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猪苓汤——淋病

聂惠民教授

1热淋——聂惠民医案

朱某,男,9岁。1992年12月初诊。患儿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唯发现尿中有红细胞,一般3~5个,多则6~7个,病有半年,时轻时重,小便略频,偶见尿色发黄,无尿急、尿痛之感,食纳、大便如常,余无不适,脉略数,舌尖红苔薄白。病因待查,中医辨证属血淋范畴,拟清热育阴行水法,宗猪苓汤化裁。处方:茯苓9克,猪苓9克,泽泻9克,滑石9克,阿胶6克(烊化),白茅根9克,小蓟10克,藕节10克。水煎服。药后证减,服药十余剂,化验尿常规正常。《聂氏伤寒学》

论:首先,什么是淋病?

《金匮》卷十一,淋四,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少腹弦急,痛引脐中。

淋之为病,溺孔艰涩,如粟粒梗阻而不利也。(粟,谷物之义)乙木郁陷,故少腹弦急,肝气贼脾,故痛引脐中。土升则木达,水寒土湿,脾气下陷,乙木抑遏,不能上达,郁怒而贼己土,是以少腹弦急而痛引脐中也。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盖化水者,肺金也,泄水者,肝木也,土湿则金逆于上,不能化水,木陷于下,不能泄水,小便所以不利也。木以疏泄为性,土湿木郁,疏泄不行,而强欲泄之,愈泄则愈梗,愈梗则愈泄,是以频数而痛涩。温气遏陷,郁而为热,是以黄赤而闭癃。此与痢家之坠痛一理,痢病于后而淋病于前也。其燥热在肝而湿寒在脾,后世庸工,专以寒泻而治淋痢,杀人多矣。

淋五,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必便血。

淋家土湿木郁,怒生风燥,汗之再亡血中温气,风木愈郁,疏泄失藏,必便血也。此段见《伤寒·不可汗》中。

1   小便不利者,一是肺气不降,则失治节,不能通调水道,气不化水之义,所以会有小便不利证;二是肝主疏泄,木气郁陷,不能泄水。皆因土湿。肺气不降,不能化水,则小便不利,在麻黄汤医案,与甘草干姜汤医案,还有麻仁丸医案,麻杏石甘汤医案,还有遗尿医案中,皆有小便不利。而肝气郁陷,不能疏泄,则小便不利,也就是本篇所讲的淋病病理。淋病属于内伤,不是外感,所以不可发汗。若汗出则夺血中之温,营血不行,木陷风动而疏泄,必便血也。

2  专门说一下“闭癃”这个症。消渴十一,小便之通塞,司于膀胱,而膀胱之开合,职在三焦。三焦者,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以水性下流而火性上飞,水欲降而火升之,则溲溺而水下,不至俱下而遗失,故三焦之火,能约小便。夫水性善藏,而火性善泄,膀胱水腑,则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三焦者,以相火主令,火盛土燥,则肺气降洒而化水,炎旺水暖,则肝气升达而水泄,水土温燥,金生木泄,皆三焦之力也。

膀胱主藏(水腑主藏),三焦主出(火泄,决渎之官)。火实而水虚,则闭癃而不出,火虚而水实,则遗溺而不藏。火实而水虚者,是三焦之火失藏,而陷泄膀胱水腑,膀胱湿热成实,闭塞不通,则为癃闭。此即所谓实则闭癃也。三焦之火泄,则火虚而水实,此是肾家之火虚,水实下泄而失约,所以小便遗溺,此就是尿失禁之义。(虚好理解,而实不易懂。我把实定义为膀胱热实,也是不够准确。实则闭癃,虚则遗弱,是下焦火实,下焦火虚,或三焦火实,三焦火虚之义,或者是下焦水实与下焦火虚。)

盖蛰藏者,肾之能也,传输者,膀胱之事也,火藏于肾则水道清利而不塞(癸水温暖,则乙木荣畅,善于泄水),火泄于膀胱则水腑热塞而不通,所谓的实则闭癃者。夫三焦之火,本藏于肾,今为何而泄于膀胱,则厥阴之咎也。以肾主蛰藏,肝主疏泄,水中之火旺,藏于少阴,是谓肾气。肾气温暖,木荣风静,则癸水善藏而木不能泄,肾气凘寒,木郁风作,则乙木善泄 而水不能藏。风木疏泄 ,必由水寒,而寒有微甚之差,则泄有通塞之殊。其肾水微寒,而相炎未至极衰,则木陷于水而生下热,泄而不通,乃病淋涩,所谓实则闭癃者,木愈泄而水愈藏也。其肾水极寒而相火不存微焰,则木陷于水而无下热,泄而不藏,乃病注倾,所谓虚则遗溺者,水莫藏百木善泄也。

