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早读

浣花之溪

读这几个字就觉喜欢。无关杜甫,无关圣地。想着轻灵的溪,浣洗胭脂般的花瓣,自是“挑花蘸水开”的境界。

钟惺写浣花溪:

如连环,如玦,如带,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

字是冷涩了些,而溪之好却如美玉尽出。

悟世梦语【上】

人之私本能也。虽非与生俱来,但生而有之。人之公教化也。教而有之,立身之必须。欲去私必立其公。人之善本性也,乃人类文明之产物,由修身而来。人之恶劣性也,乃愚昧而衍生,由放荡而来。除其恶善自存焉。

人之清正气也。洗涤而清,陶冶而洁,非生来之清也;人之浊邪气也,污染而浊,侵蚀而腐,非其本性也。清与浊都是个人造化。

万物水洗而净,不洗则污;万物沐阳而艳,不沐则衰;万物静寂而清,不静则罔。人间万事皆在陶冶。

苦累是一种体验,触而得之,避之不知其艰;酸辣是一种品味,尝而得之,不尝不知其味;福祸是一种境遇,临而悟之,不悟不知其吉凶;乐忧是一种心态,思而有之,乐时不思其乐,何乐之有?忧时不思其忧,何忧之有?

善恶只在一念,荣辱只在一差,福祸只在一霎,座上宾与阶下囚多是一步之遥。吉凶祸福,兴衰际遇皆在个人审时度势的把握。

一世英明莫如一生清白,赤条条来去,不染纤尘,留正气于大地;不垢污迹,遗清白于人间。

成事于勤,成名于俭。物欲横流中,脱俗者成名,超凡者入圣。挂嘴之名一时一世,入心之名万古流芳。

清心寡欲乃做人的真谛。心清于平淡之中,欲寡于贪婪之妄。无平淡无以清心,无真知无以寡欲。清淡之中识真味,平凡之中见伟大。世事纷杂,对浊流不近者为洁,不染者为纯。唯无欲者不染,无求者至洁,乃为之高。

人生一世,不留清风虽声名显赫也徒有其名,不留功德虽高寿百岁也枉度一生。利泽万民,福荫子孙者,位再卑,寿再短,也虽死犹生。

世间万物,存有其原,灭有其因,存亡皆有其规律。人间祸福,祸有其兆,福有其端,福祸皆在自己造化。

中国楹联彭玉麟奖点评五

黄河壶口瀑布观瀑亭

黄河天上来,到此壶中,势起千军争跃马;

碧海云中望,迎之日去,浪奔万里欲腾龙。

时习之评:上联写瀑布,起便点题,也能写出气势,甚好。下联转而写“奔流到海不复回”之黄河,似略有偏题,且在观瀑亭亦不能“碧海云中望”。末句单独而言尚佳,且“腾龙”、“跃马”之对甚工。中间“迎之日去”四字无论意思还是对仗,都有些问题。另不规则重一“中”字。  评分:80

刘太品评:章法布局中规中矩,起结也算是铢两相称,只“迎之日去”四字极不稳,语意不清,连累全联。  分数:81

谢青堂评:起笔便借李白名句,先以气势夺人。事实上全篇都在努力营造一种气势,以能配上壶口瀑布的壮观之景。不可否认气势还是营造得很成功的,但是这种刻意的营造如果别人能比较明显的感觉出来,且其他优点又不能盖过的话,就显得斧凿痕太重了。而“迎之日去”一语,也显得不是很自然。另外中字重了。  得分:78

陆天泓评:上比势强,下比示弱。整联觉来有蹈复之感,文辞亦欠雅致,有一重字,不该。分数:81

金锐评:起语不凡,既言其势,复言其所处,“到此壶中”四字,此善借力者也。然联之妙处仅止于此,两结殊不佳。夫“跃马”、“腾龙”之喻,皆庸庸,句法亦无锤炼,而二语同意则实为大弊也。复观其“迎之日去”四字,此成何语?重一“中”字,亦作者之疏也。盖此联声势浩大,然则语实不配,中气不足,对仗虽工,犹多刻意。  74分。

黄河壶口瀑布观瀑亭

万古争流,吾不知其曾竭否;

千峰共响,胡为若此之汹哉?

