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全攻略-2:深度玩家不会错过的十件宝

上一篇:大英博物馆全攻略-1:细数官方标出的九件镇馆之宝

除大英博物馆官网列出的九件镇馆之宝外,我再补充十件给我印象深刻的珍宝,尤其是被列在导览图上的Don’t miss(不容错过的),相信博物馆深度玩家会按图索骥,将其一一寻到。

掷铁饼者位于1号展厅,我们在很多美术资料中都看到过这个经典形象,最早的原创应该是古希腊雕塑家迈伦(Myron,公元前5世纪)的一件铜雕,古罗马时期出现了很多复制品,这件便是其中之一,1790年出土于蒂沃利的哈德良别墅(关于这个别墅,在我的意大利游记《双城记》中有详细介绍)。古希腊时期的铜雕大部分都因战争原因被熔掉改作他用了,所以如今只剩下大理石复制品还存世。根据其它存世的复制品,有学者指出这尊雕像的一个重大错误,即掷铁饼者的头不对,他的眼睛应该是望向身后的铁饼而非低头向前的,就像保存在慕尼黑的另一尊复制品那样(后一张图)。

蹲着的维纳斯位于23号展厅,是另一尊让人感到眼熟的古希腊雕塑。

圣荆棘匣位于2a展厅,制作于1390年代,用于盛放据说是耶稣受难时所戴的荆棘冠冕上的一根圣荆棘,最初为法国的贝里公爵约翰(John,Duke of Berry,1340-1416)所有。这个纯金打造的匣子高约20厘米,用无数珠宝装饰而成。正面表现的是“最后的审判”,最下方的几个天使吹响了审判的号角,坟墓在鲜绿色的珐琅制山坡上开启,四个白色的小人从棺墓中起身祷告。小人上方的标签上写着:“这是我主基督耶稣荆棘冠上的荆棘”。这根针一般的荆棘就在匣子正中的耶稣怀中,立在一颗蓝宝石基座上。耶稣的四周是他的十二使徒,最上方则是圣父耶和华。整个匣子上镶满了珍珠和红宝石,显得璀璨夺目。背面没有正面那般华丽,但也非常精美,上方是散发着光芒的基督头像,下方的两个小门,左门上的是圣米迦勒屠龙,右门上是圣克里斯多夫背耶稣过河。

这件物品如此精美,以至于曾任大英博物馆馆长的尼尔·麦格雷戈(Neil MacGregor,1946-)在他的著作《用100件文物讲世界简史》中评价它道:圣荆棘匣本身便可算是一座只有一件展品的博物馆,也许还算得上全世界最奢华的一座。

复活节岛雕像位于24号展厅,来自智利的复活节岛,大约制作于公元11-12世纪,被当地人叫做Hoa Hakananai'a,也许该翻译成“破浪”,但是大英博物馆叫它“隐藏的朋友”。复活节岛是南太平洋上的一个小岛,距离最近的有人烟的岛屿要两千公里,距离大陆更远,达到三千二百公里,因此这是一个远离人们视线的偏僻岛屿,最早的原住民来自新西兰或夏威夷。他们在11世纪前后的几百年间在岛上开采、雕琢并竖起了超过一千尊巨型石像,我们眼前的便是其中较小的一尊。它们被认为是给先人灵魂居住的躯壳,是可以让先人时常拜访与居住的石像。

这尊半身像高2.7米,雕像的每个部位都硕大醒目。突出的眉骨横穿整个额头,眼窝又大又深,鼻梁笔直,鼻孔外张,宽阔的下巴坚定地前伸,双唇紧闭,仿佛不高兴地撅着嘴。相比头部,身体显得有点儿轻描淡写,胳膊只简单勾勒出轮廓,双手浅浅地贴在小腹两侧,几乎看不出来,唯一醒目的是两个突起的乳头。

大约17世纪前后,岛上的雕像制作戛然而止,也许与宗教变化有关。当地人转而进行一种“鸟人崇拜”仪式,岛民们把这尊雕像搬到一间棚屋中放置,在它后面刻上了新的宗教仪式的图案。我从网上找来一张高处拍摄的背面照片,可以看到石像肩部有两个鸟人的标志,石像的后脑上则刻着两支船桨,桨柄被制作成人脸模样。两桨之间是一只小乌燕鸥的形象,在竞赛式的宗教仪式中,参赛者要去邻近岛屿收集乌燕鸥本年下的第一枚鸟蛋,能穿过海洋爬上峭壁将鸟蛋完整带回的人便成为当年的鸟人,被认为是具有神圣能力的超人,受到全体岛民的膜拜。

