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帛书老子1.2|道德仁义礼的关系

【为什么有上德下德,却只有上仁上义上礼呢?】

因为,德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区间,德的上界是上德,下界是下德,而上仁、上义、上礼都是德区间的节点。

上德,上仁,上义,上礼,这个“上”,有向上的意思,有“增”的含义。
从上礼,到上义,到上仁,再到上德,是“德”不断增加的过程。
德不断增加,超过“上礼”,就有了“上义”;超过“上义”,就有了“上仁”;超过了“上仁”,就有了“上德”;超过了“上德”,就是“道”了。
与“上”相对就是“失”,“失”是不断减少的过程。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失”不是没有,而是不足了。

当“道”充足的时候,“德”是显现不出来的,这是一种“无”的状态。只有“道”不足了,“德”才会显现出来。

同样的道理,当德不足时,仁就显现出来,当仁不足时,义就显现出来,当义不足时,礼就显现出来。

有点抽象,我举个例子,比如,一个人身体很健康,什么医生啊,保健啊,治疗啊,都和他没关系。这就是“道”的状态。
当身体有恙了,最需要的就是药到病除。因为有了需求,“德”就显现出来了,所以,失道而后德
那些研究出药方的人就是“上德之人”。屠呦呦就是“上德之人”,上德无为而无以为,她发明的青蒿素,不是为了救某个具体的人,而是救了一类病人。
如果德充足了,也就是有对症的特效药,吃了就好,不需要“仁爱”,不需要他人的特别关爱的!
可如果没有治愈的法子,这样的病人就需要社会的关爱了。比如,瘫痪在床需要照顾的病人。
所以,“失德而后仁”啊!
照顾自己得病的亲人需要爱心,有爱就心甘情愿,就没有勉强。有仁爱,就显现不出义务
可是常常久病床前无孝子,当失去照顾病人的耐心,“义务”就显现出来了。所以,失仁而后义

有义务,有责任,也能照顾好病人。可是,如果义务责任都不足了,“敷衍”就显现出来了。这时候,照顾病人只是为了“面子”,所以,失义而后礼

如果面子都不要了,那就“乱”了,就要受到法律道德的谴责和惩罚了。

【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

忠信,至少应该建立在“义”之上,才靠谱。所以,都说忠义,信义,没有说忠礼,信礼的!
如果忠信,建立在礼上,大家想想,忠信建立在“面子”上,而不是在“心里”,这样的忠信是极其不靠谱的。忠信的小船说翻就翻
当面子都无法维系时,就会导致各种纷乱,战争了,失礼而后乱
所以,礼是文明社会的底线,是有序社会的底线。

【德、仁、义、礼】

有德必有仁,德看似无爱,却大爱无疆。
有仁必有义,有仁爱,一定能把义务责任做得更好。

有义必有礼,只不过,义之礼不在于形式,而在内涵。

蔡邕倒履相迎、王猛扪虱而谈,看似无礼,却又有更深层次的内在的礼。像我们普通人,老朋友在一起,越是感情深厚,越不拘小节,甚至损友们,还要相互讽刺挖苦几句,可谓是无礼至极。但是,这里面也包含了更深层次的内在的“礼”。一旦老朋友,变得客客气气了,那反而是最大的失礼了。

有德必有仁,有仁必有义,有义必有礼但是,有道未必有德,因为有序之道必有德,而无序之道却无德

(0)

相关推荐

  • 38章上德不德篇王弼注老子道德经诗解 - 简书

    琴诗书画关注 2019.03.19 17:55:39 38章上德不德篇王弼注老子道德经诗解 题文诗: 德者得也,至德不得,以无为心,以虚为主, 至虚至无,至始至幽,至实至有,不求而得, 不为而成,至德 ...

  • 是以大夫丈处其厚,不居其薄, 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老子.公刘版>上卷 第四篇,道德经 第二十一章,人类道德发展史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有以为, 上义为之, ...

  • 慧解《道德经》之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八章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 ...

  • 《道德经》通读 第三十八章

    <道德经>通读   第三十八章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 ...

  • 德经之一、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帛书校订本: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

  • 如何理解上德不德 下德不失德 前识者 道之华也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 失仁 ...

  • 读帛书老子8.2|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先来讲两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点石成金 说有一个人非常虔诚地供奉吕祖(吕洞宾),吕祖被他的诚意感动了,从天上来到他家,看见他家很穷,就非常怜悯他,于是 ,他伸出一根手指,指向庭院中一块厚重的石头,石 ...

  • 读帛书老子52|上善治水还是上善若水?

        这一章原本是没争议的,千年来"上善若水"深入人心,没觉得什么不对.     可是自从1972年"马王堆"出土了<帛书老子甲本>,才惊讶地发现 ...

  • 读帛书老子8.1|大成若缺,其用不敝

    大成若缺,亓用不幣. 大盈若 ,亓用不 . 大直如詘,大巧如拙, 大贏如㶧. 趮勝寒,靚勝炅, 請靚可以爲天下正. --<帛书老子>第8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 ...

  • 读帛书老子6|天下之至柔

    天下之至柔, 驰甹於天下之致坚. 无有入於无间, 五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 天下希能及之矣. --<帛书老子>第六章 天下之至柔, 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 吾 ...

  • 读帛书老子5.4|我将以为学父

    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穀, 而王公以自名也. 勿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 故人之所教,夕议而教人. 故强良者不得死, 我将以为学父.     这一段的解读相当有难度. 我还是用问答的方式通释一下. 老子: ...

  • 读帛书老子5.3|万物负阴而抱阳

         "万物负阴而抱阳"这句,帛甲和帛乙都遗失了,这是根据通行本补上去的.在<老子>整部书里,除了这句,再也没提"阴阳"二字.     我不禁对 ...

  • 读帛书老子5.2|什么是三二一?

    [摘要]什么是一?什么是二?什么是三? 这一章的前几句和上一章的后两句,组合成一章,我觉得更合理.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 ...

  • 读帛书老子5.1|说道说道

    [摘要:道,是说不清楚的,只能个人去"悟道",但是又不得不说道说道,  老子如此,后人亦如此.] 道生一.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 中气以为和. 天下之所恶, ...

  • 读帛书老子4.2|天下之物生于有

    [摘要]发明家只能研究"无",科学家却可以超越"无",研究"科幻".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这句话,看似不难理解,可细细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