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亦畬《太极拳小序》考释

武派太极拳第二代宗师李亦畬的《太极拳小序》,是太极拳源流的一篇重要文献。然其不同版本的文字有别,学界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兹就该文的版本和涉及到的问题试加探讨,以求历史的原貌。

一、版本考证

李亦畬(1832~1892),武式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的外甥和传人。其《太极拳小序》,原载他的《王宗岳太极拳谱》手抄本中。就目前所见,手抄本先后有以下五种版本:

1.马印书抄本。在唐豪、顾留馨著《太极拳研究》(1964年)之《廉让堂本〈太极拳谱〉》中,唐豪说:“1867年(同治六年丁卯),亦畬‘太极拳小序’述禹襄学拳经过”,并引用了小序的大部分内容,但未注明得自何人。而唐豪早在1930年的《太极拳与内家拳》中说:“不佞近亦得斯经抄本於永年马同文,中有‘太极拳小序’一篇,……马今年六十有五,为亦畬姨甥”(马1930年65岁,亦畬去世时,马27岁,故能直接抄得亦畬文稿)。

顾留馨的《太极拳术》(1982年)称:“马印书从姨丈李亦畬处抄得之《太极拳谱》,小序末题‘丁卯端阳日亦畬李氏识’,乃李氏作于1867年(同治六年)之初稿。”这正是唐豪在《太极拳研究》中引用的版本。由此可见,马同文就是马印书(印书、同文近义)。1867年,杨禄禅(1799-1874)、武禹襄(1812-1880)都健在。所以,丁卯本是最早出现的《太极拳小序》,下称“马抄本”。

2.贾安树藏本。此本不知抄赠何人,内容较全,是由贾安树(杨班侯再传弟子贾治祥之子)的师伯林金声传给他的。其《太极拳小序》末题“光绪丁卯端阳日亦畬氏谨识於小书室之南牖下”,“卯”字旁注一“丑”字。因为光绪朝没有丁卯年,可能将丁丑误抄为丁卯,后以旁注纠正。光绪丁丑,即光绪三年(1877年)。

2013年,在贾治祥、贾安树、路迪民著《杨班侯太极拳真传》(山西科技出版社)中,公布了此本影印件。下称“贾藏本”。

3. 李亦畬书赠胞弟启轩的写本。抄于光绪六年(1880年),其小序末题“清光绪六年,岁次庚辰小阳月识”。影印本未见面世。1935年,李亦畬之孙李槐荫与启轩之孙李福荫在太原出版《廉让堂太极拳谱》,公布了此本内容(印刷体)。下称“启轩本”。

4. 李亦畬自藏本。抄于光绪七年(1881年),其《跋》后署“光绪辛巳中秋念三日亦畬氏书”,现存李亦畬的曾孙李旭藩处。只有记载,未见面世。下称“自藏本”。

5、李亦畬书赠弟子郝和的写本。抄于光绪七年(1881年),其小序末题“光绪辛巳中秋念六日亦畬氏谨识”,是自藏本之后第三日写成。1982年,顾留馨在其《太极拳术》中公布了此本影印件。下称“郝和本”。

启轩本、自藏本、郝和本,俗称“老三本”。加上前两本,可合称为“老五本”。

二、原文校勘

现以顾留馨《太极拳术》中的“郝和本”影印件为底本,将《太极拳小序》校勘如下。因为自藏本未面世,只能以马抄本、贾藏本、启轩本予以校勘。郝和本原文如下:

太极拳不知始自何人(1),其精微巧妙,王宗岳论详且尽矣。后传至河南陈家沟陈姓(2),神而明者,代不数人。我郡南关杨某(3),爱而往学焉(4)。专心致志,十有余年,备极精巧。(5)旋里后,市诸同好,母舅武禹襄见而好之,常与比较,伊不肯轻以授人。仅能得其大概(6)。素闻豫省怀庆府赵堡镇(7),有陈姓名清平者,精于是技,逾年,母舅因公赴豫省,过而访焉(8)。研究月余,而精妙始得,神乎技矣。予自咸丰癸丑,时年二十余,始从母舅学习此技(9),口授指示,不遗余力,奈予质最鲁,廿余年来(10),仅得皮毛。窃意其中更有精巧。兹仅以所得笔之于后(11),名曰五字诀,以识不忘所学云。