内巴蒙墓园图位于61号展厅,制作于公元前1350年前后。内巴蒙(Nebamun)是古埃及第18王朝的中等级别政府官员,在他墓墙上绘制的壁画描绘了这位官员的日常生活。看得出,他正在打猎,而且捕获了几只飞鸟。他的身后是他的妻子,两腿之间坐着他的女儿,一家三口都在同一条小舟上在尼罗河的沼泽地带游弋。令人惊叹的是,三千多年以前的绘画居然有如此鲜艳的色彩,画面的复杂程度也一点儿不逊于任何当代作品。大英博物馆一共收藏了11块内巴蒙墓园图,它们被认为是古埃及留存至今的最伟大的绘画,包括保罗·高更在内的许多画家都从这些画中汲取灵感并应用于自己的作品之中。我对这幅画印象深刻的另一个原因是我在准备期阅读的卢卡·莫扎蒂所著《伦敦大英博物馆》一书的封面用的就是它。

莫尔德黄金披肩位于51号展厅,1833年发现于威尔士北部的莫尔德(Mold),据推算应该制作于公元前1900-1600年,也就是英国的青铜时代。(上一篇有评论诘问我:“英国有历史吗?还不都是抢的。”我在这里正好可以告诉他英国的历史也很悠久,著名的巨石阵就出现在公元前3000-1000年间,而这件作品则展现出那个年代的手工工艺水准。)整个披肩宽约45厘米,正好可以从一个人的头部套下,盖在肩上。它由一整片黄金打造而成,工匠从金片内部向外敲击,逐渐延展,形成一串串珠链的效果,做工非常精细,而这一切发生在三千多年以前。难怪尼尔·麦格雷戈在《用100件文物讲世界简史》中称它为“青铜时代欧洲的卡地亚与蒂凡尼”。在发现这件物品之前,人们普遍认为英国的史前社会只是原始人聚居的社群,但是有了这件工艺复杂的奢侈品就不一样了,它体现了当时的海上贸易、工艺水平和财富能力。

奥古斯都头像位于70号展厅,发现于苏丹古城麦罗埃(Meroë),因此也叫麦罗埃头像,制作于公元前27年-公元前25年。它是首位罗马皇帝奥古斯都,我们习惯称之为屋大维(Octavianus,公元前63-公元14)的青铜头像。它被塑造得比真人还大,眼神犀利,令人不敢与其对视,当时这样的标准像遍及罗马各个城市。讽刺的是,麦罗埃王国的军队攻占了部分罗马城市后将雕像运回麦罗埃城并将头部埋在神庙的台阶下,让每个进入神庙的人都能将这位罗马皇帝踩在脚下。

洛泰尔水晶位于41号展厅,可能于855-869年制作于德国,它是奉法兰克国王洛泰尔(Lothair II,825-869)之命制作的。水晶上刻画的是《圣经旧约》中的苏珊娜的故事,两位士师痴迷苏珊娜的美貌,经常偷窥其沐浴,一次苏珊娜在自家果园中洗澡,他俩竟然闯进去企图施暴。苏珊娜不从,高声呼救引来众人。两位士师反咬一口,诬告苏珊娜与人通奸。次日公审中,苏珊娜被判死刑。年轻的先知但以理勇敢地站出来为苏珊娜鸣冤。他将两位士师隔离开,分别问询他们看到苏珊娜在什么树下与人通奸,结果二者说法矛盾,证明他们是诬陷,最终说谎的士师被双双处死。整个水晶盘像连环画一样将故事一幅幅展开,第一幅在最上方正中,然后顺时针发展,最后一幅表现的是两位士师被处死的场面。圆盘中央的一幅脱离了《圣经》原文,描绘了一位听审的国王宣布苏珊娜无罪,所附的铭文中还特别提到了洛泰尔的名字,传达出这样一条信息,即国王的一大职责就是维护公正。

最后看几件日本展品,都在92-94号展厅里。这幅画表现的是德川幕府成立初期,江户(现在的东京)浅草寺附近的生活场景

这是日本著名浮世绘画家歌川豊国(1769-1825)的作品。浮世绘是日本江户时代兴起的风俗画艺术,主要描绘人们的日常生活、风景人物和舞台戏剧。这幅画表现的就是一出戏中的场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