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中的六大智慧,受益无穷!
凡谋物之成也,必由广大久远。凡是谋划事情取得成功的,必定是着眼于广大、众多、长久,这是确定无疑的。着眼于广大、众多、长久的人,方向不会偏,不会走歧路,从而能更快更好地完成积累,以最短距离向目标推进。做事,学会聚焦于一点,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
察己可以知人,察古可以知今。通过自己来了解别人,通过历史来了解现在。每个人都有共性,差别并不大。 察己可以知人,察古可以知今深得老庄的无为思想,主张巩固政权在于清静无为,“有道之主,因而不为”,“虚静以待”。(《知度》),只有这种“无为”、“虚静”,才能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由境界。
知之盛者,莫大于成身,成身莫大于学。聪明的事没有比修养身心更大的了,而修养身心最重要的,没有什么能超过学习。修养身心之所以关键,是因为它是人安身立命、开创事业的大根本、大基础。就像建造大厦,根基不深、不稳,建得越高,就越危险,最终必将倒塌。而对于修养身心,读书学习以开眼界、受熏陶、明道理,是绝不可少的路径之一。
知不知,上矣。过者之患,不知而自以为知。知道自己有所不知,就可说是高明的了。犯错误的人的弊病,在于不知而自以为知。这就是老子那句“知不知,上;不知知,病”。知道自己有所不知,退可以契合混沌大道,尽可以饥渴求知,所以越知道自己无知,就越有知;无知却自以为知,只能是固步自封、得意忘形,最后只会是越无知,甚至万劫不复、贻笑大方。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想要知道平直,必须依靠水准墨线;想要知道方圆,必须 依靠圆规矩尺。同样,君主想要了解自己的过失,必须依靠正 直之士。所以天子设立辅政大臣,设置帝师之职,就是用来举 发天子的过错的。人原本就不易了解自己的过失,这种情况天 子尤为严重。国存身安的窍门不用到外部去寻求,关键在于是 了解自己的过失。
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人常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人才随处都有,但是没有遇上像伯乐一样能识别人才的人,就是身怀绝技也得不到任用。春秋齐国的齐桓公与管仲的关系就是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如果齐桓公不胸怀大志,摒弃私仇,任用曾反对过他的有治国之才的管仲,就无法成就其霸主的地位,而管仲如果没有遇见齐桓公这样的伯乐,一身的才能也无法施展,终身也会碌碌无为。因此,人才能否能被广泛使用,关键在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