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邀请了七个人,让他们聊一聊《二十二》

____

____

编辑   |  潘俊文  小七

/MinJen

片子起于葬礼,终于葬礼,一片山头从冬到夏,开始着绿,仿佛秋天不会再来。镜头衔接非常有意境,留白也很多。从一场雨到另一场暴雨,从画中鸟到现实中扑腾的鸟儿,一颗太阳照在了山西的高原,照在了绵延山林的湖北,照在了椰树满头的海南。

风吹树叶,雨打窗户,时间在镜头里爬行着,然后是一张张无声的被岁月狠狠犁过的脸。她们面对镜头,更多的时候选择不说,“不说了不说”、“不记得了”、“我不想说了”。往事历历在目,听者哑然也。

是啊,好多事就像雨天打着的雨伞,你冲进房间就狼狈仓促地把它收起来扔在了一角,那褶皱里仍然夹杂着这夜的雨水,过了很久再撑开,一股发潮的气息扑鼻而来,即使是个晴天,也会令你想起那场遥远又磅礴的雨。

/吕

 宙

慰安妇题材的纪录片,进影院之前,就好奇导演会怎么拍。难点在于怎么让慰安妇们开口述说当年经历(你怎么忍心开口问)。果不其然,慰安妇们大多说不了啥。即使能说,也不会好听。镜头只能一个劲的交代慰安妇的生活环境,大量的修饰镜头以及空镜头。还好没用音乐来凑,否则丢份儿。最后觉得这片跟慰安妇没啥大关系了,而是述说孤寡老人的生活,作为电影,没有戏剧冲突,看得我昏昏欲睡,撑着看完。

作为纪录片电影,慰安妇题材值得尊重,但纪录片没法搞定这个题材,还是需要好的剧本,导演,演员等等,把它拍成诸如《海边的曼彻斯特》那种类型的电影。当然无论如何,也比《战狼》这样的空心视觉快感片好。

豆瓣有个坏习惯,立意高的片,即使拍得不好,分数也高。我认为这个习惯是好的。

/蒋

 文

 明

开片的丧礼基本上就奠定了影片肃穆凄清的影像风格,以及“慰安妇”的生活状况、日罪行所带来的影响、始终有人关心着她们等为三个核心内容。影片整体节奏缓慢深沉,一个个由左及右、由上及下的镜头缓缓拉开,每一个片段的每一个角落都刻画的尤为轻盈细致。

但个人感觉,剪辑的速度还是偏快,衔接的紧凑但明显与镜头的速度不同步,易造成观众视觉疲劳。剪辑的片段也是对称式分布,由山西到湖北再到海南再到湖北再到山西,易于安排说明大量的"慰安妇"情况事例。空镜头及无行为镜头约占全片的三分之二,并配以解说式和陈述式音频,增加了影片话题论证的来源,说法更具多元化和说服力。但这样的声画分离手法大量运用,私以为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纪录片的真实性和连续性。

不到一百分钟的影片,导演好像有很多话想对我们说,用大量的空镜头及其长时间的留白告诉我们,老人的孤独与委屈,生活的艰辛与无奈,战争的无情与困苦,人性的温暖与冷酷……如果要评分的话,导演组的功力给7分,影片的历史和文献价值给9分,总8分。

/RK

电影的开头是葬礼的开头,似乎征兆着不可逆转的消亡,而电影的结尾是另一个葬礼的结尾,这段历史也终于在一个少有人经过的地方、少有人观看的仪式下入土为安。对于故事的主人公们,愿意讲一段就录一段,愿意说一句就录一句,不想说话就拍张照片,照片也不想拍那么就写段说明,并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也尽力克制主观的情感。

感谢这部片子让我们有机会深情凝视。或许没有刮骨疗伤的决绝,但是能让更多人知道这里还有一块疤,就是值得尊敬了。对于增进文明的行为,毫无疑问,记录是受到欢迎的,在鲜花和掌声里,美好的事物熠熠发光。后人看到后为之振奋,受到鼓舞之余继续发展进一步的文明。

