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里的沭河(三)----《水经.沭水注》略考

沭水又南迳东海厚丘县,王莽更之曰祝其亭也。分为二渎:一渎西南出,今无水,世谓之枯沭。一渎南迳建陵县故城东。汉景帝六年封卫绾为侯国,王莽更之曰付亭也。

厚丘县,西汉置,属东海郡。《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认为厚丘县故城治所在今江苏沭阳县北四十里厚镇。南朝宋废。齐建武二年 (495) 复置,属北东海郡。寻废。唐武德四年(621) 复置,属海州。八年 (625) 又废。[1]结合相关文普资料颇疑江苏沭阳县厚镇遗址与厚丘县有关联。该遗址位于沭阳县茆圩乡东北厚镇村,系汉、南北朝遗存;遗址高于四周地表3~5米,面积约3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米左右。散布汉代泥质红、灰陶罐、瓿、壶、瓦当以及南北朝时期的青瓷盘口壶、罐等残片。[2]

建陵县故城,西汉置。因建陵山得名(《太平寰宇记·海州》)。《中国历史大辞典》认为建陵县故城治所在今江苏新沂市南。属东海郡。吕后八年(前180)、景帝六年(前151)、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先后封大谒者张释、卫绾、鲁孝王子遂为建陵侯于此。东汉废。北魏复置。为郯郡治。北周废。《资治通鉴》:齐建武二年(495),“军主桑系祖攻魏建陵(城)”;梁普通五年(524),“裴邃、元树攻魏建陵城”,即汉故县处。[3]按方位推析颇疑江苏新沂市西南的港头镇半城汉遗址及与之毗邻的杜市汉遗址可能与建陵县故城有渊源。(备注半城遗址位于新沂市港头镇半城村系汉代遗存;遗址东长约100米南北宽约100米面积约1万平方米,高于周围地表23米。1996年发掘,共清理陶圈井26口井深8米左右,东西向排列。每口井大致有陶井圈10个左右,井圈直径081米高06米井壁两侧各有一圆孔。外壁有绳纹。井底有陶罐、陶壶、鹿角等遗物。杜市遗址位于港头镇杜市村,系汉代遗存;1999年调查发现。遗址较周围略高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约150米面积约3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米。地表可采集到泥质灰、红陶片和绳纹瓦片,可辨器形有罐、瓿、盆、杯等[4]

建陵山,在今江苏新沂市南。《魏书·地形志》:建陵县有建陵山。《寰宇记》 卷22海州沭阳县: “建陵山在县西北一百五里。按 《汉书·地理志》 东海有建陵,景帝分卫绾为侯。王莽改曰付亭。其县缘此名。按山南北狭长,有陵阜,缘此名建陵。”《清一统志·海州》 引《旧志》: 建陵山“一名张仓山。其北十五里有由吾洞”。[5]

沭水又南迳建陵山西。魏正光中,齐王之镇徐州也,立大堨,遏水西流,两渎之会,置城防之,曰曲沭戍。自堨流三十里,西注沭水旧渎,谓之新渠。

旧渎自厚丘西南出,左会新渠,南入淮阳宿预县,注泗水。《地理志》所谓至下邳注泗者也。《经》言于阳都入沂,非矣。沭水左渎自大堰水断,故渎东南出,桑堰水注之。水出襄贲县泉流东注沭渎,

曲沭戍,在今江苏新沂市西。[6]

北魏正光中(大约公元522-523年)齐王立大堨堵塞旧渎后,又开三十里的新渠引水注入沭水旧渎。这项水利工程长期保存了下来。也说明沭水下游被截断,不适宜通航。吴家洲; 余小永认为:沂、沭、泗流域的纬向构造主要发育太古界--元古界变质岩系组成的复式褶皱,古生代地层组成的宽阔褶皱及东西向的压性断裂 断裂新活动强烈。这样的地质构造导致沂水沭水中上游地区大多山高谷深地形复杂,也决定了沂水、沭水的中上游地区不适宜通航[7]。