光绪辛巳中秋念六日亦畬氏谨识

1.马抄本,唐豪在《太极拳研究》中记为“太极拳始自张三丰”,顾留馨在《太极拳术》中写为“太极拳始自宋、张三丰”。

2.贾藏本为“传至河南陈家沟陈性”,少一“后”字,“性”为“姓”之误。

3.马抄本为“我郡南关杨某老禄”;启轩本为“我郡南关杨君”。

4.贾藏本为“爱而往焉”,少一“学”字。

5.马抄本为“十有余年,备极精妙”;贾藏本为“十有数年,备极精妙”。

6.启轩本为“彼不肯轻以授人。仅得其大概”。

7.马抄本少“怀庆府”三字。

8.贾藏本为“过而访之焉”。

9.唐豪所引马抄本内容至此,后接以“云云”省略。

10.贾藏本为“二十余年来”。

11.启轩本为“笔之后”,少一“于”字。

诸本抄写时间不同,落款不同,已如前述。

三、内涵探幽

《太极拳小序》的字数不多,而内涵丰富。笔者以为,一段文字,五次抄赠,其真实性毋庸置疑;要之,在杨禄禅和武禹襄都健在的时候,该文就已出现,其史料的可靠性也毋庸置疑。该文揭示了太极拳史中目前尚有分歧的若干重要信息,现作如下分析:

1.关于太极拳的名称

“太极拳”的名称何时出现?这是太极拳传人关心和议论的重要问题之一。

有人说,太极拳之名早已有之;有人说太极拳原名十三势;有人说原名粘绵拳。或者说由粘绵拳演变为十三势,再由十三势演变为太极拳。更具体者,说是武禹襄在舞阳盐店得到王宗岳《太极拳论》之后,才将十三势改称太极拳;或者翁同龢观看了杨禄禅的表演,给禄禅题字以后才叫太极拳。

然而,李亦畬的《太极拳小序》,第一句话就是“太极拳始自张三丰”或“太极拳不知始自何人”。这就隐含着一个重要信息:太极拳之名早已有之。他为什么不写“十三势”或“粘绵拳”始自何人?就是因为此拳的正式名称早就称“太极拳”。

如果是武禹襄得到《太极拳论》之后才将十三势改称太极拳,或者翁同龢给禄禅题字以后才叫太极拳。这么重要的事,杨家或武家李家肯定要记载。但是历史文献无此踪迹,说明并无此事。早期的《永年县志》,都写杨禄禅和武禹襄“精太极拳”,没有写“精十三势”,更没有写在杨、武的时代将十三势改称太极拳。这也说明太极拳之名早已有之。

至于“十三势”“粘绵拳”与“太极拳”的关系,愚以为,此系同一拳种的不同叫法,无所谓先后。从技法内涵而言,太极拳有八门五步,合之为十三,故而亦名“十三势”;从外形风格而言,太极拳以绵柔为本,粘黏为用,故而亦称“粘绵拳”。因为“十三势”是此拳的主要内涵,所以仅次于正式拳名,正如我们把太极刀、太极剑也称“十三刀”、“十三剑”一样。“粘绵拳”不是主要拳名。杨禄禅初进京时,为什么给张家说他练的是“粘绵拳”?因为对方不懂,所以只从形象上说明,犹如快拳、传统拳、竞技拳等等说法。

李亦畬在《小序》中并未提及“十三势”之名,他说陈清平“精于是技”,当指“精太极拳”。如果从杨、武之后才称太极拳,甚至说永年是太极拳的发源地,那么,陈式、赵堡、武当的太极拳或太极拳之名,是否都是从永年传去的呢?恐怕不会得到这些流派的认可吧!

