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象中的京味是怎样的?》

         丁翔华/摄      安德列/诗
《富有乡土气息的京味儿》
丁翔华/摄 安德列/诗
北京的老胡同呀
和上海不同的味儿呀
更有乡土味儿呀
门前小小石雕家家有
红红灯笼一年挂到头
大娘大大咧咧,跷个二郎腿
赤脚趿着拖鞋,握个扇子,闲坐家门口
《马路边上棋牌局》
丁翔华/摄摄安德列/诗
马路边上,墙头烟灰白
这摊是打牌
一人凝神切牌,一人笑哈哈
那一摊是下象棋
看起来,战局已入白热化
白发老人执子直捣对方帅位
另一边厢,一人赤膊打坐出神入化
《吃了么?您呐》
丁翔华/摄 安德列/诗
这灰砖灰瓦的
这深宅大院,老树森森的
感觉老北京的魂儿就在这里头呢
听得路边老人一句纯正的问好:
“吃了么?您呐”
我的思绪呀
便也入了京华烟云里去了
《蹓狗归来》
丁翔华/摄 安德列/诗
早早蹓狗归来
什刹海边上歇歇脚
却歇出了京爷的派头来了
气定神闲,腰板笔直
二郎腿一跷,夹烟姿势也很酷
双眼微闭,练瑜伽功了?
《北京侃爷》
丁翔华/摄安徳列/诗
珠串子落满项间,手腕,手上
一身齐活麻溜
便知其人佛释儒全通
黑发微卷前额落下一绺
明显油腻,却显年轻
门牙少了几颗,别具神韵
决不影响京片子字正腔圆
这侃爷有料儿,有范儿,有底气,有痞气
最主要是不是能开口
一开口根本停不住口
京腔儿飘出来,中气十足
气势压住整一条胡同
中南海,联合国,开会就在他身边
飞船上天,飞船回来,他比宇航员感受更多更妙
古今中外纷至沓来,天上地下礼就这么烂熟于心
没办法,谁让他生在皇城根下
一番话,如听一堂讲座
一次排挡,阿拉吃出了满汉全席的味儿
若去北京寻侃爷,阿拉可以带路指路
若去北京什刹海,你会看到这位网红人物
《北京老爷子》
丁翔毕/摄 安德列/诗
外套敞着
笑口开着
一枝烟,手指夹着
鸟笼,阳光一缕笼着
还有一曲京韵大鼓
在收音机里唱着
《外地游客喜坐三轮车》
丁翔华/摄安德列/诗
游京城,坐三轮,寻京味儿
什刹海边兜圈看看风景
顺便做做摄影镜头里的小风景
《北京老胡同晒衣裳风景不一样》
丁翔华/摄 安德列/诗
和上海老弄堂晒衣风景不一样
衣服一件件在衣架上井井有序
如同店家展示新款一样
被子也是整整齐齐的模样儿
哪有上海老弄堂万国旗飘扬的样儿
还有阳光化作星芒,一路赶来帮忙
《老胡同骑车老人的背影》
丁翔华/摄 安德列/诗
正在寻寻觅觅间
只见一位老人骑车缓缓行
他在看风景?
他在访友寻亲?
还是在寻找当年曾居住的老宅子?
不知怎的,我感觉
老人的背影
总有点儿老北京怀旧味儿呢
摄影家简介
丁翔华,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中国人像摄影学会会员
上海摄影家协会会员
欧洲摄影学会上海首席代表
                                  END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华回顾
安徳列的天空,是安德列诗意放飞的天空。
安德列网名(俄罗斯文学专业硕士时学名)。真名汪一新 先后担任新民晚报特稿部主任、国际部主任,《新民环球》主编,高级记者,文学硕士。曾获记者最高荣誉奖一一范长江新闻奖。发表在新民晚报及各类重要媒体,报告文学约1700万字。出版特稿集《五色夜上海》,散文集《一起看见》。热爱诗歌,不善摄影,但热心为美照赋诗。
诗与美照联姻的公众号巜安徳列的天空》一天一期,受众日益广泛。
在诗人看来,写诗是一种修行,打磨自己的诗情如同打磨一颗钻石。写诗的过程,则是烤面包煮咖啡,香气浓郁着的。写诗,更是一种灵魂的穿越,思接千载,与万物对话,寂然凝虑,悄然动容,是真切的体验,甚至可以感受前世今生转换间的奇妙之感。作为一个新闻记者,走遍了中国大地,深入民间,也有机会去北美欧洲大洋洲,曾在约旦河荡舟,曾在戈兰高地眺望,也在耶路撒冷哭墙肃穆,写下成百上千的报告文学与散文。随后转身成为一位抒情诗人,体现于这个平台极大的特色是,绝妙的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优秀的上海摄影家团队在密切互动着。这些摄影家以艺术家的激情,记者的敬业精神去远方采风,源源不断发回出彩的照片,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从埃塞俄比亚到波希米亚,从北极光拍摄到南极灯塔拍摄,打开安徳列的天空,就是把世界风情尽收眼底,更可以感受诗意澎湃,诗情四射,达成至高的审美享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