其说是英特尔的决定,不如说是不可抗大局下的顺势脱手。

NAND Flash 这桩买卖是没有“绝对输家”的交易。

问芯Voice认为,SK 海力士此举的核心,是吃下 3D NAND 芯片生产重镇的大连晶圆厂。这一行动后续要面对的最大挑战,是中国审批的态度。

在当前越来越复杂困难的政经局势下,任何公司要“进入”或是“退出”中美市场,难度可能都高于过往,何况芯片产业被美国塑造成一个高度敏感的行业。

英特尔想脱售大连厂已久,在今年诡谲的局势下加速退场,且接手的又是韩商,是相对安全的买卖。

透过这笔买卖,英特尔成功脱手 NAND Flash 事业,SK海力士成功进阶全球二哥,中国有机会在交易中获得“让利”空间,而整合后的产业有助于价格稳定,对所有市场玩家都不是坏事。

相比脱手存储器业务,英特尔有更值得担心的内忧外患。

产品面世时间一再延宕不是没有原因的。自2019年春天以来,英特尔的员工打开公司1000多个会议室内的壁挂式显示器,会看到新的标语:“一个英特尔”。

此时强调团结似乎是令人惊讶的。但英特尔首席执行官罗伯特·斯旺认为,英特尔的文化迫切需要大整:“我们拥有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但如何使他们朝着同一方向划船?”

因为英特尔的制程技术和制造工艺长年以来始终位居领先地位,英特尔的技术与制造事业群TMG(Technology and Manufacturing Group)长年以来集大权于一身,内部形容TMG 势力之大,连历届的首席执行官都“不敢轻易动这个部门的一根汗毛”。

直到 2018 年 10nm 制程一延多年,对英特尔造成前所未有的挑战,TMG 事业群才有了一次重大改组。

改组后的总领导者,是英特尔在 2015 年从高通挖来的技术大将 Murthy Renduchintala ,也是在这次 7nm 重大延误发生后下台的高管。

而英特尔芯片设计师与制造之间关系紧张。总部位于俄勒冈州的制造团队一直缓慢地与设计师共享技术细节,目的是防止泄漏可能威胁到英特尔的技术泄漏。

相比之下,台湾竞争对手台积电则定期与外部设计师共享制造技术数据,并采纳他们的建议。

当英特尔强调内在团结时,外在竞争对手没有放过这一赶超机会。

10月27日,科技界重磅消息公布:AMD以逾 300 亿美元的价格,并购FPGA 巨头赛灵思(Xilinx)。

赛灵思曾被看好是“下一个英伟达”,它也曾是华为在 5G 基地台领域非常重要的芯片供应商。

尽管AMD 被喻为“千年老二”,但英特尔没有理由小觑AMD。

自从2014年苏姿丰出任CEO 一职后,AMD开始走出低谷,并于2018年联手台积电。目前,其基于7nm制程的Ryzen 4000芯片上市数月,不断蚕食英特尔市场份额。

苏姿丰接手AMD五年内,公司股价翻涨超过 10 倍,一跃成为市值千亿美元的芯片巨头。

  • 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

除了蚕食芯片市场,AMD还与英特尔争夺未来——云计算服务器市场,从这次AMD出手赛灵思可见一斑。

赛灵思的业绩不算很大,却是半导体产业的核心技术基石,拥有无可取代的特殊地位。

业内评论认为,此次购买能让拥有CPU、GPU 产品和技术的 AMD,借力赛灵思强化数据中心产品的加速能力,攻占下一个关键战场——云端数据中心。

服务器领域的最大采购商是云平台服务商,包括亚马逊AWS、微软、阿里巴巴等全球前三巨头,且数量在逐年增加。

英特尔 x86 架构的服务器长期盘踞该领域,拥有先天优势,业界的服务器系统的软体建置、电力系统、散热系统等,都是配合英特尔 x86 架构设计。但劲敌们早环伺左右。

英伟达以400亿英镑的价格收购ARM,加上之前以70 亿美元收购的Mellanox,英伟达已经结成“自家的 GPU+网络传输技术(Mellanox)+  CPU 技术(ARM)”组合,拥有了强化云端数据中心的实力。

x86 架构服务器的优势是性能强,缺点是功耗大,带给数据中心每年的电费就是一笔不小数字; 相较之下,ARM 服务器的性能虽然无法与 x86 相比,但胜在功耗与成本。