那么,究竟太极拳之名何时出现?目前尚难确切考证。但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承认太极拳的名称早已有之,以符合太极拳这一文化瑰宝“源远流长”的事实。

2.关于太极拳的起源

《太极拳小序》最早版本的第一句话是“太极拳始自张三丰”,明确记述了太极拳的起源。后来又改成“太极拳不知始自何人”。对此,有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

顾留馨说,“李氏作于1867年之初稿,首句作‘太极拳始自宋张三丰’。李氏于1880、1881年手抄拳谱中改写作‘太极拳不知始自何人?’已自纠其前说之无据。”

试问,李亦畬能在没有任何根据的情况下,就写“太极拳始自张三丰”吗?李亦畬又在何时何处说他写的这句话“无据”?“无据”之说,意味着李亦畬造假,这是对太极拳前辈人格的荒谬武断。

笔者以为,李亦畬为什么把太极拳“始自张三丰”改为“不知始自何人”?这绝不是对张三丰的否定,而是对“始自张三丰”的否定。从现有资料可见,早在南北朝、唐代,就有类似太极拳的功法出现。“始自张三丰”之说,就把太极拳的历史推迟了。1935年出版的《廉让堂太极拳谱》,其《马序》言:“太极拳术,代有传人。而集大成者,则武当张三丰真人也”。武禹襄之孙武延绪,在《先王父廉泉府君行略》中也说:“太极拳自武当张三峰后,虽善者代不乏人,然除山右王宗岳著有论说外,其余率皆口传,鲜有著作”。武禹襄、李亦畬的后人,从未否定张三丰。“无据”之说,不攻自破。

也有人认为,不写“张三丰”,是回避清朝“咸丰”年号。其实,年号不在回避之列。

张三丰创拳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笔者曾多次说过,因为张三丰之后的传承关系不连续,从严格的学术角度讲,这是一种“传说”。但它是一种不能否定、也无法否定的传说。口传历史往往只记得始祖和近几代传人,有文字记载也可能被历史淹没。李亦畬的《小序》,不正是一个非常明确的文字记载吗?

3.关于《太极拳论》的作者

《太极拳小序》的第二句话:“其精微巧妙,王宗岳论详且尽矣”。然而,对于王宗岳的研究,也出现了相当复杂的情况。

一方面,多数人认为王宗岳是近代太极拳的开拓者,也是太极拳理论的奠基者。正因为如此,近年来出现了好几个时代籍贯不同的王宗岳,争相占据太极拳经论的发祥地。另一方面,却有人否定王宗岳其人的存在。对于前者,因为与李亦畬的说法没有矛盾,不在本文讨论之列。那么,究竟有没有王宗岳这个人?这是必须搞清楚的。

明确否认王宗岳的存在的有两个人。一是曾任国家武协秘书长的康戈武先生,另一位是武式太极拳传人杨志英先生。

康戈武有一句名言:“山右王宗岳仅仅是出自武禹襄一人之口的人名符号。”(康戈武:《解读“温县被命名为:中国武术太极拳发源地”》,《中华武术》2007年第12期)又说李亦畬读聊斋,“把王渔洋的‘关中人王宗’写成了王宗岳”。似乎武禹襄和李亦畬分别编造了一个王宗岳。他在另一篇文章也否认了蒋发的存在。

那么,杨式太极拳所言的王宗岳(王传蒋发,蒋传陈长兴,陈传杨禄禅),赵堡太极拳所言的王林桢即王宗岳,都是从武禹襄的编造而来的吗?武式太极拳源于杨式和赵堡,武禹襄能为他的前人编造历史并令其承认吗?(参见拙著《王宗岳蒋发考辨》,《武当》2009年4-6期)

醉翁之意不在酒,问题的症结,在于要以否定王宗岳来否定张三丰,承认王宗岳蒋发,就无法把杨式、赵堡太极纳入陈式太极之“源”。断定陈家创拳的唐豪顾留馨,都非常推崇王宗岳的《太极拳论》,而《太极拳论》却在陈家沟无传,也没有王宗岳与陈家沟关系的任何史料,这是唐豪考证的一大漏洞,所以康先生要把王宗岳蒋发灭掉。王宗岳不存在,《太极拳论》是否也不存在呢?

