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出土3000年前黄金面具,当时没有炼金术,黄金是从哪来的?
近日,三星堆再次惊艳了世界,考古学家们又新发现了500多件文物,包括青铜“神坛”、神树纹玉琮等国宝。其中一张完整的黄金面具经过考古学家小心翼翼地清理后,格外的引人关注,面具宽37.2厘米、高16.5厘米,重约100克。
这张薄如蝉翼的黄金面具与之前出土的青铜人的造型一致,眉眼镂空,两个大大的招风耳,鼻梁高挺,嘴巴也是标志性的大嘴唇,我们不得不又一次被远古人类精湛的工艺所折服。
三星堆遗址的挖掘工作,至今已经持续了20年,在出土的1700多件文物中,最令人惊叹的就要数大量的黄金制品了。早前时期出土的半张巨型黄金面具,加上这次出土的整张完整的黄金面具应该是三星堆遗址中高水平黄金制品的代表。
除此之外,还有黄金权杖、金鸟饰片、金箔鱼等,种种迹象表明早在商代时,黄金就深受人们的喜爱,并且黄金工艺已经达到了一种炉火纯青的地步。三星堆出土的黄金制品反映出了商代的文化特点,在那个神权合一的年代,金杖作为统治阶层权力的象征,集中了神权、王权和财权为一体的最高权力。
在古代,说到的黄金主要为自然金。最早的采金活动还要追溯到奴隶社会的早期,人们在淘洗砂砾的过程中,筛选出了夹杂在里面的砂金。中国古代的黄金制作开始于商代,兴盛于汉朝,后来在两晋南北朝衰落,又在唐朝再度流行。
黄金的熔点高达1064.4℃,古人是无法加热到如此高的温度的,那么这些黄金是怎么来的呢?答案很简单,在那个没有大量开采能力的年代,这些黄金都是捡来的。这种被捡来的黄金是一种含杂质的自然金块,因为外形像狗头,被人们称为“狗头金”。根据多方考证,狗头金并不是天外陨石掉落,而是源于金矿附近富含金的地下水,在生物富集沉淀的作用下形成,它的出现让当时居住在河流两岸巴蜀地区的人,有机会打造出珍贵的黄金制品。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