3  另外小便不利,补述一个理论。栀子柏皮汤理论,还有黄疸二理论。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阴被其寒,热流膀胱,身体尽黄,名曰谷疸。本条也是相同的理论,只是从小便不通论。此是胃中之湿热,因于木陷,而传于膀胱,膀胱湿热,小便不通,则水无下泄之路。此是土克水理论。此是病黄疸,但都是一理。只是注解角度不同而已。

4  现在大众对小便不利的理解,是只要一见小便不利,基本上就认知为前列腺炎,因为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广告,都在给人们灌输这种意识。淋病,梅毒,前列腺炎,打着生殖健康的旗号宣传,却干着抢劫一样的事。前列腺发炎,西医治疗,那就是各种抗生素。很多男科医生在广播电台里说中医是治不了前列腺炎的,因为中医不能杀死细菌,这都是放屁理论。这男科医生在广播里为什么会这样说?一是他对中医与中医治病的认知有问题,另一点就是他们要把所有患者都忽悠进专业的男科医院,然后坑蒙拐

岳美中

2热淋(慢性肾炎)——岳美中医案

高某某,女性。患慢性肾盂肾炎,因体质较弱,抗病机能减退,长期反复发作,经久治不愈。发作时有高热、头痛、腰酸、腰痛、食欲不振、尿意窘迫、排尿少,有不快与疼痛感。尿检查混有脓球,上皮细胞,红、白细胞等。尿培养:有大肠杆菌。中医诊断:属淋病范畴。此为湿热侵及下焦。治宜清利下焦湿热,选张仲景《伤寒论》猪苓汤。

猪苓12克,茯苓12克,滑石12克,泽泻18克,阿胶9克(烊化兑服)。

水煎服6剂后,诸症即消失。[《岳美中医案集》1978:16]

按语:本案“体质较弱”,恐肾虚于先,“久治不愈”,乃邪恋于内。综观诸症,而为肾阴虚膀胱湿热也,阴虚加湿热,胶柱瑟瑟,故“长期反复发作”,唯与猪苓汤滋清利湿热,两不相误,果六剂获愈。《伤寒论名医验案精选》《经方应用》《经方直解》

3淋证——金广辉医案

刘某,女,64岁,2013年5月31日初诊。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茶色尿,伴小便涩痛、有烧灼感,腰酸痛。曾静点消炎药和口服中药汤剂治疗,尿涩痛、烧灼感减轻,但仍有血尿,为系统治疗来诊。现症见腰酸痛,小腹凉,尿涩痛,茶色尿,口干欲饮,舌红,苔薄黄,脉浮数。辅助检查:血常规正常,尿蛋白(-),尿糖(-),尿白细胞4~6个/Hp,潜血(++),红细胞8~10个/Hpo中医诊断:淋证(水热互结,热伤阴络)。西医诊断:泌尿系感染。治则:利水渗湿,清热育阴。处方:

猪苓30g,茯苓30g,泽泻20g,滑石15g,白芍15g,阿胶10g,黄柏15g,金钱草40g,乌药15g,土茯苓20g,附子10g(先煎),干姜5g,半夏15g,黄芩15g,茴香10g,4剂,水煎服,日1剂。

6月13日二诊:药后诸症明显好转,但自觉牙龈痛,面部发热。上方去附子。4剂,水煎服,日1剂。

6月19日三诊:复查尿常规正常。一诊方去阿胶,加桂枝15g,4剂,水煎服,日1剂,巩固治疗。《临证实践录》

4淋证——刘二亮医案

史某,女,32岁。尿痛、尿频、尿道烧灼10余天,伴小腹不适、腰酸心烦口渴等症。肌注抗生素先锋3天无效。尿常规有少量白细胞和红细胞。舌红,脉数。中医诊断:淋证(水热互结,邪郁少阴,水气不化)。西医诊断:泌尿系感染。治则:宣通气机,化阴通腑,清热育阴。处方:柴胡12g,枳实15g,白芍20g,猪苓20g,茯苓20g,泽泻20g,阿胶10g(烊),连翘20g,栀子10g,滑石20g,甘草6go 4剂,水煎服,日1剂。

