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什么?
小陈经常抱怨,把遇到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感受,可能有恐惧、可能有愤怒、可能有无奈、无措,一齐说出来。
比如:“今天的天气怎么这么晒,还有这些小虫真的是好烦人!”,“这地方太黑了,这个价高的离谱,他们得挣多少呀!”,“唉,早知道,我就不……,我为什么会选它呢,我怎么就没想到呢,真的是太失败了!”
诸如此类的语气话语,小玉每天能听到很多,一开始小玉把它定义为抱怨。抱怨,就是发发牢骚,抒发下心情,就是想脱离那个环境,来吐槽下。这也没什么,谁还没有个不顺的时候。那么,“我就给他安慰吧。”小玉这样想到。
可实践过后,小陈的反应还是很痛苦,好似安慰对他不管什么用。
后来小玉反思,反复琢磨。难道她是想解决问题?想得到怎样解开问题的方法?于是,小玉开始试验,回答他的内容侧重于少些感情,多些分析和解决。可或许是自己并不能表达出所有所想的,或者是别的原因。在小陈面前,有些问题就是不能被解释明白,好似说了一句后面就有一句在等着反驳。看来这也不是最合适的回答方法。
小玉很是疑惑,怎么哪个解决办法都不对劲呢?
不对劲的原因在于,小玉的回答都不是小陈想要的,因为,小玉也不知道小陈想要什么样的回答。
再后来碰到相似的问题,小玉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就选择微微笑笑。可笑笑好像对小陈也不管用,小陈把一个默契挑破了,问道:“你笑什么?”这样来看,其实可能是根本没有默契的。小玉被问得一愣,这样的问题,还从未遇到过,小玉有些无奈,想了想说道:“那你想让我说什么?”
小陈的嘴巴张张合合,最后说道:“不知道呀,算了,要没什么想说的,就不说了。”
再后来,小玉就不在这方面下功夫了,既然自己深思熟虑了,也没有解决小陈的问题,那就先别再在意了吧。再碰到小陈有这样的表达,小玉就没什么章法地东一句西一句,应付下。意外的,有的回答,小陈却好似很满意的样子。
但小玉,再也没归纳过小陈想要什么样的回答了。自己的用不用心,其实和别人的满不满意不挨着。
完工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