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禁止出境文物(八)马家窑文化彩陶贴塑人纹双系壶

到夏天了,朋友在查最近的天气,约着去大草原看银河。现在看星星是一件多么浪漫又多么奢侈的事啊,不过几千年前的人们,在静下来的夜里,应该抬头就能看到满天星斗和灿烂银河。他们在仰望星空时,会不会跟我们小区门口敬业的保安和居委会阿姨一样问:FROM WHERE,TO WHERE?不过,他们可能更关心三大哲学问题中的第一个,WHO AM I?

是啊,我们是谁?我们为什么会分成男女?我们为什么长这个样子?我们为什么要繁育后代?我们为什么要在世界上存在?李白曾说“天生我材必有用”,苏轼也说“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现在有人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生没有任何意义”。可见到现在我们都没搞清楚这些问题,那几千年前的远古人应该更糊涂,不过他们用一尊贴在陶壶上的浮雕表达出了自己的思考。这就是国家博物馆的又一件史前时期禁止出境文物,马家窑文化彩陶贴塑人纹双系壶。

虽然这件彩陶贴塑人纹双系壶在2013年第三批才列入禁止出境文物名单,但自2011年国家博物馆开馆和古代中国陈列展出,这件彩陶贴塑人纹双系壶就一直享受在大厅中央单独展柜陈列的待遇,这大概也能反应出它的地位吧。因为它实在是与众不同,在国家博物馆的史前文物中独一无二,在全国已出土的几十万件史前彩陶器中也绝对的独一无二。

1974年,那是一个春天,在青海乐都县高庙的湟水河边,有一个小村庄,因为长满柳树,称为柳湾。当地生产队在村北旱台上平整土地时,发现了一片史前墓地,而后开展了考古调查,发现墓地的规模很大,据统计有1730座史前墓,时间跨度包含马家窑文化的半山期、马厂期以及后来的齐家文化,说明这是一处非常少见的史前人类大量和长期聚居之处。考古共出土了2万多件彩陶,说明当时这里物产丰富,居民的生活比较富足。不过到距今4000年前,柳湾延续了千年的史前生活突然中止,刚刚进入青铜时代的齐家文化在柳湾没能再向前发展。现在认为可能是湟水突然暴发洪水,导致史前文化被吞没。现在柳湾仍是非常适合人类生活的地方,但现在那里的人与当年的柳湾人已经完全 不同,那史前的柳湾人是什么样呢。1974年在柳湾第三坪的墓地采集到一件马厂期的彩陶贴塑人纹双系壶,上面有目前已知最早的彩陶人像,通过它能大致看到青海马家窑人的面容。

这件陶壶属于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中晚期,绝对年代距今约4000年到4300年,为细泥红陶,侈口,口沿外翻,短颈鼓腹,腹下部内收,平底,腹中部有对称的环耳。器型比较普通,但精彩的是器身上的彩绘和贴塑。马家窑彩陶的代表彩绘主要是漩涡纹、四大圆圈纹,以及后来的神人纹或蛙纹,还有不断简化而成的折线纹。这件贴塑人纹双系壶集中了马家窑文化彩陶的精华,两侧就是经典的大圆圈纹。

背面是具有宗教色彩的折线纹。折线纹是由神人纹,也称为蛙纹,发展来的,后来逐渐抽象化,用大圆圈代替了神人或蛙的脑袋,上下肢简化成向上折曲。再后来圆圈脑袋也抽象没了,肢体变成直角的色带,最后就彻底变成三角折线纹了。这种变化也许正说明史前人宗教意识的发展,崇拜的偶像由真实的物逐渐变成虚幻的象征。

这件陶壶看上去古朴素雅,体现了马家窑文化独特的艺术特色和宗教色彩,还同时具有彩绘和贴塑的工艺技术,堪称艺术与宗教的完美结合。当然,更吸引人的和更独特的,还是壶身正面自颈至腹部,由堆塑和彩绘结合成的裸体人像。因此,国博的说明牌里称其为裸体浮雕彩陶壶,不过说壶上是一个裸体的双性人像 。不管是男是女,先看看这个人。人像应该先是捏出人体的造型,然后用黑彩在人体上勾画,再入窑烧制型。人的头部塑造在壶的颈部,能看到非常清晰的五官。这个人披着发,长着八字眉,眼睛细小,鼻子却显得较高,有两只大耳,口正微微张开。壶的腹部是身躯,上肢双手作捧腹状,下肢双足外边撇,手脚之间是非常夸张的生殖器官。也许,这就是适应了青藏高原生活的马家窑人的样子。