药后痊愈。《临证实践录》

5子淋(肾盂肾炎)——金广辉医案

徐某,女,26岁,1986年2月15日初诊。妊娠5个月。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9℃,尿频、尿急、淋沥涩痛,在当地医院住院5天,给予抗感染治疗,效果不显,自动出院。为求进一步治疗,求治于金老。诊见发热,体温38.5℃,不恶寒,渴喜冷饮,小便频急涩痛,小腹及腰部坠痛,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尿常规检查:蛋白(+),白细胞(++),红细胞(+),颗粒管型(0~2),脓细胞(+),血常规:白细胞12.8?09L,中性粒细胞81%,淋巴细胞9%,余(-)中医诊断:子淋(湿热下注)。西医诊断:肾盂肾炎。治则:清热利湿为主,佐以养血安胎。处方:

猪苓15g,茯苓15g,车前子15g,金银花15g,黄芩15g,泽泻10g,阿胶10g,滑石10g,川续断10g,当归10g,生地黄20g.3剂,水煎服,日1剂。

药后症状大减,体温降至正常(36.0℃),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继续服上方治疗,于3月12日复查,血、尿常规均正常。《临证实践录》

论:脾胃之湿热,传于膀胱,膀胱湿热,风木疏泄,则小便不利也。发热者,湿盛胃逆,表阳不降而外浮也,此不是外感发热。尿频,尿急,淋沥涩痛者,对比就是小便不利证。水停阻气,火升不降,所以口渴喜饮,所以舌质红,黄为胃热,腻为肺气不降。滑为阳气不降,数为相火上炎。弦滑者,弦为木陷而疏泄,滑为少阴脏寒,肾阴之实,木气之陷。

6淋证(糖尿病)——金广辉医案

金某,女,68岁,2013年7月16日初诊。有糖尿病史5年,平素血糖6.5 ~ 7mmolL,未规律治疗,近两个月出现背凉痛、尿频尿痛、腿抽筋、上腭凉等症状,求治于3个医家,不能给出明确诊断,服药也未见效,今求诊于金老。

自述心烦,上腭凉、背凉痛、腿抽筋、腰腿痛,夜间及天冷时加重,得温热则症状缓解,口不渴,饮水不多,尿涩尿频尿痛、色黄有味,时失眠。面色少华,发花白,舌淡红,苔薄白,脉沉。辅助检查:血常规正常;尿蛋白(+),尿糖(+),尿白细胞5~6个/Hp;空腹血糖6.6mmol/L。中医诊断:淋证(肾阳虚衰,膀胱郁热)。西医诊断: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病。治则:温肾助阳,清热除湿。处方:

猪苓30g,茯苓皮15g,泽泻20g,滑石30g,阿胶15g,金钱草30g,黄柏15g,乌药15g,龙胆草10g,附子15g先煎),白术20g,红参12g,白芍40g,5剂,水煎服,日1剂。

外用金氏仙蛇苦矾椒汤(此方宗《金匮要略》蛇床子散、狼牙汤加减而成):仙鹤草30g,蛇床子30g,苦参30g,百部20g,白矾20g,川椒20g。煎汤洗外阴,日1剂,每剂用3次。

8月20日二诊:药后诸症明显好转,因口服汤剂不方便,故给予免煎中药口服:乌梅10g,细辛3g,肉桂3g,人参10g,附子6g,干姜6g,黄连5g,黄柏5g,藿香10g,牡蛎15g,半夏6g,砂仁3g,失笑散10g,丹参10g。上药混匀,用开水融化后口服,日1剂,分2~3次服。用上方1周后,背凉痛、尿频痛、腿抽筋及上腭凉等症状均消失。《临证实践录》