时习之评:此联单独看,似不甚切题,如悬于亭柱,则亦不离题。然终究稍逊一筹。上联从时间角度写,着眼点在万古不曾竭,但因有“争流”二字,尚不离题。下联从瀑布之声写出其“汹”,问而不答,余意未尽。后七言为古文句式,可不受七言律句格律限制,但读来不甚顺畅且局部对仗不甚工整。  评分:82

刘太品评:此联以气势胜,但起的很强,结的太弱,设问句原应很出效果,然此处两个提问稍缺乏内涵,况且黄河断流早非新闻了。  分数:79

谢青堂评:相比较而言,散仙是个心态淡定的联家,不会对着一个壮观的景象就努力想去刻画其壮观。此联里作者的重心明显放在上下联的后面两句上,“不知其曾竭否”,“胡为若此之汹”,以问代惊,转了一层。不过个人感觉,下联最后一问显得有些绵软,有些单薄。另外从切题的角度来说,亦显得不是那么贴合。  得分:80

陆天泓评:意象与精神扑面而来,以问为结,颇有气力。惜内涵单调了些,另为亭署联,上比之吾字大可以概字等代之。  分数:83

评阅—倾城 05:44:27

金锐评:余初见两结,深服其苍古劲健。然复读之,亦不过“竭”、“汹”二字也。盖两结全倚虚字硬撑筋骨,固造语之妙、炼句之精,然亦斧凿之痕尽显,未可浑然。起二语殊不能配,仅“响”字曰佳,不必为作者讳也。盖此联未见壶口,未见黄河,亦未有亭间观赏之趣,取意实平平,然仅收结二语,遂成佳作,实善虚笔也。虚笔之用,最见胸中丘壑,需巧妙安排,增其健气而使人不觉,复需恰到好处,使无刻意之态。然未可滥之,滥则洋洋乎不知所云。读者需深察之,以免画虎之讥。  77分。

黄河壶口瀑布观瀑亭

霹雳声从亘古奔来,东出龙门,直惊醒沧桑华夏;

峥嵘势向遥空耸起,高张鹏翼,要看清风雨乾坤。

时习之评:上联写瀑布,末句“沧桑”与首句“亘古”照应不错。下联写亭,因此亭属虚拟,故如此形容也无不可。整体对仗工整,尤其“龙门”与“鹏翼”之对甚好。上联归结到“直惊醒沧桑华夏”与前面呼应,也很合理。惟下联末句意图不甚分明。

评分:85

刘太品评:上联言河声,下联言亭势,引出“龙门”与“鹏翼”之工对,结句曲终奏雅,可以看出是想升华出一些思想性,个人觉得“华夏”“乾坤”之对老套一些。分数:82

谢青堂评:这联我爱其立意布局,从东出龙门句开始生发,句意不凡。遗憾的是不够切壶口瀑布的观瀑亭,于壶口瀑布之特点,略不言及。贴之于龙门可也。  得分:79

陆天泓评:上比绘声,下比绘色。上下两起皆可观,而两结皆弱且陈,在为联章法上显得头重脚轻。分数:82

金锐评:此联亦放之四海也,固有“龙门”之语,亦硬切其地,不见其佳。对幅配“鹏翼”二字,略可把玩,只造景似不佳。收结不言景,而言所感所悟,此为其深思处,然铺垫之缺亦其乏推敲者也。沧桑者何?风雨者何?其境其势皆不能匹也。复有“峥嵘势”、“高张”及收结数语,尽言其所言,无蕴藉回环之妙。如此落笔则韵味全失,格调殊逊,余深为作者憾矣。   77分。

黄河壶口瀑布观瀑亭

惊涛破壶口而来,声驱千骑,与试卷万山之势,合成交响;

漉酒约诸公同醉,畅论两间,更欲倾百里之流,涤尽胸襟。

时习之评:上联写亭前瀑布,从声、势两方面着笔,极有声势。下联写亭中观瀑之人,欲借奔腾黄河,一涤胸襟,也很见胸襟。全联有景有情,有瀑有亭复有观瀑之人,格局甚好。不足处一为有几处对仗偏宽;二为“与试卷”略觉不顺;三为“涤尽胸襟”似不甚恰当。