而对于那些破坏文明的行为,记录就变得非常艰难。施害者耻于承认,受害者忆之痛心,旁观者不忍卒读。是的,每个人都更愿意也更容易小心翼翼地避开这令人心碎的伤痕。所以我认为有人还愿意记录下去,绝不是对受害者的狠心或是对旁观者的忽视,而是一种更高维度下的超越。因为只有记录下来,旁观者才能变成反思者,继而避免同样情况的再次发生。否则,旁观者甚至无法成为旁观者,路人而已。

苦难从来不是好的,它绝不是用来磨练意志或使人奋进的,但也绝不是用来默默承受的。同样,我从来不希望苦难发生,但既然发生了,它也不该像昙花一样,只默默发生。

/禾

 大

 壮

几十年里,媒体、公众、当权者的简默无言、周遭村民的恶语相向,这其中有中日关系、二战评价的问题、农村成见礼教的问题,太多的弊病需要诊治。而这病态之下,她们以及她们的家人多多少少遭受到的不公也同样是不容回避的事实,他们好多人连一个申诉的机会都没有,韦绍兰被掳走的无奈、丈夫的冷言冷语、儿子罗善学从出生到升学到工作的不公平待遇。

如果“不愿意被人揭开伤疤”是一种可能,那“想让人知道自己遭受不公待遇”是不是另一种可能呢?受害的反而不敢吱声、借人钱的反而不应该催债,好像成了社会常态,息事宁人、妥协生存在权法的执政者和“礼教”的拥趸下变得天经地义。“吃人的社会”也不再展现它的獠牙,而是代以“多一怨不如少一怨”的说教去堵住受害者的嘴,写满“吃人”那两个字的日记本,被重新写满“从来如此,便对么”。

当然,要说媒体、网络是一柄双刃剑,这无可厚非。关键是你拿剑是想要秉礼执中还是要佛挡杀佛。或者说可以脱掉它的戾气,用另一种心态去审视?

/一

 休

记录历史与政治无关。我只是表达自己在当今中国政府煽动仇恨的环境里,对《二十二》的感觉,五味都有。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政府天天嚷嚷中日友好,那时中日关系多好,日本对中国经济起飞的帮助多大,那时不提南京大屠杀、不提钓鱼岛、不提慰安妇。现在日本对中国经济没以前重要了,国内维稳又需要仇恨,这些就又天天诉诸媒体了。我们理解大环境后,再看《二十二》,也许体会能更理智些。

问题就是中国人研究她们太迟了。现在基本不可能挖掘出她们当年的细节了,这也是《二十二》的记录方式饱满不了的原因,她只能流露出一个压抑的情绪,提醒观众要恨日本人。慰安妇赔偿问题的提出是随着中日交恶后提出来的。当年不要日本人战争赔偿是政府,交恶后煽动慰安妇以个人名义去日本要求赔偿也是政府。我对纪录片的记录方式敬佩同时,也提醒自己的感情不要被利用了。

/邮

 差

虽然有之于朋友圈的无休止的营销轰炸,但《二十二》的观感却多少缓解了某些观影前针对它的恶心——当然这种“缓解”也只是非常表面的。大量缓慢的摇摄,对时间静止与流动的展示,构成了一种静穆的姿态,来凝视着如今受害者。我们能确定的是,这部作品是克制的,恰如导演在宣发过程里的,关于“拍摄的分寸”的言论。但是当克制在诸多时候只流于大量的空镜头时,那么这种近乎做作的克制却更像不克制。不过这种浑浊的“纯粹”所制造的影像的真实还是有点说服力的,只是更着重煽情了吧:毕竟人们很难在老人们欲言又止的眼泪中保持冷硬,虽然这更多是对观众的怜悯与历史责任感的煽动。不过囿于是对性侵受害者的摄录,那么当有着揭露或宣传的倾向时,那么即很难认为影像里有着足够的尊重,也终归会让人对这片的意义产生怀疑。当然事实上,去摄录一群受害者的意义其实也只是煽情,而对于历史上真正的触目惊心,留出的只有空洞。

(图片来自于豆瓣电影)

/

看过《二十二》,你还想起了哪些电影,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跟我们聊。

——   End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