论:背冷痛是阴寒之盛。腿抽筋是风木枯燥,尿涩痛为疏泄不利。此也是脾胃湿热,传于膀胱。

7淋病——屈云医案

徐某,男,29岁。2001年1月29日入院。患者半年前因“泌尿系感染”服用“八正合剂”(组成含关木通)数十瓶,后渐出现口渴多饮多尿,日趋严重。口干、口渴、多饮多尿,24小时尿量7400±200ml,伴见身体困重,神疲乏力,尿中时有白浊。查舌体胖,质红润苔白腻,脉缓。尿常规:蛋白(+),尿糖(++),尿比重1.005,24小时尿蛋白定量1.999g,空腹血糖5.4mmol/L,葡萄糖耐量试验无异常,肾功能:尿素氮14.6mmol/L,肌酐174ummol/L,电解质:K+2.8mmol/L,Na147.46mmol/L,CI-108.23mmol/L,垂体CT扫描未见明显异常,禁饮试验无反应,外源性ADH试验部分反应。入院诊断,中医:消渴。西医:肾性尿崩症,马兜铃酸肾病(肾小管功能障碍型;肾小管酸中毒)。经用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吲哚美辛(消炎痛)等西药及滋阴清热中药治疗两周余,病情无好转,乃改用猪苓汤化裁。处方:茯苓、猪苓各12g,泽泻12g,白术10g,滑石20g,杏仁8g,白蔻仁6g,生意苡仁18g,生地黄12g,太子参10g服3剂后尿量锐减至3000ml,又服5剂,尿量减至2500ml,仍口干乏力,乃改用参芪地黄汤加减调补善后。至2001年3月5日出院时尿量2100300ml,查尿常规:蛋白(-),尿糖(+),尿比重1.015(均正常);肾功:尿素氮6.2mmol/L,肌酐130.8ummol/L。电解质:K3.71mmol/L,Na'144.18mmol/L,CF 102.2mmol/L。基本恢复,带药出院。半年后随访,病未复发。摘自:屈云,刘春莹,冷伟,猪苓汤化裁治疗肾性尿崩症1例,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4):25《经方治验泌尿系统疾病》

8淋病——贲子明医案

刘某,男,21岁。初诊:1980年12月25日。主诉:尿血、尿痛、水肿3天。人院检查尿常规:蛋白(++),红细胞(10~15)×10/L。诊为急性肾小球肾炎。对症抗炎脱敏治疗1个月无效,请贲老会诊。诊查:面色潮红,眼睑微肿舌红绛,苔薄黄,脉细数。辨证:水热互结,内热伤阴。治宜:养阴清热,化瘀利水。处方:

猪苓7.5g,茯苓15g,泽泻7.5g,阿胶10g(冲),白茅根25g,赤小豆15g,滑石15g,冬葵子15g,甘草10g.3剂,水煎服。

二诊:药后尿痛已止,口渴减轻,但水肿未减。病情虽有好转,惟火热尚炽,阴虚未复,故加重养阴清热之品,白茅根加至30g,冬葵子加至20g,赤小豆加至35g,再加益母草30g.3剂,水煎服。

三诊:药后尿量大增,水肿消退,尿常规:蛋白(-),红细胞(-)。为巩固疗效,守方再进药3剂,后病愈出院。摘自:董建华,王永炎,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六)·贲子明,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691.《经方治验泌尿系统疾病》

论:脉细数,是为阴虚吗。细为阳少,也为阴虚,细为阴阳俱虚,数为湿阻胃逆而火升也。

9淋证——袁超明医案

唐某,男,29岁。初诊:2009年9月1日。病史简要:自诉尿频,尿短黄,尿时有点淋沥不畅,时而有点痛。刻诊:尿频,尿短黄,淋沥不畅,时而有点痛。口渴欲凉饮,大便溏臭。其余无特殊。舌脉:舌体淡红,苔薄白,舌根苔微腻,舌下脉络粗黑。左脉寸和缓,关弦而有力,尺沉细有力,右脉寸和缓,关略浮而有力,尺沉细有力。六纲辨证:阳明病。

处方:猪苓汤。猪苓30g,茯苓30g,滑石30g,泽泻30g,阿胶20g(打末分3次冲服)。3剂。每剂一煎分三服。电话随访,得知服完3剂药,诸证已除。

按语:病人“尿频、尿痛、尿不尽”,此是“淋证”,在医学院校的教材中有“六淋”之分:气淋、血淋、热淋、石淋、膏淋、劳淋。但其病证结合,证型之多,难以适应临床,使方用药,也难有疗效。而仲景书中,不折不扣的循证医学,经历千年也未有褪色。而“淋证”属于“小便不利”,六纲皆有,当需辨证,方证对应。《刘志杰师徒经方带教》

