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败建文帝的不是朱棣,而是北京的沙尘暴

按照《明史·成祖本纪》的记载,成祖朱棣在靖难之役中不是如有神助,而是真有神助,而且是多次在关键时刻出现。

建文元年六月,朱棣以靖难为名扯旗造反,建文帝派军北上讨伐。当年十一月,李景隆率军围攻北平。朱棣率军先出关进攻大宁,命其世子坚守不战。

到十一月庚午,朱棣率军从大宁返回北平,到白河时前面打听消息的士兵报告说,白河水高,无法渡河。朱棣招呼神仙助攻,“祷于神”,等朱棣率军达到白河边的时候,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白河已经结冰了,朱棣率军顺利渡河。

渡河之后,李景隆派手下的都督陈晖率兵外出侦查,路上与朱棣的军队相遇,朱棣分兵进攻,陈晖的士兵正准备从白河冰面上渡河的时候,河上的冰突然就解冻了,陈晖的兵全淹死在白河里了。

十一月庚午,王次孤山。逻骑还报曰白河流澌不可渡。王祷于神,至则冰合,乃济师。景隆遣都督陈晖侦敌,道左,出王军后。王分军还击之,晖众争渡河,冰忽解,溺死无算。

第二年四月,李景隆大军云集,与燕军在白沟河会战。会战中,双方互有胜负,杀得难解难分,朱棣也多次遇险。但当时总体来说,朝廷的军队越来越多,燕军将士越来越害怕,觉得自己无法取胜。

以当时的局面来说,李景隆并不着急进攻也没什么问题,他就是在等着各地源源不断赶到战场的援军逐步完成合围,而他现在所要做的,也不是马上击败燕军,而是把朱棣拖住,等合围完成之后再发动总攻,进行决战。

但在这时候,朱棣发现有问题,就就将领们说,我们不进攻,敌人不会自己后退,只有拼死一战。所以反而是处于劣势的燕军率先发动进攻,试图在朝廷官军完成合围之前就击败李景隆已经带来到战场上的军队。

两军交战,胜负未决的时候,又一次出现了神助攻。是真的神仙助攻,不是嘲讽。两军胜负未分之际,就是双方都憋着一口气,在拼谁先眨眼,谁先憋不住了,一喘气,就会全线崩溃。可是在这时候,起了旋风,吹折了李景隆的大纛。

李景隆作为三军统帅,大纛被封吹折当然会对全军将士产生造成强烈的心理暗示,这是不祥之兆啊,咱们这仗怕是要打败了。朱棣抓住官军情绪波动的时机,乘机乘风纵火,燕军随之掩击,李景隆率领的官军大败,燕军大胜。

时南军益集,燕将士皆失色。王奋然曰:“吾不进,敌不退,有战耳。”乃复以劲卒突出其背,夹攻之。会旋风起,折景隆旗,王乘风纵火奋击,斩首数万溺死者十余万人。

这还不够,到建文三年,这样的神迹又出现了一次。

建文三年三月,这时候朝廷领兵的已经是盛庸和平安了。官军与燕军在夹河再次会战。

先是盛庸击败了燕军,但是朱棣这时候已经知道,建文帝有诏命诸将对朱棣只能生擒,不能战场上打死。所以,晚上朱棣率十几个人就在盛庸的营地附近夜宿,早上起来发现已经被包围了。朱棣鸣鼓穿营而过,官军只能目送他离去,不敢上前围攻。

回营之后,朱棣整军再战,而且就在当天,再次与官军会战。两军大战,从辰时一直杀到未时,还没有分出胜负。就在这个时候,突然狂风大起,而且是东北风。也就是说,这下燕军是顺风,而官军是逆风作战。这对官军自然是不利的。燕军乘风猛攻,盛庸的军队大败。

就在这次之后,燕军与吴杰、平安率领的官军再次在藁城遭遇,打了个遭遇战。又是在两军胜负未定之际,突然开始刮大风,而且是大风拔木,自然又是东北风,燕军又是顺风,官军又是逆风,于是官军就又吃败仗了。吴杰、平安只能率残军退保真定,燕军追击。

是日复战,自辰至未,两军相胜负,东北风忽起,尘埃蔽天,燕兵大呼,乘风纵击,庸大败。走德州。吴杰、平安自真定引军与庸会,未至八十里,闻败引还。王以计诱之,杰、安出兵袭王。闰月戊戌,遇于藁城。己亥,与战,大风拔木,杰、安败走,追至真定城下。

在这个时期频繁出现的神助攻,也就是大风,当然不可能是神仙助攻,而是自然现象。那么这个自然现象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后来人们所熟知的沙尘暴。三四月间,正是沙尘暴多发季节,风从蒙古高原一路南下,自然都是往南吹的,遮天蔽日,不利于南军,而有利于北军。

这之后,其实这种情况也很多见。比如明亡之前的崇祯十三年三月丙戌,以及十七年春正月,都有“大风霾”的记载,这其实就是沙尘暴。只是当时的人们对沙尘暴还不理解,所以只留下了旋风、大风拔木、大风霾这样比较模糊的记载。

同样是崇祯十七年正月的这次大风霾,在崇祯帝本纪中只记录了大风霾三个字,但在流贼传李自成传中多了四个字,“黄雾四塞”,这就和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沙尘暴很接近了。

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和元朝时期对华北地区、内蒙东部、辽宁西部、河北北部这一带的开发有关系的。在元朝时期,这一带都是京畿地区,人口密度比较大,农业开发加速,森林被砍伐,草原退化成为沙漠,沙尘暴就越来越多了。

尤其是辽金元三个北方游牧民族都曾经控制河北地区,这时候北京成为华北的中心城市,进行了重点建设,而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大型城市的建设,尤其是宫殿的建筑,是需要砍伐大量的林木的,这对华北地区的森林是有比较大的破坏的。

也是在这个时期,华北地区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水系也在加速变化,比如五代时期从北京到天津、沧州一带,还有大量的沼泽地,白洋淀还是水量比较大的,是把北宋和辽国隔离开来的自然屏障。但到元明时期,这里就已经完全变成了农耕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