评分:86

刘太品评:此联气韵激荡,上联欲说惊涛声与万山之势合成交响,但“与试卷”三字锻炼无力,为全联败笔;下联言外有亭,亭间有人,无穷感慨,倾泄而出。  分数:84

谢青堂评:对仗,行文均颇得清联神韵。用语也豪迈洒脱。上写景,下言人。只是上下联的中间两句,读来似乎气脉为之一顿,虽则后面能续上,而终损畅快。且个人觉得上联“声”与“势”合成交响之说,也欠妥当。   得分:81

陆天泓评:联以景致下联以人文,这是此联胜出一筹之处,因是写在观瀑亭上,而非只在瀑布本身,故而作者能够荡开笔触,甚好。分数:86

金锐评:出幅一气呵成,极言声势之壮。言卷山而响,不言河流之声者,此其高妙处。对幅坐闲庭而得妙赏,情之所致,乃融于景。余最喜其“漉酒约醉”一句,顺势而来,拓开一笔,不卑不亢,转承得体。“百里之流”似不知何指,言江河则嫌狭,言飞瀑则未能尽其势。“与试卷”、“交响”、“畅论两间”诸语,似不甚佳,细节处亦可略调。此其小疵,观其大略,大开大阖、腾挪万物,诚佳联也。81分。

黄河壶口瀑布观瀑亭

怒水自天来,临绝壁千寻,银汉狂倾倒山海;

孤亭如岳峙,对旷原无际,瀑声鼎沸激风雷。

时习之评:上联写瀑布,也很出色。下联则较散,且壶口瀑布在峡谷中,“对旷原无际”亦似有违当地实际。另用“银汉”喻黄河水似可斟酌。  评分83

刘太品评:切景切题,造语组句冼练精当,无费字无赘语,对仗工,节奏韵律若金石。

分数:87

谢青堂评:这联也是纯描写瀑布之壮观,并点到了亭之所在。“银汉狂倾”四字切合之余兼具气势,且照应了首句,佳。下联一并说到了瀑声。众皆知壶口瀑布极具声势,此联可谓面面照应。但是吹毛求疵一把的话,绝壁千寻之说则属夸张过大,因最大落差也就30多米。另外,联若以吴恭亨的评语来看,也说得上是纯白描,无寄托,“兀然空作一摄影器”。当然,这确是苛求了。   得分:82

陆天泓评:其联形中正,神昂扬。然一味唱以高音E,未免不也是一种单调。 分数:82

金锐评:上比“怒水”二字,不喜其刻意雕琢之态。余则惊心动魄,声势夺人,“银汉”二字犹能照应,知其细腻。下比动中取静,以空阔衬险倔,正得烘托。然收句复写飞瀑之声,与上结拥挤不堪,何也?盖此处落笔,或言其情,或另取一景,于亭中观而得者,皆能推宕。联之法有得亦有失,是萧何之于韩信也。或曰作者未必然,而余独求之?又,“旷原无际”四字,余亦不知其所指也。   79分。

夜还东溪

唐 王绩

石苔应可践,丛枝幸易攀。

青溪归路直,乘月夜歌还。

诗人自由自在的模样,心旷神怡的状态,都毫不隐瞒地呈现在这首小诗里。我们要了月亮,还想得到满天的星星,眼睛更是还在观望太阳;而对于王绩来说,他只要一个装满美酒的葫芦便足够潇洒整个四季。俯身捡拾是快乐,仰头呼吸是人生,心安理得,宛然自如。

王绩的爱喝酒是出名的,但他不像陶渊明那样穷困,自然不会去做乞食的行为;反而,因为身家丰厚,可以雇佣他人帮自己耕作,帮自己酿酒,如此优裕,何等快活。可见,在某种程度上,物质财富还是挺有用的,至少能够使人生活质量更上层楼,让心理状态更加悠哉。

南乡子

五代 冯延巳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鸾镜鸳衾两断肠。

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薄悻不来门半掩,斜阳。负你残春泪几行。

这是一首闺情词,上片咏草起兴,以芳草喻离恨,进而写出女子凤楼独居的苦楚,下片先写梦境,后写女子所居的环境,进一步表现抒情主人公念远的愁情。全词语言明自雅丽,笔法离合自然。这首词摆脱花间词人对妇女容貌与服饰的描绘,而转向人物内心感情的刻画,在词史上有一定影响。

行香子·丹阳寄述古

苏轼

携手江村,梅雪飘裙。情何限、处处消魂。故人不见,旧曲重闻。向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

寻常行处,题诗千首,绣罗衫、与拂红尘。别来相忆,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

译文

正值梅花似雪,飘沾衣襟的时候,和老朋友携手到城外游春。回忆旧地,处处黯然伤神,无限愁苦。去年的同游之人已不在眼前,每当吟诵旧曲之时,就想起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那些诗酒游乐的地方。

那时游乐所至,都有题诗,不下千首;到如今这些诗上都已落满了灰尘,得用绣罗衫去拂净才能看清。自离开杭州后有谁在思念我呢?当然是往日的友人了。还有西湖的明月,钱塘江边的柳树,城西南诸山的名胜景物呢!