武派传人杨志英先生,在《“老三本”之谜》(《中华武术》2012年第9期)一文中,也把王宗岳否定了。他认为老三本中所有拳论的作者都是武禹襄和李亦畬,“老三本中的《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似乎是武禹襄前辈给我们开了一个玩笑”,并认为李亦畬自藏本《跋》中“此谱得于舞阳县盐店”之语“子虚乌有”,“只能当做茶余饭后的传奇故事作消遣而已”。

看来,杨志英是要把武禹襄李亦畬的贡献推到极致,但他却给自己的祖师加上了臆造、假托王宗岳撰写《太极拳论》,谎称得谱于舞阳县盐店的罪名。李亦畬的记载,似乎也宣扬了武禹襄的编造和谎言。这究竟是对祖先的崇敬,还是给祖先脸上抹黑?是显而易见的。笔者也就此请教过李亦畬的曾孙李光藩先生,他说:“武禹襄如果真有《太极拳论》之大作,完全可以自己署名,何必编造一个古人去假托呢?”

事实上,李亦畬抄本的首次面世,是在1935年《廉让堂太极拳谱》出版之时。笔者在《太极拳理论奠基者究竟是何人?》(《中华武术》2012年11期)一文中,罗列了此前出版的十多本载有《王宗岳太极拳论》《十三势歌》《十三势行工心解》《打手歌》的著作。这些著作中的拳论都是由杨家传下来的,无一提到源自老三本。说明王宗岳其人及其《太极拳论》,早在杨家有传。武禹襄在舞阳盐店所得《王宗岳太极拳论》,只是另一渠道而已。

其实,对王宗岳最彻底、最有影响的赞语,正是李亦畬《小序》中“其精微巧妙,王宗岳论详且尽矣”的话。不但“详”,而且“尽”矣。这才是真正的王宗岳,也是真正的李亦畬。否定王宗岳而断定武禹襄造假,恐怕武、李的在天之灵及其后人也不会领情的。

4.王宗岳与陈家沟的关系

《小序》继续说:“后传至河南陈家沟陈姓,神而明者,代不数人。”明确指出,太极拳是从王宗岳之后传到陈家沟的。这是杨式、吴式、武式、孙式、赵堡太极五大流派的共识,也是一百多年太极拳界的传统说法。杨家的说法是王宗岳传蒋发,蒋传陈长兴,陈传杨禄禅。赵堡的说法,是蒋发(与杨家所说蒋发并非一人)把太极拳同时传给赵堡镇和陈家沟。陈家沟的古传文献《文修堂本》,尚无太极拳之名,其《两仪堂本》也只把第一套炮捶“亦称太极拳”(陈家沟自己的说法,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顾留馨说:“王宗岳1791年在洛阳,1795年在开封。……温县陈家沟与洛阳、开封仅隔一黄河,王宗岳向陈氏学得太极拳是不难的。”这只能是出于无奈的一种猜测而已。

康戈武在论证温县为中国太极拳发源地之时,把“后传至”三字略掉,并把前后文颠倒过来,说:“李亦畬于1881年修订的《太极拳小序》述:我郡杨某从‘河南陈家沟陈姓’学太极拳”。可惜,李亦畬的《小序》已经广为流传,“后传至”是抹不掉的。拙劣的文字游戏,岂能掩人耳目?

著名研究者徐震在《太极拳考信录》(1937年)之《太极拳自王宗岳传陈家沟证第三》中说:“李亦畬言王传陈,岂能臆造?必闻之其舅武禹襄。武氏亦岂能臆造?必闻之陈清萍。杨禄禅亦必闻此说于陈沟。故於王宗岳为太极拳先师之说无异议。……谓王宗岳后传陈家沟者,可为实录矣。”

5.关于杨禄禅的学拳过程

“我郡南关杨某,爱而往学焉。专心致志,十有余年,备极精巧。”这是李亦畬对杨禄禅学拳过程的简述。字数虽少,含义完整。“爱而往学焉”是动机,“十有余年”是学历,“备极精巧”是效果。杨澄甫在《太极拳体用全书》(1934年)《自序》中也明确记载,其祖父禄禅在陈家沟学拳,“忍心耐守,凡十余稔”,与李亦畬的记载完全一致。

