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新寮睇粤剧
江北望江新寮村就在市区近郊,现在是一个城中村了。村里有一座重建的武当宫,供奉北帝。近日在武当宫举办北帝太平清醮,据说是70多年来的第一次,他们说村里70多岁的老人都是第一次见。醮会期间请了肇庆青年粤剧团过来演出粤剧,连演5天,剧目每天都不重复。星期四晚过去看看热闹,当晚演出的剧目是《春江明月》。演出的戏棚就在武当宫旁的球场上,是临时搭建的。
在后台看剧本的演员
新寮村姓陈为主,母语为学佬话。我有点奇怪,一般学佬地区都是请学佬戏(大多是海陆丰一带的白字戏)为主的,怎么这里反而请粤剧呢?我跟村里人聊了下,他们说:其实这边的学佬话和潮汕或海陆丰那边是有差别的,他们也不能完全听懂,而粤剧是用白话唱的,大家反而都能听得懂,所以就请粤剧了。城中村也有不少外地人租住,不少外省人也都看得津津有味。当然也有看不下去的,有一位大姐说:听别人说是绍兴来演越剧的,来了才知道原来是肇庆来演的粤剧,听不懂。走了。
现场伴奏的乐队
我了解了一下,请剧团演出一场一万元,包吃住。不过我在捐款栏上看到有人捐款日场演出一场是6800元,可能这是后面的加场,打了折扣吧?
从后台看演出
比起我看过其他地方庙会请的戏班,这次演出的粤剧是相当正规和专业的。整个戏班有30多个人,化妆和表演都一丝不苟,不会因为不是在大剧院演出而马虎了事。我问了下,演员演出前的化妆都要超过一个小时。戏服也很新,不会像看过的草台班子那样是旧旧的。
台下看演出
在乡下拍戏剧演出的好处是可以到处走动各个角度任意拍,不像在剧院那样受限制,甚至可以跑到后台去拍,似乎还要一种“偷窥”的快感。这也是在剧场无法做到的。
老人家看得最入神
演出从晚上7:30开始,一直到10:10才结束。我由于忙着走来走去拍照片,演出却没怎么认真看。网上搜了一下,《春江明月》的大概剧情如下:
坐得高看得清
在南宋期间,富春江畔,一位待嫁的民间绣花姑娘柳明月,为救忠良刘之章之后,挺身而出,认作自己的私生子,取名柳宝。为此,气死了误会自己的亲生老父亲--铁匠柳老大;为抚养柳宝,柳明月忍辱负重,含辛茹苦,受尽了人生的磨难,尝尽了人世间的凄凉,付出了半辈青春,旁人奚落的沉重代价。
剧照
十八年后,柳宝不负母望,状元及弟,又找到生身之父,更喜父子同朝做大官,从此她将凤冠霞披一身披、荣华富贵不尽时。而此时的柳明月却不慕荣华,不图恩报,悄悄离开了高门贵府,跟随父亲的徒弟--师兄,早日的恋人阿牛重返养育她的故乡——富春江。
剧照
(题图拍摄:与文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