注释

行香子:词牌名。双调小令,六十六字。有前段八句四平韵,后段八句三平韵;前段八句五平韵,后段八句三平韵;前段八句五平韵,后段八句四平韵三种。

丹阳:地名,今江苏丹阳县。述古:杭州知州陈襄,字述古。

梅雪飘裙:梅花飘雪,洒落在同行歌妓的衣裙上。

何限:犹“无限”。

消魂:魂魄离散,形容极度愁苦的状态。

故人:指陈述古。

望湖楼:又名看经楼,在杭州。

孤山寺:寺院名,又叫广化寺、永福寺,在杭州孤山南。

涌金门:杭州城之正西门,又名丰豫门。

寻常行处:平时常去处。

绣罗衫:丝织品做的上衣。

拂红尘:用衣袖拂去上面的尘土。宋代吴处厚《青箱杂记》上说,魏野曾和寇准同游寺庙,各有题诗。数年后两人又去故地重游,只见寇准的题诗被人用碧纱笼护,而魏野的题诗没有,诗上落满了灰尘。有个同行的官妓很聪明,上前用衣袖拂去尘土。魏野说:“若得常将红袖拂,也应胜似碧纱笼。”此处以狂放的处士魏野自比,以陈襄比寇准,表示尊崇。

湖:指杭州西湖。

陇:小山丘,田埂。

赏析

  这首词表现了苏轼对杭州诗友的怀念之情。作者以追念与友人“携手江村”的难忘情景开始,引起对友人的怀念。风景依稀,又是一年之春了。去年初春,苏轼与陈襄曾到杭州郊外寻春。苏轼作有《正月二十一日病后述古邀往城外寻春》诗,陈襄的和诗有“暗惊梅萼万枝新”之句。词中的“梅雪飘裙”即指两人寻春时正值梅花似雪,飘沾衣裙。友情与诗情,使他们游赏时无比欢乐,消魂陶醉。“故人不见”一句,使词意转折,表明江村寻春已成往事,去年同游的故人不在眼前。每当吟诵寻春旧曲之时,就更加怀念了。作者笔端带着情感,形象地表达了与陈襄的深情厚谊。顺着思念的情绪,词人更想念他们在杭州西湖诗酒游乐的地方——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这三处都是风景胜地。词的下片紧接着回味游赏时两人吟咏酬唱的情形:平常经过的地方,动辄题诗千首。“寻常行处”用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字面,“千首”言其多。他们游览所至,每有题诗,于是生发出下文“绣罗衫、与拂红尘”的句子。“与”字下省去宾语,承上句谓所题的诗。这里用了个本朝故事。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六载:“世传魏野尝从莱公游陕府僧舍,各有留题。后复同游,见莱公之诗已用碧纱笼护,而野诗独否,尘昏满壁。时有从行官妓颇慧黠,即以袂就拂之。野徐曰:‘若得常将红袖拂,也应胜似碧纱笼。’莱公大笑。”宋时州郡长官游乐,常有官妓相从。“绣罗衫”,如温庭筠《菩萨蛮》“新贴绣罗襦”,为女子所服。这一句呼应陈襄前诗,也就是唤起对前游的回忆。词意发展到此,本应直接抒写目前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了,但作者却从另一角度来写。他猜想,自离开杭州之后是谁在思念他。当然不言而喻应是他作此词以寄的友人陈襄了。然而作者又再巧妙地绕了个弯子,将人对他的思念转化为自然物对他的思念。“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不是泛指,而是说的西湖、钱塘江和城西南诸名山的景物,本是他们在杭州时常游赏的,它们对他的相忆,意为召唤他回去了。同时,陈襄作为杭州一郡的长官,可以说就是湖山的主人,湖山的召唤就是主人的召唤,“何人”二字在这里得到了落实。一点意思表达得如此曲折有致,遣词造句又是这样的清新蕴藉,借用辛稼轩的话来说:“看使君,于此事,定不凡。”(《水调歌头·送郑厚卿赴衡州》)