笔者在《杨禄禅陈家沟学拳考》(《武当》2005年第1期)中,列举了杨禄禅怎样到陈家沟学拳的八种说法,如慕名投奔、偷拳说、疗疾说等,认为李亦畬和杨澄甫的说法最近事实。另一离奇的说法,则是唐豪。

唐豪在《太极拳研究》中说,杨禄禅是“十岁卖身(到陈家沟)为僮仆,凡三十年,回到永年仍孑然一身”。否认李亦畬《小序》和武禹襄之孙武延绪的《先王父廉泉府君行略》以及杨家的说法:“禄禅之去陈沟,非如《行略》《小序》所言,亦不如杨系所云慕名而往。……岂有十龄左右之童子,而能备三十余年之粮,远涉他乡,自河北之永年往河南之温县学拳?”。岂不知,杨禄禅四十岁之前已经有三个儿子了。其编造之拙劣,令人发指。(参见拙著《杨禄禅“卖身”谎言追溯》,《武当》2017年第11期)

如前所述,杨禄禅在陈家沟所学,是王宗岳传蒋发,蒋传陈长兴的武当太极拳,并非陈家炮捶第一路改称的陈式太极拳。这是杨式太极与陈式太极风格殊异的根本原因。关于杨禄禅改革简化陈式太极拳的说法,纯系为了否定张三丰的编造。

6.武式太极拳的渊源

《小序》最后说武禹襄的学拳经过和李亦畬自己的学拳经历:杨禄禅“旋里后,市诸同好,母舅武禹襄见而好之,常与比较,伊不肯轻以授人。仅能得其大概。素闻豫省怀庆府赵堡镇,有陈姓名清平者,精于是技,逾年,母舅因公赴豫省,过而访焉。研究月余,而精妙始得,神乎技矣。……”

我们说,武式太极拳源于杨式和赵堡,这段话就是证据。这里要对“仅能得其大概”和“研究月余,精妙始得”加以讨论。一方面,有人从“仅能得其大概”而轻视或不提及武式源于杨式;另外,也有人认为“研究月余”,连拳架也学不会,何谈“精妙始得”。

愚以为,李亦畬所说的“得其大概”,并非没有入门之意。他是从技击角度,就其功夫层次而言。功夫的境界,需要一个“悟”的过程。在达到相当程度之时,经过指点,才能升华。此即“渐悟”到“顿悟”的过程。武禹襄其所以能在赵堡“研究月余,精妙始得”,显然是他已经有了相当的功夫基础,经陈清平指点,从而获得质的飞跃。所以,轻视杨禄禅的传授和陈清平的指点,都不是客观的态度。

笔者以为,武式太极拳的主要来源还是杨式。下面列出杨式、武式、赵堡、陈式四个拳种的前面一部分动作名称,即可看出端倪。为了接近早期面貌,杨式以杨澄甫著《太极拳使用法》(1931年)所载;武式以郝和本(1881年)所载;赵堡以杜元化《太极拳正宗》(1935年)所载;陈式以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1933年)所载。

非常明显,武式拳架除了“懒扎衣”与“揽雀尾”不同,其余名称顺序皆与杨式一致(“白鹅亮翅”与“白鹤亮翅”,“抱虎推山”与“抱虎归山”同义)。在贾藏本中,依然保留了杨式“揽鹊尾”的名称。赵堡和陈式的拳架体系基本一致,与武式有明显差别。因为杨禄禅回永年后,首得其传者,就是武禹襄,其后才进京授拳。杨、武拳架均无大的变化,故而也不存在杨禄禅“进京后”改革简化陈式太极拳的问题。《小序》关于李亦畬自己向武禹襄的学拳过程及其“五字诀”的形成,当尊其自述。

综上所述,李亦畬的《太极拳小序》,是非常客观、非常可靠、内涵丰富、承古继今的重要历史文献。抱着不同目的而任意歪曲其意的做法,是不会得到公认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