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首届全国教师文学作品大奖赛李振伟作品

报 名

李振伟(河南)

亮子今年六年级毕业,初中到哪里上学呢?可愁坏了亮子的爸妈,还有亮子的爷爷奶奶,甚至还有他自己。

今年年初的疫情来到猛烈而又突然,过完年,亮子爸妈工作的工厂迟迟没有开业,亮子的学校也没宣布开学,一家人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天天窝在家里,日子久了,不免腻烦。

后来,从学校里领回了课本,按老师要求在家上网课,可网课听着听着就迷糊了,感觉疑惑越来越多,烦恼也随着越来越多。他爸妈也越来越着急了,天天盼着尽快复工。

5月6号,终于等来开学的日子,爸妈把他送到学校,急忙忙赶回工厂去了。

在校两个月不到,6月28号就迎来了全县小升初升学考试,那天上午下起了倾盆大雨,直下得天昏地暗。下午,雨小了一些,老师带他们到乡里的小学考点参加考试。

小亮所在的小学,远离乡镇,更远离县城,在一个偏远的河湾里,班里只有十来个学生。

小亮一二年级的同班同学有三十多个,这几年,转到城里上学的一个又一个,眼下,只剩这么多了。

考试那天,全镇子的小学毕业生都集中到了几里外的镇子上,来监考的据说是县城里的老师。

在熙熙攘攘的镇完小里,小亮平生第一次见到那么多的学生和老师。

老师都带着口罩,只能看见一双眼睛。

考试还算顺利,除了英语和科学,都写完了。

他们没有英语老师。科学课,临考前老师让背了三天。

考完试没几天,村里有人说县里有学校开始招生,急赶着去报名,怕晚了,晚了就报不上了。

县城离家好远好远。起初,小亮不想去好远好远的地方。

可是,他的几个同学的家长都说城里的学校好,管里严。乡里的学校,没多少学生,松松垮垮的,再在乡里,就耽误了。中学,说啥也要到城里上。

小亮爸妈,还有爷奶也这么说。

小亮的心,开始动摇了。

那天早晨,还在迷迷糊糊的睡梦里,小亮被爷爷叫醒了。

小亮跳上爷爷的三轮。这三轮,虽然破旧,可是他家的好帮手,赶集上店,运粮载草,方便着呢!

三轮车驶出村庄,上了弯曲的乡道,又上了平直的县道。

太阳从东边渐渐升高,小亮从背后,看到了爷爷被阳光照亮的身影,像一尊镀了金的铜像。

道路两旁的田野里,初夏的秧苗绿油油的,如一个无边的毯子,温柔的覆盖住四周的世界。

渐渐的看见了远处影影绰绰的高楼,这高楼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

马路上甲壳虫般的车子多起来,遇到红灯,都趴下不动了。绿灯亮起来,才开始缓慢的爬行。

终于来到了一个高大的门楼前,栅栏状的铁门还没开。门口两旁的马路上,停了好多各种各样的车子。

一大群人,三五成群的在门口聚拢着,谈论着,等待着大门打开。

八点,大门开了,人们像冲开闸门的潮水,涌入院子。

院子里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长队慢慢的向前蠕动,终于轮到爷爷了。

爷爷拿出户口本,交给电脑前那个年轻的女老师。老师带着口罩,要爷爷离远一点。

女老师敲了几下键盘,电脑里没有小亮的名字。

女老师对爷爷说:“对不起,你家小孩没有参加县里的竞赛,我们只招参加县竞赛的学生。请回吧!下一位!”

爷爷说:“我家小亮成绩好着呢!老师说俺亮抽上了!”

后面的家长伸过户口本来,爷爷被凉在了一边。

爷爷赶紧给亮子的老师打电话。那边说,亮子所在的小学,今年抽了三个,名单是他报的,铁定没错。

亮子也确定的说,老师给他说过抽着了。

亮子爷爷不死心,一再请求办事的老师再查查,说,俺们老师说抽着了。

一个老师被缠急了,说可能是你们学校教的不好,不好意思说,只能说抽着了,应付吧!

爷爷没法,给亮子老师这样说了。

亮子老师说,我正开会,我会不开了,你们等一下,我现在就去。

亮子老师开着车就来了。

她一来就在电脑里,找到了亮子的名字。原来,负责招生的人员业务不熟,亮子的名字,隐藏在另一个工作薄里。

这下好了,亮子的老师得着理了。冲负责招生的工作人员直嚷嚷,你们会不会工作?不会工作,还污蔑人,不如换人,害我大老远又跑来。

招生老师也不干了,撂下电脑,回击说,好,那你来!

可热闹了,其他工作人员忙来劝解,说工作刚开始,失误在所难免,谅解谅解。

亮子爷爷和亮子的心里总算吃了一颗定心丸。

和亮子一块来的邻村同学,由于没参加县里的竞赛,名都没有报上,只好失望的回去了。

招生老师说,亮子的名报上了,回去等通知吧!录取住了会给你们打电话。

亮子不能确定,他能不能被这所学校录取上。

爷爷拍拍他的头,回吧!

