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英语》美式英语vs 英式英语
美式英语VS英式英语
|
当当自由女神撞上大笨钟, 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
作为英文老师,经常被问到的问题之一是:学美式英语好还是英式英语好?两种英文有什么区别?我的回答通常都是:你喜欢哪种文化/国家,就学哪种。区别嘛,本是同根生,区别不大,不影响听说读写。但觉得好像还是没有表述地特别清楚,听得人听完后,可能该困惑还是困惑。直到有一天在《看理想》栏目里,听到梁文道讲解《这不是英语》,瞬间被种草,买回来一读,决定今后再遇到这个问题,除了统一回答之外,再推荐他们读这本书。
本书作者Erin Moore,是从小痴迷于英国文化的美国人,定居英国多年,亲身经历了英美文化之间的冲击,对英美文化差异有着深刻的见解和体会。
语言的背后是丰富的文化世界,英语作为世界语言,在全世界被非母语者学习着,仿佛是一把打开世界大门的钥匙,掌握了世界语言,对世界的了解就能多一分,个人的人生可能性也多一分。英语的学习,该怎么学呢?透过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语言的背后,是什么支撑的,小小的语言间的差异,映射出了怎样有趣的文化/历史/思维方式等等差异。
《哈利波特》中的套头毛衣Jumper和饼干biscuit,在美国是sweater和cookie,cheers这个单词,在两国间不仅在意义上大相径庭,发音也相差甚远,美国人说cheers的时候,总是另英国人浑身不舒服。美式和英式英语,仅仅是拼写和发音的差异吗?其实它们之间的差异,大有文章。语言是文化之镜,英/美语之间的差异,其实可以是一扇窗。让我们可以探索这两个国家的迷人历史文化差异。这本书一共有31章,每章从一个单词出发,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探讨饮食、阶级、服装、婚姻、性别、教育......
关于美式和英式,谁才是正统英语的争论一直不休,英国人在这一点上特别执着,一直坚称只有英式英语血统才是纯正的,之前有一条推特被传疯,英国女王为英式英语霸气发声:“There’s no such thing as 'American English’. There is the English language and there are mistakes.” 世上没啥美式英语,只有英语(言下之意英式英语)和说错的英语(言下之意美式英语)。
本书作者在导言提出:今天的英式英语就跟美式英语一样,都是从十六世纪的英语演化出来的一种方言,没有哪一个可以自称比另一个更接近源头。作者在导言里为接下来全书的探讨表明自己的中立态度:我保证不偏袒任何一方,我拒绝选边站,至少不会永久地选择一边。
Quite good, 很好还是不够好?
作者提出的第一个单词是:quite。这个程度副词的英式和美式意思可以说是基本相反。例如。quite good,英式英语里的意思是勉强还行,隐隐带着负面的评价。美式里quite good确实相当好,非常好的意思,quite在这里起夸大程度,刻意强调的作用。这其实不难理解,这正好反应出了我们对于英美两国人的刻板印象:英国人克制谨慎,美国人夸张热情奔放。在这一章里,作者说:美国人对形容词的用法向来夸张到破表,更举例美国人对于awesome(棒的不得了)这个词的滥用。
Middle Class, 英美两国的中产阶级
Middle class,在词义上,英美两国没啥区别。作者在这一章中,借这个词,探讨了两国中产阶级的不同社会地位、接受度、定义方式以及固化程度。作者开篇用剑桥公爵夫人凯瑟琳.密道顿跨越自己所在的中产阶级,进入皇室的例子,来说明英国人对于阶级的执着,以及阶级的固化和难跨越。
作者认为,在美国middle class 比较像是经济上的分类,而非一种心态,他们在哪里购物、买了什么东西,以及他们从事什么样的休闲娱乐,都不是自认为中产阶级的重要指标,而在英国则不然,成为中产阶级的一员比较像是某种特定家庭和学校的产物,以及一个人因此发展出来的共同品味。英国人并不觉得一个人有多少钱是很重要的阶级指标,真正重要的是钱从哪里来的以及一个人选择如何花钱。(感觉到作者浓浓的哈英味,或许作者的立场并不是那么中立)
结合最近的“双减”政策风,落到英文学科上,减掉的应该是纯粹的学科英语,这么多年以来,我们确实把英文当成了和数学物理化学一样的学科来学习,走偏了这么久,希望借着这股风,语言的学习能回到正轨上来。一旦我们明白了语言的背后是文化,是历史,是思维方式,英文到底该怎么学,我们就能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了。
终身阅读的起点陪伴
作者:杜杜
排版:光光妈妈
书语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