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胖:讲讲编剧那些事——迎合不死,只是逐渐凋零

我认识一个编剧,最近饭量奇大,一顿能吃四个馒头,山东戗面馒头,那种一个顶正常人两个拳头的馒头。斗胆问了一句:“你是二次发育了吗?”人家白了我一眼:“我接了三个活儿,都是说一件事儿的,你叫我咋弄?体力劳动消耗能量大,脑力劳动一样消耗大。”
这让我想起2019年国内兴起一股影视公司纷纷立项动画风,因为当年的《魔童降世》火了,我知道有三个故事在申请立项:一个杨戬,就是二郎神;一个姜子牙,还有一个雷震子。网上还有人或调侃或认真地描绘了一副中国“复联”版的神话宇宙,比如二郎神该拍几部、姜子牙该拍几部,最后怎么汇聚在一起斗大BOSS等等。看得我热血沸腾。
但实践再一次证明:中国人干什么买卖都喜欢跟风,也喜欢投机取巧。
“消费过度”、“审美疲劳”,批评的就是一些不思创新、妄想不思索不创作就可以日进斗金的懒虫们。
懒虫们懒也有懒的土壤:立项这个事,只需要一个片名和故事梗概就可以了,立项书拿到手,就能花点小钱雇人做个PPT大摇大摆地拿出来招摇撞骗,有人看到觉得有兴趣?好,再花点钱找个编剧写个初始版的剧本。
这叫套路,套路的话术原则必须是:
你看那谁火了吧?赚了挺多钱是不是?巧了,我也要拍,告诉你,我靠着这个也能赚这么多,甚至比这还多。而且我这个啊,不用活人演,因为我这个是动画啊。就是场景比较大,还是3D动画,所以花销也不少,但比请天价流量值啊……
怎么样?你以为我要讲《投资方四六不靠受骗记》?错了,根据我一向指东打西的原则,在简单哀悼投资方的不幸后,把矛头指向接活儿的编剧们:
在创作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成为人间之屑。

01 生而为编剧,你很抱歉

在我有限的目前还存在的职业生涯中,遇到的编剧有印象的大概有一百多个,有想法的有一百多个,能写剧本的有一百多个,真正写出好东西的只有十几个。占总量的十分之一。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要问,这是不是太夸张了?
我真没有夸张,我对“好作品”的定义是:
有看法、有生活、能触及人心和人性,不雷同。
先说“有看法”,疫情之后就有业外朋友问过我:“老师,现在影视行业是不是回暖了?”我说:“暖,然并暖(卵)。”——
行情好坏跟作品创作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尤其是有深度和思想的作品,比如说你这边刷毒鸡汤那边写丫头文学,这东西除了当一个“一顿饭让男人给我花18万的女讲师”对编剧的职业生涯毫无意义(我发现谭胖宇宙也建立起来了)。
人云亦云,云深不知归处。
再讲“有生活”,我就见过一个连滴滴快车都不会用的编剧非要写都市女性励志生存剧的,我很好奇她怎么写?连基本生活经验都没有的人,去写一个都市人的生活,细节首先就不过关。但这样的编剧,我敢说大有人在。
起码曾有段时间,我遇到过很多夸夸而谈的自称“编剧”的朋友,但说写历史,你只知道唐宗宋祖;说写武侠,你大致知道马保国的传武;说写军事,你说美帝是纸老虎;说写人物……看《故事会》来脑补。
至于“人心和人性”——上述两条不合格这一点也就无从谈起。那你凭什么说你是“编剧”呢?凭文艺情怀?我沉思半晌,肯德基要是算西餐,那这人大概也算是编剧。
可要认真说这些人家可能就不乐意了:
我丑吗?那我走?
慢走,不送。

02 创作的勇气不亚于二次投胎

先说一句话:“张三在地安门外摆摊买油条。”
把这句话扩展成一段话——
文艺派的编剧会写:“张三慵懒地用那双修长的筷子搅动着热气腾腾的油锅,金黄而滚烫的油中翻腾着初涉人间的油条,那一股香气,弥漫在清晨幽暗的地安门。他抬头望了望天,似乎这矫情的日子跟闹腾的油条,一时间竟分不清彼此。”
野兽派的编剧会写:“像被远古的萨满附体一样的张三在地安门外祭起了坛,坛高半丈,并支起了锅,锅宽三尺,随着火的温度油溅起了肆意的欢快,油条们放纵地在锅里叫嚣,似乎迫不及待地邀请人们享用早已溢出的狂热,那么,古尔丹,代价是什么呢?”
憨批派的编剧会写:“张三,地安门,油热,条顺,速来。”
这就是编剧和编剧之间的不同。
好编剧会把一件事讲得绘声绘色,憨批则忠实地维护事物的本尊面貌。
从这个角度上讲,相信也能让大家理解为什么在同一时期里影视题材撞车的情况下,有的作品依然能让人热泪盈眶,而有的作品则让人尴尬到脚趾抠出一栋别墅。
这里不能甩锅,诚然有前面提到的懒人们的作用,但憨批编剧也确实功不可没。
创作,任何一种文化创作,都需要创作者本身极深厚的功力。这功力从何来?日积月累的攻读和钻研,攻读所擅长的领域,钻研更深刻的内容。
有节操的编剧如精雕的大师,终身只做一件事,只攻一个主题,把事做得精细。没节操的编剧如商铺的匠人,人家来都来了,随便雕个东西就好,胜在便宜,所以不愁没饭吃。
说到这里,是不是品出一些头绪来?
对,这就是循环,影视作品区分好坏、题材是否耐看、市场是否接受、观众是否认同的循环。
无论找上门的是什么人,对于编剧来说,其创作的勇气跟投胎一样:我在经历另一种人生,而且是带着真情实感的那种,做不得假。
具备这种勇气的人,才配叫“编剧”。

结语

“扎堆”是个老话题,“内卷”也是老课题。
在同一时期相同或相近题材的影视剧这个问题上,考验的不仅是观众们的视觉承受能力,也考验编剧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都在说一件事,我说的跟你说的谁爱听?谁爱看?
彼此心里其实都有数。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