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三足鼎立,难道古鼎都是三只脚吗

在中国古代,有一种器皿非常重要,那就是鼎。它既是烹煮和贮藏肉类的器具,又是神秘而重要的礼器。尤其是传说夏禹铸造九鼎之后,它们就成为了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以至于留下楚庄王问鼎中原的典故。

然而,在长期以来,人们对于鼎的印象,都是圆形三足的。一方面,这大概是因为“三足鼎立”这个成语太过形象,太过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后来我们看到的鼎,大多数确实也是圆腹、两耳、三足的。一般的人有这个印象并不奇怪,就连笔者手头的1996年《现代汉语词典》(第三版)也对“鼎”字注释如下:

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三足两耳。

然而,鼎作为最重要的青铜器,真的都是三只脚的吗?熟悉文物的读者会很快反应过来,著名的后母戊鼎不就是四只脚的嘛!什么是后母戊鼎?它就是原来教科书里面所称的“司母戊鼎”,这是郭沫若先生曾经给取得名字,后来随着研究得深入,确定其名字为“后母戊鼎”。

要说这个误解是怎么形成的,还得从鼎的发展过程说起。从已经发现的甲骨文来看,《甲骨文字典》收录了25个“鼎”字的字形,有两足的,有四足的,就是没有三足的。两足的鼎既没有发现实物,同时也不符合生活常识,可以看作前面的两足遮挡了后面的两足。

甲骨文之后的文字就是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在金文之中,就出现了三足的字形来表示鼎,同时也有四足的。从造字的先后顺序可以看出,三足鼎的出现应该晚于四足鼎。

再看现行实物,除了后母戊鼎外,杜岭方鼎、司母辛方鼎、妇好夔足方鼎、大保方鼎等等著名的鼎,都是方鼎四足,而且方鼎全部都是四足的,不然没法布置。重点是,这些四足方鼎,无一例外,都是铸造于西周前期。

出现在西周后期的鼎,比如敦化大鼎、大克鼎等等,逐渐都变成我们更为熟悉的圆腹三足的配置。当然,并非在西周乃至商朝时就没有三足鼎,而是根据实物可以看到,到了西周晚期几乎就是圆鼎三足一统天下,而方鼎四足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

这样一来,导致方鼎越来越少,连古代人都误以为铜鼎全部都是三足的。比如司马迁就曾经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写道:

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

这其实就是“三足鼎立”的成语出处,司马迁长期担任史官,国家级的祭祀活动也参加了不少,应该不算孤陋寡闻、闭门造车。他都如此说,也就证明早在西汉时期,当时的人已经广泛认同圆鼎三足这种造型了。

又比如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对“鼎”的解释为: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但是可能也有出现或者听闻过方鼎的存在,因此连《墨子》一书都出现了混乱,在《耕柱》篇中写道:

鼎成三足而方,不炊而自烹。

既然是方鼎,又怎么能做成三足的,实物从未出现过。清代著名的经学家王念孙就曾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且指出:“三足”本作“四足”,此后人习闻鼎三足之说,而不知古鼎有四足者,遂以意改之也。不光如此,他还引经据典地说:

《博古图》所载商、周鼎四足者甚多,未必皆属无稽。

这说明,在哪怕是在清朝,出土文物并不如现在丰富的情况下,知识渊博的学者还是清楚鼎有四足的而不是只有三足的。

本文到这里,应该完全解读了三足鼎和四足鼎的疑惑。顺便说一句,《现代汉语词典》的编委们确实很厉害,小编特意到书店去找了一本最新版的词典,这本《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已经更改为: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