  苏轼在杭州时期,政治处境十分矛盾,因反对新法而外任,而又得推行新法。他写过许多反对新法的诗歌,“托事以讽,庶几有补于国”;又勤于职守,捕蝗赈饥,关心民瘼,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因法以便民”。政事之余,他也同许多宋代文人一样,能很好安排个人生活。这首《行香子》正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宋代士大夫的生活,不仅表现了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也流露出对西湖自然景物的热爱。《行香子》是他早期的作品之一,它已突破了传统艳科的范围,无论在题材和句法等方面都有显见的以诗为词的特点。这首词虽属酬赠之作,却是情真意真,写法上能从侧面入手,词情反复开阖,抓住了词调结构的特点,将上下两结处理得含蓄而有诗意,在苏轼早期词中是一首较好的作品。

创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这年十一月,苏轼因公到常州、润州视灾赈饥,姻亲柳瑾附载同行。次年元旦过丹阳(今属江苏),至京口(今江苏镇江市)与柳瑾相别。此词题为“丹阳寄述古”,据宋人傅藻《东坡纪年录》,它是苏轼“自京口还,寄述古作”,则当作于二月由京口至宜兴(今属江苏)途中,返丹阳之时。

(0)

相关推荐

  • 诗苑键弹(38)曾祥科(空山新雨):《对联话》标记的湖北对联地图(之三)

    <对联话> 标记的湖北对联地图 (三) ★ 曾祥科(空山新雨) 黄 州 篇 说到黄州,不得不提到苏轼.<黄州篇>对联之旅的关键词,是苏轼.定慧寺.赤壁.在黄州期间,苏轼创作了& ...

  • 【荆楚联谭】宜昌三游洞对联赏析

    荆 楚 联 谭 Double Ninth Festival 宜昌三游洞对联赏析 作者:曾祥科 宜昌三游洞,位于西陵峡中灯影峡下游江北.<宜昌府志·山川>记载:"三游洞在府城西北二 ...

  • 1月30日 早读

    语言本来是交流工具,口语交流是最重要的最普遍的交流方式,因此英语口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英语口语能够体现出英语教学的内化真谛,大量准确的口语能够促进听力和口语的进一步完善. ☟☟☟ No pleasur ...

  • 杂学杂问 1月30日早读分享

    杂学杂问 1月30日早读分享

  • 11月30日早盘计划!

    注意:此公众号仅为个人复盘日记,涉及的个股不作为推荐,不对你构成投资建议!我没有群,也不会主动去添加你为好友!仅有3个公众号作为交流平台,其他都不是我! 指数,周五尾盘拉银行,抢周一大阳的预期,周末银 ...

  • 11月29日早读

    水木清华 还是钟惺<浣花溪记>. 写到青羊宫时有"竹柏苍然"句,有"水木清华"句. 水木清华,该是语出西晋诗人谢琨<游西池>" ...

  • 11月28日早读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成联创作的步骤之章法 章法即指文章的组织结构.有章法,篇章才完整. ...

  • 11月27日早读

    ​评阅-倾城 05:25:21 你要忍,忍到春暖花开:你要走,走到灯火通明:你要看过世界辽阔,再评判是好是坏:你要卯足劲变好,再旗鼓相当站在不敢想象的人身边:你要变成想象中的样子,这件事,一步都不能让 ...

  • 11月25日早读

    奈何奈何 昔者晋人见好山水,便连声说:"奈何!奈何!"再无一辞. 好山似玉,好水如歌. 说不出山水的好,只是满满的眼里满满的心里都是爱,只恨不能握在手里帖在心上. 只恨不能把自己也 ...

  • 11月21日早读

    清静贞正 <战国策.齐策四>中记颜斶拒君王的"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 每天晚点吃饭,也像吃肉那样香. 安稳而慢慢地走路,足以当 ...

  • 11月20日早读

    山水寂然 吴敏树文笔颇洗练.其<君山月夜泛舟记>中写:夜来月下,山水寂然. 夜有月,山有水. 夜没了虫鸣,山没了鸟叫. 只是那水,却如何寂然?    定是心亦澄澈,听水声便有"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