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苦不入心,生命自有芳华
作者:许平
▼
佛教将人生之苦分为七种,即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其中前四种是自然的痛苦,难以避免。
后三种即是社会现象,反映了不合理的生活现实,而苦的总的原因和概括则是求不得——欲求长生不老不得,欲求身体健康不得,欲求不遇怨敌不得,欲求爱侣不分不得……
所有这些都是痛苦,有求不得,有愿不遂,当然使人痛苦。
人生在世,称心时只有一二,不如意事常十有八九。
既然有那么多的不如意,而且不可避免,那么,如何对待便是一个人生的大课题。我们应当如何在众多的不如意中“寻找”自己的如意和幸福呢?
有人说,幸福之于人,就像尾巴之于狗,怎么转圈都咬不到,但是只要你向前走,它就会乖乖地跟在后面;
苦恼之于人,像运动员握在手里的铅球,除非尽全力抛出去,否则就是沉甸甸的负担。
倘若一直把那些不幸的或者痛苦的经历捧在手里,势必身心俱疲。而如果不把苦楚与悲痛放入心间,生命也自然会绽放芳华。
苦不入心,生命自有芳华。这样的逻辑思维,对于指导人们应对种种挫折、变故,无疑有极大的好处。
人生如同一场考验,任何通向成功的道路上都布满了荆棘,充满了数不清的艰难与困苦、辛酸与煎熬。
只有经得起考验的人才能体验到生命的价值,才能最终绽放生命的芳华。
《西游记》里唐僧取经途中遇到的九九八十一难就是人生的真实写照。著名佛学大师弘一法师的房间里,挂着他的一幅书法作品,上面有一句偈语: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
风狂雨骤时立得住,才是脚跟。”
意思是说,只有经得起考验的,才是最好的。
如同真金不怕火练,又似“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譬如读书,叶剑英元帅曾写过这样一首诗:
“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
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一个有志于学的人应该早早有心理准备,经得住各方的考验,心无旁骛,专心致志,方能读有所得,学有所成。不仅读书学习要经得住苦楚,生活也是如此。
生活在给我们期待和欢乐的同时,也给我们很多的失望和伤心,很少有人能够一帆风顺。但是当有了一段生命履历后,我们会发现,那些你曾经跋涉的足迹多多少少都会留下成长的痕迹,而每一段的成长都是真实而亲切的,故而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当我们沉溺在暗河时,如果能拥有一汪名为“乐在其中”的心湖,就不会再因生活的坎坷而郁郁寡欢了。
心学大师王阳明说:“俯仰天地之间,触目俱浩然。”
这里讲的是一种人生境界,是一种豁达无私的心境。
生活固然不易,但我们不能总以苦脸回应苦脸,以哀叹回应失望。
生活艰辛如何,衣衫破旧如何,事业的成败得失又如何,只要有一束源自内心深处的发光的微笑,这些灰暗的色调就会在瞬间全部被照亮。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人的生命如洪水奔流,不遇岛屿与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苦难并不可怕,它如咸盐,有了它的调剂,生命的“满汉全席”才不会显得缺少滋味;苦难如烈酒,麻木过后的人会体验到释放的快乐。耕耘之后,方体会收获的喜悦;醉酒之后方知道清醒的可贵。
喜悦与悲伤、顺利与坎坷、幸运与不幸、得到与失去交织在一起,让生命显得更加多姿多彩,也让人在垂暮之年拥有一段可供回首的往事,几许可以咀嚼的岁月。
生活本身就是一道难题,最艰难的是破解的过程。
波澜不兴的生活对人们心灵的成长并没有多少益处。好钢需要千锤打,腊梅香自苦寒来。若想使自己变得更加勇敢,更加坚强,反倒需要依靠苦难来给我们的心灵淬淬火,加点钢。
心若不苦,百味甘甜,笑对人生,春风拂面!每个人的人生都自有芳华,要紧的是让你的心自带光芒!
【作者简介】许平,江苏靖江人。曾从军20年。爱读书、爱思考、爱生活。曾在国家、省、市报刊发表各类文章百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