英特尔的卧榻之侧,已有他人酣睡。

英特尔如果错失了云计算市场,后果会比痛失移动市场更可怕。

英特尔曾两度跨入移动处理器的市场,也两度因投入过大、产出亏损最终卖掉了业务。

一次试图进入高端手机处理器的市场,著名的黑莓手机就曾采用它的芯片。但是,由于开发费用太高,部门一直亏损,最终于2006年卖给了Marvell公司,后者从此挤进了3G手机芯片制造商的前三甲。

另一次是1997年,英特尔从DEC公司收购了Strong ARM架构,演变出新一代Xscale架构CPU。耗费近10年,投入百亿美元,这块业务依然持续亏损。同样在2006年,英特尔以6亿美元,将包括XScale在内的通信和应用处理器业务打包卖给Marvell。

当年,智能手机一年的出货量不过几百万台,如今这个最新数字已经更新为14.86 亿台。

如果英特尔可以预知未来,当年再亏损,恐怕也不会卖掉通信及应用处理器业务。

2010年,随着移动设备风行,PC市场不断被压缩。大部分平板电脑使用的不是英特尔的芯片,而是基于RISC的芯片,更具体地讲是ARM控股公司的产品。

再次提到ARM,不得不说这是一家不走寻常路的公司。

20世纪90年代,ARM公司业绩平平,处理器的出货量徘徊不前。由于资金短缺,ARM做出了一个意义深远的决定:自己不制造芯片,只将芯片的设计方案授权给其他公司,由它们来生产。正是这个模式,最终使得ARM芯片遍地开花,将封闭设计的Intel公司置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到2005年,全球98%以上的智能手机处理器芯片都是基于ARM设计的。

英特尔就这样错过历史时机。

但骄傲的英特尔人会让历史重演吗?

1985年,英特尔在格鲁夫带领下经历生死局,那之后很多年,格鲁夫脑海中仍然时常出现一个电影片段:

一个飞行中队藐视上级命令,已走到了自我毁灭的边缘。上级派了一名新的指挥官来重整这支队伍。在赴任的路上,指挥官停下车,走出车门,点燃一支烟,凝视着远方。他吸完最后一口烟,把烟头往地上一扔,用力一踩,回头对司机说:“好,中士,我们走吧。”

这是二战影片《晴空血战史》中的片段,让格鲁夫想起1985年,自己带领英特尔放弃存储器业务,转向微处理器的战略转折点。

  • 安迪·格鲁夫

2016年,格鲁夫去世。他曾说:没有人欠你一份工作,更没有人欠你一份事业.我们置身于成功与失败都以10倍速进行的时代。

当下变速岂止10倍速。陷入被动的英特尔,究竟是走向新的正确转折点,还是被甩出历史舞台,谁也说不好。

参考资料:

1.《浪潮之巅》吴军

2.《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安迪·格鲁夫

3.《“芯事”重重英特尔》穆亦晴

4.《SK海力士并英特尔大连厂要成局,关键是能“让利”中国,释股是选项之一》连于慧

5.《“千年老二”AMD的再度逆袭,与英特尔、英伟达云端必有一战》连于慧

6.《需要修复的英特尔文化,它的首席执行官正在动摇》唐·克拉克

(完)

今日送书福利  

《Java高并发编程指南》本书内容由浅入深,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讲解Java高并发编程的相关知识。首先,介绍对高并发的理解、Java多线程基础、Java并发包相关类的使用与设计原理;然后,拓展讲解分布式系统设计的相关原理、挑战、涉及的相关框架、中间件等;最后,对流行的Java开源框架的源码设计进行分析,结合实现一个简易版的秒杀系统来介绍如何基于Java语言实现一个高并发系统,达到原理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帮助读者朋友更好地掌握Java高并发编程的知识。

《Python网络编程从入门到精通》编写秉承让更多的 Python 爱好者能看懂的原则,以让读者以较少的时间、较低的成本,快速掌握 Python 网络编程为目标。每个步骤都很详尽,读者可按步骤操作,还配有相应代码,方便读者实现网络编程的开发。

本书从实际应用出发,详细介绍Python网络编程的相关知识与操作技能,并通过示例进行讲解,每个章节均配有实现代码,便于读者掌握Python编程技术。本书既可作为Python初学者及爱好者技术提高级读物,也可作为广大职业院校、培训班的教材参考用书。

留言赠书参与方法 

分享一下你想要这本书的理由?或者一些其他的工作学习经验,活动截止时会选出5名小锦鲤,中奖者可以获得上面的任意一本书籍,包邮到家。

截止时间:2020 年 12 月 2 日 16:00 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