10淋病——胡希恕医案

高某,男,40岁。小便时尿道灼热疼痛,尿道口有黏腻之物。常有心烦,午后身热,两手发胀,身倦无力,尿痛少寐,黄少而频。

初诊:与猪苓汤合柴胡桂枝干姜汤。

二诊:因天便干,去干姜,加炒栀子三钱。

服药后效显之速,为近两年来在我院治疗病例中所未见。《胡希恕医论医案集悴》

(0)

相关推荐

  • 猪苓汤加减方有哪些?猪苓汤名医心悟与加减经验

    猪苓汤 猪苓汤内茯苓添,阿胶泽泻清店停: 育阴利湿兼泻热,心烦尿血服之清. (一)猪苓汤的组成与功效 猪苓汤由猪苓10克,茯苓.阿胶(烊).泽泻.滑石各9克组成.水煎服.本方具有利水.清热.养阴之功效 ...

  • 陆渊雷论猪苓汤

    本论中猪苓汤证二条(本条及三百二十二条),猪苓汤禁一条(次条),证候殊不析,本条云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乃与五苓散证无异,注家或以为太阳阳明之辨,或以为气分血分之差,皆徒托空言,未有确指其证候 ...

  • 胡希恕猪苓汤加大黄薏苡仁医案

    [组成]猪苓9g,茯苓9g,泽泻12g,滑石15g,阿胶9g,生薏苡仁30g,大黄1.2g. [功用]利湿清热,活血祛瘀. [适应证]尿痛.尿血.腰痛,湿热下注,淋病,结石. [胡希恕医案与临证心得] ...

  • 二十、猪苓汤 黄煌基层医生

    古代的治淋专方,具有清热利尿止血的功效,可通治泌尿道感染,适用于以尿频.尿急.尿痛.排尿窘迫.尿失禁等一系列尿路刺激症状为特征的疾病. [原始配方] 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各一两.上五味,以水四 ...

  • 『淋病』淋病中药方二

    男子淋症 §白淋,可用下两方 ★ 滑石20克 甘草3克 藕节20克 ★ 牛膝35克 乳香7克 酒引

  • 伤寒论经方新解——《猪苓汤》之二

    可惜我们好多经方家,包括柯韵伯这样的历史上的经方大家,都弄错了.有哪一个条文写着猪苓汤证是属于阳明病篇呢?224条更是一个鉴别诊断的条文,明确告诉我们"阳明病,--,不可与猪苓汤" ...

  • 倪海厦《伤寒论》​条辨九二:中医讲的淋家,不单单是包含了西医的淋病、性病在内

    九二:「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 中医讲的淋家,不单单是包含了西医的淋病.性病在内,小便有石淋,下消有石头在里面也算. 石淋,西医可能讲成膀胱结石或肾脏结石. 还有膏淋,小便浓浓的,浓浊白白的,可 ...

  • 倪海厦《伤寒论》条辨九二:中医讲的淋家,不单单是包含了西医的淋病、性病在内

    倪海厦经方学堂 7月24日 九二:「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 中医讲的淋家,不单单是包含了西医的淋病.性病在内,小便有石淋,下消有石头在里面也算. 石淋,西医可能讲成膀胱结石或肾脏结石. 还有膏淋 ...

  • 求索与探疑:中国音乐史学发展的动力(二)——陈聆群、陈应时二位先生于学科建设的功绩和感怀

    作者:洛 秦 内容提要 陈聆群.陈应时教授是我的老师和同事,提携和指引我走上学术道路.与二位先生学术共事的30多年经历,让我更清晰地看到他们对中国音乐史学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陈聆群先生是一位中国近现代 ...

  • 读懂十二时辰,就懂了我们的一生

    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古人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既 ...

  • 44张照片,告诉你二战前世界的样子

    1939年,轴心国与同盟国宣布开战,此前的几年间,全球的人们陷于疯狂与骚动之中,这也成了大战爆发的前奏. 第二次中日战争期间的1937年,一名日本兵在守卫一段占据的中国长城(国会图书馆). 自1931 ...

  • 食道癌饮食不下-噎启膈通二味小方之效

    噎启膈通--给食道癌临床治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高龄老人食道癌,虑其年已八旬,施以手术恐体弱无法承受,初行放疗数次亦不堪受,转求中医诊治.一小方:灵芝.威灵仙,二药等量,煎汤代茶,频频呷服,以期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