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歌声塑造了阿诗玛灵魂的杜丽华:我跟云南就是有缘分

原标题:杜丽华:我跟云南就是有缘分

撰稿 云南老年报 陈吉 图片来源 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 编辑 徐敏

杜丽华,1933年出生于山西太原。她回忆,当年炮火连天,一家人从山西逃难到西安,西安又吃紧了,我父亲借着我奶奶去世,又往大西南走,全家来到成都,成都也有警报,后来又到灌县,呆了一年多,还是回到成都,就这样全家到四川,我就成了半个四川人。

来到云南

杜丽华说,自己之所以来到云南,爱上云南,也是一次偶然的机缘,她听到黄虹唱的《赶马调》和《绣荷包》,觉得这歌怎么这么好听,从来没有听过的东西,但不知道这些东西是来自哪里,当时也不认识黄虹。杜丽华听到后的第一感觉,是被黄虹的演唱技巧深深地打动了:“她的呼吸怎么会那么长,我就跟着她唱的那些东西学技巧,练呼吸,学气息,考试的时候,我就照她的唱法唱《赶马调》。”

杜丽华后来才知道,这首歌是云南的。她的一名来自云南的同学来问:你愿不愿意到我们云南去?杜丽华当时就说:愿意啊!

“我当时真的是喜欢,不知道云南有什么,就是喜欢,就想知道这个地方怎么会有那么好听的歌,后来毕业真的就分到云南,我觉得跟云南很有缘分,我的一切都在这啦,所以就成了半个云南人!”杜丽华说,是云南的民族民间艺术吸引了自己,给了字很多,这辈子受益匪浅!

说到自己艺术生涯中从兼容并蓄,到发展形成自己的特色风格和独特的技巧,杜丽华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时光。

“一来云南我就下到大理,歌舞团参加大理三月街,这是从来没有的经历,一路上,同志给我讲望夫云、三塔寺……太美了!”

“当时我们坐的是大卡车,我就抬头看天上的云,真的就像恋人相遇,那云,不假!那绕山灵,唱得锣鼓喧天,既新奇又特别实在,是真正发自内心的东西,情感是活生生的,是迸发出来的心声,我当时就坐不住了!”

杜丽华说,走遍云南村村寨寨的那些年,是自己一辈子忘不掉的经历。

拍《阿诗玛》的那段经历,是杜丽华艺术人生中的一大转折。傣族和景颇族同胞的聚居地,她都去过,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语言,他们的生活,还有他们生活的自然环境,特别是傣族群众过泼水节的那种氛围,杜丽华都历历在目,一直都觉得那么美好!

因要唱《景颇山上丰收乐》,为了把感觉唱出来,杜丽华来到了盈江,从没骑过马的她,骑马过山,这和驰骋在大草原上的感觉不同,是“拱,拱,拱”地爬,又“咚,咚,咚”地下坡。不同民族因为生活环境而各有生活习惯,这就是杜丽华理解的民族特色,是她对云南各民族性格和文化的把握,这些体验,对后来她唱《阿诗玛》有了很大帮助,也让杜丽华找到了自己要追求的东西。

杜丽华觉得,民族的东西,就要有自己的灵魂,这不是普遍的,更不是肤浅的,而这一认识,就是杜丽华在艺术上不断追求动力。杜丽华回忆当年演唱《景颇山上丰收乐》,歌里就有“咚、咚,款,嗒,嗒,嗒”的衬词,表示的是心情和心理活动,歌词“哎啰喂”就是“跟你们来说说”的开场白,这些都要从生活中吸取和感悟。

遇见《阿诗玛》

杜丽华说,一个作品要有意境,就必须要有自己的体会。她不喜欢随便处理作品,艺术作品应该是从生活中提炼再到艺术创造。《阿诗玛》就是这么一个过程——杜丽华回忆,创作团队当年在石林圭山,看撒尼人过火把节、斗牛,听他们唱看他们跳。当时,作曲家罗宗贤正好为《阿诗玛》的创作来云南体验生活,恰好听到杜丽华演唱自己创作的歌剧《草原之歌》,罗宗贤当时就觉得杜丽华的音色很适合唱《阿诗玛》,就让杜丽华去上海,正是这段奇遇,成就了杜丽华与《阿诗玛》的缘分!

到上海后,杜丽华还是一头雾水,不知道来干什么,更没看剧本。导演刘琼对杜丽华说:“我们要拍一部片子,是向国际进军的,这部片子是撒尼人的一首长诗改编的。” 刘琼还介绍说,电影音乐的基调就像轻纱一样,很美,很柔和,很甜美,然后就给了杜丽华一个大本子,说:“你看看这个,《阿诗玛》就是你来唱了。”杜丽华这才知道来上海是干什么。

然而,真正的困难还在后面。当杜丽华知道电影是部音乐剧,整部电影没有台词,都要通过歌声来塑造阿诗玛这个人物形象后,杜丽华才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为此,她每天早上五点多就起床,坐公共汽车到罗宗贤老师住的招待所排练。而每次排,都是一次艺术审美与艺术价值的碰撞,灵感的火花让罗宗贤对杜丽华愈加信任,让她大胆地进行艺术再创作。影片中有一首“笛歌传情”,当时歌词只有“噻啰噻、噻啰噻”,杜丽华问罗老师,光是“噻啰噻”怎么唱,罗宗贤反问:“你看怎么唱?”杜丽华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认为既然是两人对话,女声就必须要有一个挑问的词“噻”,等对方的笛声吹过来,才是“笛歌传情”。

后来审查时,杜丽华就这样“跟着感觉”用云南山歌的唱法去唱,罗宗贤现场竟然听得哭起来!他说:“小杜啊,你唱得感动我了!”就这样,杜丽华算是吃了一颗定心丸,知道这样唱是对了,音乐里必须要有云南独有的风格。

按党的要求过一生

回忆起起自己的艺术人生,杜丽华老师一再说到的,是“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她对自己的总结是:一辈子都在按照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人民服务,为工农兵服务,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来”为宗旨做的。每到一个地方,都要了解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体会他们的感情,然后来丰富自己,甚至改造自己的世界观,这也是自己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党的文艺工作者,为新中国文化建设添砖加瓦而努力的方向和必须遵循的宗旨。

杜丽华说,自己是一个党员,就应该按照党的要求来做。杜丽华回忆,自己从共青团员到党员,这些年来,确实经受了各种各样的考验,从十四五岁申请入团到入党,土改、清匪反霸、新中国建设、改革开放,自己都亲身经历其中,自己的艺术积淀,也是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见证。每当看到党徽,内心总是情不自禁浮现出几个字:真不容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