宿预县,古县名。预,又作豫(《魏书·地形志》)。东晋义熙中置, 《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认为治今江苏省宿迁市东南废黄河东岸古城,属淮阳郡。旧说晋元帝督运军储,以为邸阁,因有宿预之名(《舆地广记》)。城临泗水,南近淮水,南北朝时为重镇。北魏为南徐州、梁为东徐州、东魏为东楚州治。陈为安州治。北周至唐开元中,历为泗州、下邳郡治。其后属泗州。宝应元年(762年)因避代宗名讳,改为宿迁县[8]。按方位推析颇疑与宿迁市古城遗址有关联。该遗址位于宿迁市郑楼镇古城居委会一带,系汉、晋、唐、宋等遗存,现为黄河北堤的一段,现存遗址面积约2000平方米文化层厚3米左右。可采集到汉代的灰陶绳纹瓦罐缸豆残片等:晋代的青瓷残片,器形有碗、罐、虎子等;唐代的青瓷盘口壶罐壶盆、碗等残片;也偶见宋代的白瓷残片,器形有碗、注子等[9]。

桑堰水,具体不详。

襄贲县,西汉置,属东海郡。治所在今山东苍山县南四十二里长城镇。南齐侨置于涟口县 (今江苏涟水县)。后废[10]。颇疑西汉东海郡襄贲县故城与今山东苍山县南四十二里长城镇长城遗址有关联。该遗址位于长城镇长城村东20米,系汉代遗存,面积约20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1~1.5米。采集有泥质灰陶豆柄、罐口沿、筒瓦残片等[11]。

又南,右合横沟水,水发渎右,东入沭之故渎。又南暨于遏。其水西南流,迳司吾山东。又迳司吾县故城西。《春秋左传》吴执钟吾子以为司吾县,王莽更之曰息吾也。又西南至宿预注泗水也。沭水故渎,自下堰,东南迳司吾城东。

司吾山,亦作㟃峿山、司镇山。在今江苏新沂市南五十里,为马陵山支脉。《水经·沭水注》:横沟水“水发渎右,东入沭之故渎,又南暨于遏。其水西南流,径司吾山东,又径司吾县故城西”。[12]

司吾县故城,司吾城遗址位于江苏省新沂市王庄镇司吾村东1500米,系汉代遗存。原属宿迁境内,据清同治《宿迁县志》记载,汉曾设司吾县,筑县城。原有城墙,城门、护城河。1958年调查,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800米南北宽约450米,残存夯土城墙长350米,宽15米,残高2.5米。遗址中发现井3口,深5~8米,直径0.85米用绳纹陶井圈垒砌。还有盔甲、刀、剑、铜镜等[13]。


[1]来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2]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江苏分册》(下), 中国地图出版社,2008年5月,第709页。

[3]来源:《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

[4]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江苏分册》(下), 中国地图出版社,2008年5月,第770页。

[5]来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6]来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7]吴家洲; 余小永:唐代淮河北岸主要支流流量变迁及其现代保护,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8-03-15   第42页

[8]来源:《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下》

[9]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江苏分册》(下), 中国地图出版社,2008年5月,第701页。

[10]来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1]《中国文物地图集.山东分册》(下),中国地图出版社,2017年12月,第807页

[12]来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13]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江苏分册》(下), 中国地图出版社,2008年5月,第770页。

(0)

相关推荐

  • 消失的菏泽汉代古城

    今年3月,菏泽市高新区吕陵镇魏楼水库建设过程中发现汉代古墓的消息很快在网络上被热传,发现的古墓从最初的一百多座到现在的二百多座,其中大部分都是汉代古墓,一时之间菏泽汉墓一词成了网络上的热搜.我在今年三 ...

  • 儋耳故城遗址

    环海南骑行第九日,寻访到儋耳故城遗址,为西汉南海九郡之一,据传为伏波将军路博德所造,可惜其遗存早已荡然无存.

  • 中国城市no.46--临沂

    临沂 临沂,是山东省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山东省地区中心城市,具有滨水特色的宜居城市.现代工贸城市和商贸物流中心. 截至2019年底,临沂下辖3个区.9个县,总面积17191.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 ...

