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见过皇帝,却被内定为状元,几年后皇帝对他说:永不叙用
在我们的印象中,明清时代的状元都很了不起,当时的制度严格,采取糊名誊录的措施,这让考试尽可能地公平。不是最为顶尖地人才,很难杀入最后地殿试,更不用说高中状元了。然而,还是有一个人,以投机取巧的方式,再加上惊人的好运气,豪取了状元。
他叫做龙汝言,本来是安徽桐城的一个秀才,屡屡考试都没能中举,更谈不上入京考进士了。这样的穷酸秀才,在当时的社会中比比皆是,等待他们的似乎就是做教书先生和幕僚这两条出路了。龙汝言选择了在北京八旗都统家教书。
1810年是嘉庆十五年,正逢皇帝的五十岁寿辰,各大王公大臣,满汉官员都要向嘉庆呈上自己的贺礼。在当时流行正礼和小贡,小贡就是除了送的礼品外附加一首祝寿诗。都统是典型的八旗子弟,自己哪会这些,就让自家的老师龙汝言写了一首。
结果,这首诗一交给嘉庆,马上吸引了皇帝的眼球。这首诗没有一句是龙汝言自己所写,全部是从嘉庆的父亲乾隆御制诗中选取的。一共选取了100句组成了一首长诗,这可并不容易。因为乾隆附庸风雅,一生写下了4万多首诗,几乎与全唐诗相当。从中选取100句,平仄、韵脚都要恰到好处,不熟悉乾隆诗歌完全是空谈。
在当时,虽然乾隆御制诗分六本,以400多卷的形式发给了各个亲王贵族,但谁会细细品读这些文学价值并不高的普通之作?所以,当这首百句长诗送给嘉庆过目时,嘉庆泪流满面,十分感动。
这不仅因为嘉庆就是受禅于乾隆,父子感情很好,而且作者明显有心,也希望嘉庆能像乾隆一样,福气满满,寿命绵长。
嘉庆马上认真询问都统此诗的作者,当了解到是龙汝言所作时,又细细问了一些情况。听闻龙汝言仅仅只是一个秀才时,嘉庆当下宣布,赐予龙汝言举人出身,允许参加来年的进士科会试。
这个用意很明显,嘉庆就是要抬举龙汝言,希望他能在会试中一显身手。但龙汝言的考试能力实在不行,在此年的会考中名落孙山。当时嘉庆还记得这件事,看到榜中并没有龙汝言时,拐弯抹角将当时的主考官潘世恩臭骂一顿。
潘世恩当时也不知道为什么嘉庆会发脾气,后来打点了太监后才知道此中原委,后悔不迭。三年后,他再次担任会试主考官,此时不敢大意的他,不仅没有遗漏龙汝言,还将他的名字列为会试第一名,保送给嘉庆。
对于这个结果,嘉庆自然很满意,他顺势将龙汝言列为状元,并且担任南书房行走、实录馆纂修等职。这个官职并不高,但因为能接触到皇帝,又能翻阅清廷之中一些秘密的记录,所以还是很有前途的。
然而,龙汝言非但没有前途,反而不久之后就被嘉庆解职,而且宣布永不叙用。这是在当时有一本《高宗实录》送至他的府邸校核,然而此时龙汝言与妻子闹矛盾,他吵不过悍妻,在外避祸。
没想到,家庭的祸算是避开了,却惹上了皇家的大祸。他不在家,他的妻子怕耽误了时间无法交差,便将只字未改的《高宗实录》又送回给实录馆。一般来说,誊写实录的人都是谨小慎微之辈,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偏偏那次在里面将乾隆庙号“高宗纯皇帝”写成了“高宗绝皇帝”。
这个可是大问题,居然敢将高宗的庙号写错,是可以杀头的,何况“绝”这个字的意思还不好。然而嘉庆时代,文字狱已经没那么严酷了,嘉庆又比较宽容,也了解龙汝言,最后宽大处理,以“精神不周,办事疏忽”将其革去职务,“永不叙用”。
其实嘉庆死后,龙汝言还曾前往京师哭灵。继位的道光很感动,还是赏赐了他当一个相当于笔吏的小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