不过,最大的争议在于对人像性别的判定,因为这直接影响到对陶壶性质的认定,以及对马厂期文明程度的推测。一种看法,认为这是一件男性人像,主要证据认为有脸下有两个不突出的乳头,双手下有一个上扬的阳具。持此观点者认为,这件仅有的陶壶应该是权力者所有,象征着男性的权威,表明当时已经进入父系氏族。而另一种看法正好相反,认为人像手臂成外环型,正好构成一个丰满的乳房,而且认为下面突出部分不仅不是男性的阳具,反而象征女性的阴道。因此,这件陶壶与新石器时代出现过的多件女性崇拜塑像一样,象征着社会处于母权氏族时代。第三种观点折中,也是国家博物馆说明牌上的观点,认为这是一个双性人像,因此兼具男女特征,表明了原始生殖崇拜,或是从母系氏族向男性氏族的过渡。

陶壶上人像简洁明了,特别是头部各器官安排得恰到好处,使人的面部显得生动传神。而且,陶壶人像采用了雕镂、贴塑、刻画和绘画等多种艺术手法,不得不让人想起5000年后那种用各种釉料堆砌出的瓷母,说不定做出这件彩陶的部族首领也是位完美主义者,所以才有了这件史前雕塑艺术的杰作。不过,关于对这个人像以及所代表的文明阶段,仍然是无法像艺术那样说得清楚,这在考古学中太正常了,考古研究的很多结论有时候就是无法证真也无法证伪。或许,当时的马家窑人就是搞不清楚,所以做出这样一个复合体,由神秘的上天来选择和降福。

我们还是来一起仰望星空吧。关注我们与照耀同行IDwalkingwithshining与历史、文化同行,与自然、美好同行

(0)

相关推荐

  • 甘肃馆藏精品丨三角折线纹彩陶方盒

    三角折线纹彩陶方盒,四坝文化,一级文物.1984 年民乐县六坝乡东灰山 96 号墓出土.高 10 厘米,长17 厘米,宽 6.5 厘米.经粘对复原,基本完整,口略残,盖断裂.夹砂红陶,长方体,长方形盖 ...

  • 禁止出境文物(120)|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彩陶贴塑人纹双系壶

    彩陶贴塑人纹双系壶 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文物信息:通高为33.4厘米,口径9厘米,腹径23厘米,底径10厘米 文物年代: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 出土信息:1974年出土于青海乐都县柳湾原始公共 ...

  • 国博禁止出境文物 · 彩陶贴塑人纹双系壶

    通过史前陶器不仅能看到当时人类的发展程度,还能看到艺术和宗教的萌芽. 第六件,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彩陶贴塑人纹双系壶 1974年青海乐都县柳湾采集,口径9.2厘米,高33.4厘米,2013年列入第三批 ...

  • 国博禁止出境文物(七)马家窑文化彩陶舞蹈纹盆

    今天开车,101.8播出这首中学时代的歌,看着北京清晨大雨后的晴朗天空和朵朵白云,听着这首老歌,好怀念那些跟着感觉走的年代啊.5000年前青海湖畔的马家窑人,可能也是在一次次彻夜狂欢中跟着感觉尽情挥洒 ...

  • 国博禁止出境文物 · 红山文化玉龙

    龙作为一种神化传说动物,早期地位并不高,传说中有的被黄帝当成坐骑,有的负责拉神仙的车辇,而且可以被豢龙氏饲养,还老得躲着会屠龙术的壮士.直到中古以后,龙的地位才上升,不过那也是成为了至高无上的皇帝的象 ...

  • 国博禁止出境文物 · 彩陶网纹船形壶

    这也许是国博顶级文物中最低调的一件了. 第五件,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彩陶网纹船形壶 1958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北首岭遗址,壶长24.8厘米,高15.6厘米,2013年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 ...

  • 国博禁止出境文物 · 彩陶舞蹈纹盆

    下面来支动感舞曲跳起来吧! 距今5000年前,带来华夏之光的仰韶文化消失了,中原地区的彩陶也被后起的龙山文化黑陶取代,眼看着中国彩陶史就要中断,这时在甘肃的临洮地区突然兴起一支新兴文化,他们完全取代了 ...

  • 国博禁止出境文物 · 彩陶人面鱼纹盆

    仰韶文化的彩陶工艺达到了相当完美的程度,是中国原始彩陶工艺的典范,而这件绝对是"窝闷过家滴"的人面鱼纹盆更是太著名了,不但是半坡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国彩陶的象征,更可以算是中国新石器 ...

  • 国博禁止出境文物(三)仰韶文化彩陶人面鱼纹盆

    仰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考古学文化,作为中华文明主脉的中原文明,就是由仰韶文化发展而来.而且,通过发现仰韶文化也第一次从科学考古的角度,证明了中华文明真的可以上溯到五千年啊.仰韶文化的彩陶达到 ...

  • 国博禁止出境文物(四)仰韶文化彩陶网纹船形壶

    这也许是国博顶级文物中最低调的一件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彩陶网纹船形壶,1958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北首岭遗址,壶长24.8厘米,高15.6厘米,2013年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 说它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