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青铜重器,却被无数人质疑为赝品,六位皇帝对它不闻不问
1924年的紫禁城分外热闹,本来按照《清室优待条件》居住于此的逊帝溥仪被冯玉祥的助手鹿钟麟赶走。随后,“清室善后委员会”成立。从第二年开始,紫禁城才被称为故宫,并以博物院的形式对外开放。故宫内的文物清点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
有一天,清室善后委员会委员马衡正在带领工作人员清点文物。当他们打开一只积满灰尘的木箱时,一只青绿色的青铜盘映入眼帘,清晨阳光从窗棂射入房间,让这只青铜盘散发出古朴凝重的光泽。马衡戴上白手套,小心地取出青铜盘后,有个同事脱口而出:散氏盘!
这一下,周边的人都围拢过来,因为散氏盘的名气实在太大了。马衡并没有责怪这位同事的失言,也没有怪其他同事的聚集,而是想起了一段往事。
原来,这只散氏盘早已名声在外。据说它在乾隆年间出土,一直由民间收藏。在嘉庆十五年时,正逢皇帝五十寿辰,时任江南盐运使的阿林保半哄半骗从一位盐商处得到了它,作为寿礼孝敬给嘉庆。
令人奇怪的是,这只散氏盘却面临着尴尬的局面。一方面它的名气大,民间收藏者都知道皇家有这样的稀世之宝。另一方面,民间纷纷传言有人曾经作出了散氏盘的仿制品,琉璃厂的老板还叮嘱学徒,遇到散氏盘要格外小心。而且,也不知道为什么,从嘉庆开始,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六位皇帝,似乎对散氏盘都不感冒,根本无人问津,所以宣统帝溥仪在被赶出紫禁城时,都没有将其偷盗出去。
另外,在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就有宫中太监放出话来,说是真的散氏盘已经毁于熊熊烈火之中,只有仿制的存于世间。所以,当马衡取出这件文物时,内心除了惊喜之外,也有些忐忑。
这件散氏盘名气如此之大,传言如此之多,到底是什么呢?它出土于陕西凤翔,高为20.6厘米,腹深为9.8厘米,口径为54.6厘米,底径为41.4厘米。它以圆盘形结构为主,浅腹,盘身对称布置着两只附耳,圈足很高,显得雍容华贵。整个盘面之上,绘制着兽面纹、夔纹等装饰。
对于青铜器来说,有没有铭文是衡量价值的重要标准。散氏盘不仅刻着多达357字的铭文,而且记载内容非常详尽。它说的是夨(cè)国攻打散国的田邑,造成了散国的损失,双方在调停之后,夨国割让两区田地给散国的故事。其中不但有见证人的名单,还有双方盟誓的场景记载。
根据这段记录,又有人将散氏盘称为夨氏盘。还有人认为,当时就铸造了散氏盘和夨氏盘各一件,只是其中一件已经遗失。历史上确实存在散国和夨国,均在陕西凤翔一带,彼此相邻。普遍认为,这件器物是周厉王时期的文物,与毛公鼎及虢季子白盘并称为西周三大青铜重器。
说了这么多,散氏盘的历史价值,大家应该意识到了。当时的文物工作者欢喜雀跃的心情,更是溢于言表。然而,对于马衡来说,他却有着并不一样的责任。因为这件器物本身的传言太多,如何证实它就是真品,而不是赝品呢?
很长时间以来,马衡都为这个问题而困惑。他曾在浩如烟海的史籍中寻找蛛丝马迹,然而各种收藏类的文献对于散氏盘的记载少得可怜,根本找不到突破口。就在他百思不得其解之时,他望着故宫的高墙,突然产生了一个灵感:闭门造车不是办法,何不到外面听听建议呢?
于是,马衡又来到了曾经无数次涉足的琉璃厂。最终,尊古斋老板黄伯川给他带来了一条珍贵线索:散氏盘在民间认为是伪作,真品早就在火烧圆明园中消失了。然而,当时散氏盘入宫的时候,就留下了拓片,只要找到拓片核对,一定会有眉目。
这个推论,让马衡茅塞顿开。他赶回故宫,召集人手寻找散氏盘的拓片。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最终在一大房间的古籍中,找到了散氏盘的拓片。
经过核对,拓片的文字与散氏盘的铭文是一模一样的,它们都是典型“草篆”风格的金文。更为关键的是,铜盘上隐约可见阳文直线界栏,也和拓片相同,完全没有走样。这份拓片,最终为散氏盘正名,它绝对不是赝品。后来,这件国之重器在抗战时迁往重庆,解放战争时又迁往台北,现在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