  • 赣榆与连云港不得不说的故事,是江苏一大特色

    江苏城市论坛推文<赣榆话,凭啥不能被称为连云港话?>引来众多小伙伴留言评论,有的还长篇大论且颇有知识点.从方言到美食,到区域发展,有网友评论认为,该文下面中肯的评论挺多,值得虚心学习. 1 ...

  • 泰安古城遗址(一)古博城遗址

    古博城遗址,位于泰安市区东南,泰山区邱家店镇旧县村北.北纬36°6′38″,海拔120米.春秋.汉代古城址.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泰安古城遗址(一)古博城遗址 清乾隆<泰安府志>卷四&l ...

  • 《水经注》里的沭河(二)----《水经.沭水注》略考

    △又南过阳都县东入于沂. 沭水自阳都县又南,会武阳沟水.水东出仓山,山上有故城,世谓之监官城,非也.即古有利城矣.汉武帝元朔四年,封城阳共王子刘钉为侯国也.其城因山为基,水导山下西北流,谓之武阳沟.又 ...

  • 《水经注》里的沭河(四)----《水经.沭水注》略考

    又东南历柤口城中.柤水出于楚之柤地.<春秋.襄公十年经>书,公与晋及诸侯会吴于柤.京相璠曰:宋地.今彭城偪阳县西北有柤水沟,去偪阳八十里,东南流迳偪阳县故城东北,<地理志>曰: ...

  • 《水经注》里的雷首山、王屋山、太行山等略考

    △雷首山在河东蒲坂县东南. 雷首山,古山名.即今山西的中条山脉西南端,介于黄河和涑水间,主 峰在山西芮城西北.此山在古籍中有许多不同的名称:首阳山.历山.蒲山.襄 山.甘枣山.猪山.独头山.薄山.吴山 ...

  • 《水经注》里的沭河----《水经.沭水注》略考

    卷二十六 ○沭水 △沭水出琅邪东莞县西北山. 大弁山与小泰山连麓而异名也.引控众流,积以成川.东南流迳邳乡南,南去县八十许里.城有三面,而不周于南,故俗谓之半城.沭水又东南流,左合岘水,水北出大岘山, ...

  • 《水经注》里的溱水之三(卷三十八溱水注略考)

    C △过浈阳县,出洭浦关,与桂水合. 溱水南迳浈阳县西,旧汉县也,王莽之綦武矣.县东有浈石山,广圆三十里,挺崿大江之北,盘址长川之际.其阳有石室,渔叟所憩.昔欲于山北开达郡之路,辄有大蛇断道,不果.是 ...

  • 《水经注》里的浙江(三)----《水经.渐江水注》略考

    C 浙江又东北流至钱唐县,谷水入焉.水源西出太末县,县是越之西部姑蔑之地也.秦以为县.王莽之末治也.吴宝鼎中,分会稽立,隶东阳郡. 钱唐县,西汉的钱唐县应该在灵隐山下.最重要和最明确的证据来自刘真道( ...

  • 《水经注》里的湘江(三)---《水经.湘水注》略考

    C 湘水又东北与应水合,水出邵陵县历山,崖登险阻,峻崿万寻,澄渊湛于下,应水涌于上.东南流迳应阳县南,晋分观阳县立,盖即应水为名也. 应水,湘江支流.又名紫溪河.在湘桂边界.源出越城岭山脉海拔1882 ...

  • 《水经注》里的淠河----《水经·沘水注》考略

    ○沘水 △沘水出庐江灊县西南,霍山东北. 灊者,山.水名也.<开山图>灊山围绕大山为霍山.郭景纯曰:灊水出焉.县即其称矣.<春秋.昭公二十七年>吴因楚丧,围灊是也.<地理 ...

  • 《水经注》里的汲河------《水经.泄水注》略考

    ○泄水 △泄水出博安县,博安县<地理志>之博乡县也,王莽以为扬陆矣.泄水自县,上承沘水于麻步川,西北出,历濡溪,谓之濡水也. 泄水,古水名.据<水经注·泄水>,自今安徽省六安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