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札记】青铜器常见33个生僻字

古代青铜器的名称,由于很多器皿现在都不再使用了,所以伴随着这些器皿的名字也就成了生僻字。

[qióng](音穷),指古代兵器或工具上安装柄把的孔。

[hé](音和),盛酒器和盛水器,大腹敛口﹑前有长流,后有鋬[pàn],有盖,下多为三足。盛行于殷代及西周初期。是用于调和酒味浓淡的器物,为酒器。

[zú](音族),箭头,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汉·贾谊《过秦论》

[guǐ](音鬼)

看到这个字,是不是感觉有些熟悉却又不敢相认呢?

吃货应该都知道甚至去过“簋街”。其实在博物馆里这个字也很常见,常出现于青铜食器部分。

簋,读作(guǐ),音同鬼。在食器家族中,做饭有工具,盛饭当然也得有。

簋,侈口,卷沿,深腹,圈足,从金文的字形来看,簋字特别像一双手拿着勺子从一个器皿中舀取食物,这种形态把簋的功用表现了出来,非常形象。

簋的形态比较复杂,不仅有三足、四足的簋,还有无耳朵簋、四耳簋、方座簋等,形态各异。

簋在商代早期出现,商中晚期、西周时期盛行,是一种盛饭器具,相当于现代所用放大版的“碗”,难以想象这个碗怎么这么大。

文献中记载用作礼器,祭祀时盛放稻谷,《周礼》中有记载明确表明:“凡祭祀共(供)簠、簋,实之陈之。”

簋不仅是食器,它也是古代列鼎制度的重要部分,其常与鼎一同出现。

在商周礼制中,青铜簋通常在祭祀和宴飨时以偶数组合与以奇数组合的列鼎配合使用,如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

此外,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人们举行盛宴常用“九大簋”,就是九个大簋盛放食物,显得非常丰盛,客家人称此为“九子碟”,寓意九子登科。看来我们今天所沿用的很多器具都离不开古人的创造与智慧。

[yǎn],古代食器中的蒸煮炊具;也是一个古代地名,在今济南附近。

宋太宗时长安民耕地得器,初无识者,其状下为鼎三足,上为方甑,中设铜箅(bì),可以开阖,制作甚精,有铭在其侧。学士句中正工于篆籀,能识其文曰:“甗也,遂藏之秘阁……”

这是文献中关于甗最早的记载,很明确的是,甗为上甑下鬲,下部也可为鼎或釜,中间由箅隔开。可以看出,甗是一种复合炊具,不单单由一种炊具组合而成。商周时期出现青铜甗,秦汉之际曾出现铁甗,到东汉时,甗基本消亡。

从甗的造型不难看出,甗的功用等同的现在所用蒸锅。

《博古图录》记载:“甗之为器,上若甑而足以炊物,下若鬲而足以物,盖兼二器而为之。”可炊可煮,兼具了两者的功能。

那么甗是怎么使用的呢?

就是在鬲的三足(鬲多为三足,也有四足,在此不加赘述)之间放置柴火烧火,鬲中放入水,箅上放置食物到甑中,鬲中水烧沸产生的蒸汽就会煮熟食物,难以想象我们现在使用的器具在千年之前就已经产生了,古人的智慧真的非常强大。

[duì](音对),古代用来盛放黍[shǔ]、稷[jì]、粱、稻等饭食的器皿,由鼎、簋的形制结合发展而成。

[yǐ](音移),古代马车构件。马车的车衡两侧各装一件铜轙,马嘴上的缰绳分别从四个轙孔中穿过到达驾车者手中,可避免缰绳缠绕在一起。

[léi](音雷),大型盛酒器和礼器。流行于商晚期至春秋中期。

两个读音,作为青铜用具,读[lì];而它还有另外一个读音:[gé],想必你一定听说过“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的故事,这里的“胶鬲”就是第二个读音,此外,鬲[gé]津,一个古水名称,在今山东、河北一带。

作为在博物馆经常出现的青铜器,人们却常常会把它认作鼎。事实上,作为鼎的手足兄弟,鬲也很无奈啊,不知道姓甚名谁也就罢了,连“面孔”也经常被认错。不过其情可免,考古学中,“鼎鬲文化”被广为研究,鼎、鬲的渊源瓜葛也很深。

那么问题来了,鬲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青铜鬲,由早期陶鬲发展而来,其功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陶鬲的功用。而青铜鬲,在研究中一直是作为食器来研究。这一点,容庚和朱凤瀚先生都表示赞同,其中,容庚先生在《青铜器通论》中将其归于烹煮功用。

作为烹煮用具,鬲主要用以烹煮粮食作物,也可用以烹煮小型动物的肉类。

圆鼓鼓的腹部是它功用的最大体现,“大腹能容天下能容之事”,而鬲的鼓腹也决定了鬲可以煮不少食物,在食器家族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包括后来出现的食器也离不开鬲的功劳。

[wèi](音未),古代车上的零件,青铜制,形如圆筒,套在车轴的两端。軎上有孔,用以纳辖。亦作“轊[wèi]”。

[zèng](音赠),古代炊具,多为陶器,底部有许多透蒸汽的小孔,放在鬲上蒸煮。

[bì](音必)。所以蔽甑底者也。从竹,畀声。——《说文》。按,甑以蒸饭,底有七穿以竹席蔽之。有空隙而能起间隔作用的片状器具。

[yí](音仪),最早出现于西周中期后段,流行于西周晚期和春秋时期。其形制有点类似于现在的瓢,前有流,后有鋬。为了防止置放时倾倒,在匜的底部常接铸有三足、四足,底部平缓一些的无足。

[bǐ](音比),古代的一种取食器具,长柄浅斗,形状像汤勺。

[gōng](音工),真正器名尚不可知,觥是约定俗成之名。最早出现在商代中晚期,一直沿至西周中期,西周后期逐渐消失。有圈足和三足、四足鸟兽形之类。

[gū],饮酒器,作用与爵、角相同。初见于商代早期,盛行于商周。

[zhì](音只),古时饮酒用的器皿,形似尊而小,或有盖,盛行于中国商代晚期和西周初期。

[jiǎ](音假),古代青铜制的酒器,圆口,三足。

[dòu](音 斗),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形状像高脚盘。

[yí](音移),古代盛酒的器具,亦泛指古代宗庙常用的祭器。

[yǒu](音有),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口小腹大,有盖和提梁。

[yuè](音越),古代兵器,青铜制,像斧,比斧大,圆刃可砍劈,中国商及西周盛行。又有玉石制的,供礼仪、殡葬用。

[zhī](音只),古代盛酒的器皿。

[xǔ](音许),古代盛食物的铜器,椭圆口,有盖,两耳,圈足或四足。

[yǎn](音眼),古代蒸煮用的炊具,上下两层,中间有箅子,陶制或青铜制。

[bó](音伯),1.古代钟一类的乐器。2.古代锄类农具。

[diào](音掉),古乐器,形似铎铃,以木槌敲击,祭祀和宴乐时用。

[fǒu](音府),古代一种大肚子小口儿的盛酒瓦器。

[bù](音布),古代的一种小瓮,青铜或陶制,用以盛酒或水。

[duó](音夺),大铃,形如铙、钲而有舌,古代宣布政教法令用的,亦为古代乐器。盛行于中国春秋至汉代。

[pí](音皮),长矛。

[zūn](音尊),古代盛酒的器具。

[hú](音胡),中国旧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一斛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

来源:艺术书画研究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