沙泉  随园

2020年7月13日

【作者简介】李振伟,男,1972年生。河南省平舆县十字路乡人。1980年至1985年,在李芳及大秦小学学习。1986至1990,在十字路乡及射桥中学学习,由于贪玩,初中上了三年。1990—1993,就读于平舆一高。1995年,毕业于商丘师专数学系。同年参加工作,在平舆三中任教至2015年。现在是平舆县思源实验学校一名数学教师。

首届全国教师文学作品大奖赛征稿启事

在人们的心目中,文学始终有着生机勃勃的力量,教育历来有着沉甸甸的分量。长期以来,全国涌现出一大批扎根生活、个性独特、充满灵气的教师作家、诗人和文学爱好者,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

为提升教师的文学素养,推动文学教育乃至语文教育的发展,培植全国教师文学的中坚力量,早6点半文学微信公众号特举办首届全国教师文学作品大奖赛。具体事宜如下:

一、征稿对象:全国所有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中的作家、诗人、文学爱好者。

二、征稿题材:不限(亲情、爱情、友情、美景、哲思等都可以,正能量就行)。

三、征稿要求:每位作者散文限投一篇,5000字以内,散文诗限投两章,每章1000字以内,诗歌(含古体诗词)限投5首,每首50行以内,或单首200行以内。所有作品只要不是在其他微信公众号推送过的都可以参赛,在其他微信公众号推送过的作品请勿再投稿参赛

四、投稿须知:来稿须注明“教师作品征文”字样,附带100字左右作者简介、生活照片二张和详细通联。

五、参赛要求:参赛者须关注“早6点半文学”微信公众号,并跟踪大赛进展情况,才能参赛。

六、征稿时间:即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

七、投稿邮箱:sczgz2018@163.com

八、评奖方式:在作品质量符合推送条件的前提下,依据阅读量、赞赏量开展评选。自作品推送之日起,10天内阅读量达到500后,每超过100记1分;赞赏量达到10笔(每笔5元以上有效)后,每超过1笔记5分。按得分多少评定获奖等级。作品自推送之日起10天后增加的阅读量和赞赏不再计入总分。

声明:不认同者勿扰。

九、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奖金各1000元+荣誉证书;

二等奖3名,奖金各500元+荣誉证书;

三等奖6名,奖金各200元+荣誉证书;

优秀奖10名,奖金各100元+荣誉证书。

首届全国教师文学作品大奖赛组委会

早6点半文学微信公众号编辑部

请您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早6点半”微信公众号

如果觉得好看,请您点一下“在看”↓↓

(0)

相关推荐

  • 【124】首届全国教师文学作品大奖赛李振伟作品

    平舆观景记七首 李振伟(河南) ▌花儿俏·南湖冬早 红日喷薄出东方 高天闲云弄巧 早飞燕雀声声语 也喜晨光正好 漫道冬来风渐劲 且看红叶飘摇 南湖岸畔格桑好 恰浴斑斓晨光 秋虫匿 潜踪迹 山峦曼妙自起 ...

  • 【116】首届全国教师文学作品大奖赛李振伟作品

    九月九的酒 李振伟(河南) 天好凉,又是一年九月九 远方的人哪 你可曾登上高处 遥望千山万水外的故乡 烟波渺茫处的故乡 那幽幽的荡也荡不尽的乡愁啊 可曾夜夜入梦 朝朝萦思 谁说思念好痛 那痛里却裹着悦 ...

  • 【199】首届全国教师文学作品大奖赛李翠萍作品

    光亮消失的夜晚(外三首) 李翠萍(宁夏) 光亮突然消失 眼睛并不适应眼前的一切 对于近乎了解的黑反而觉得异常陌生 看不见的焦虑 正一步一步逼近 黛玉的眼泪定格在脸颊 黑裹住了书 裹住了茶杯 裹住了整个 ...

  • 【160】首届全国教师文学作品大奖赛李逢忠作品

    丰乐古城访幽(外一首) 李逢忠(四川) 从大唐盛世的诗语翰墨里走过来的丰乐古城,用八年的时光,筑一道记忆的墙,把历史长河中的尘埃,抖落在旷野. 一路追寻,打开远来的新奇,以及探幽的心事. 那些荒草,杂 ...

  • 【127】首届全国教师文学作品大奖赛李润森作品

    我的务农经历(一) 李润森(北京) 1968年6月12日,我结束了十年的校园生活,回到农村,成为一名正式村民.后来我听人说,我们不叫"农民",应该叫"回乡知识青年&quo ...

  • 【102】首届全国教师文学作品大奖赛李维先作品

    李维先诗词选 李维先(四川) 水调歌头·国庆颂(词林正韵) 今又值华诞,日月换新天. 大江南北同庆,欢乐海无边. 闾巷天街歌舞,阁榭笙箫弦管, 赤县笑开颜. 国步蛟龙走,百业勇攀巅. 国人志, 展鹏举 ...

  • 【100】首届全国教师文学作品大奖赛李锡群作品

    土 地 李锡群(黑龙江) 没有花团锦簇的艳丽,没有杨柳婀娜的柔姿,有的只是质朴厚重的土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默默承受着或轻或重的压力.这便是被人们踩在脚下的最壮美的土地.土地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是万物 ...

  • 【089】首届全国教师文学作品大奖赛李锡群作品

    我的毛毛道 李锡群(黑龙江) 1 我家房后有个小道儿,当地人叫它毛道儿,我管它叫毛毛道儿.毛道儿就是人们常说的羊肠小路.它曲曲折折,坎坎坷坷,狭窄得将能容得下一人通行.这条毛毛道儿,从村口一直蜿蜒到野 ...

  • 【080】首届全国教师文学作品大奖赛李德民作品

    乡村教师 李德民(安徽) 在村里聊天时 他有时会蹦出一两句普通话 在教室里上课时 他有时会冒出几句方言 面对着地里的庄稼 他有时会联想到教室里的孩子 面对着教室里的孩子 他有时会联想到那片庄稼 下地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