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被看见”,而不是“被赞美”

有研究者让不同的儿童解数学题。解完一组简单题目后,研究者给了每人一句反馈。

对一些孩子赞美他们的智力:「哇,你太聪明了!」

而对另一些孩子指出他们的努力:「你刚才很用功。」

然后,研究者给孩子们更困难的一组题目。

因为聪明而受到赞美的孩子会更担心失败,他们倾向于完成难度较低的任务,遇到困难更难坚持,易焦躁,甚至表现出自尊水平的下降——赞美他的天赋,居然会打击自尊。

乍一听这与我们的直觉相反。但细细一想,又很符合我们的经验。

虽然赞美让人舒服,但它仍然是一种评价。它把人捧到极高处之后下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很可怕。当我们受到赞美之后,我们常常害怕自己配不上这种赞美,会为此平添不少压力。

出于压力,我们会更愿意重复相同的工作:既然我这样做了就是好的,为什么还要冒险去尝试更多的可能呢?

更严重的情况下,我们干脆什么都不做。「你们都夸我文章写得好,但我也不知道是如何好法?我怕再写下去就会露怯。」我们用放弃来回应赞美。

如果对一个小孩说:「哇,你这幅画太美了!」或者夸一个孩子下棋赢了:「你是小棋王!」他会很开心。但再让他画一幅或下一局,他可能就会踌躇。

01.

赞美比批评更坏

生活中,人们一开口总是忍不住评价。用「不评价」的方式讲话,似乎不太容易。

评价接近于一种定义性的表达。

对于它,你只有接受或者不接受,但很难有更多延展性的探讨。如果是现实的交流,很可能造成冷场:你都已经下结论了,我们还说什么呢?

从这个角度讲,赞美甚至比批评更容易终止一个话题。

批评好歹还可以反驳:你说我不好,我不同意。但是赞美怎么办呢?反驳也不妥,但承接下去又没有再讨论的余地。

大家聊得好好的,我突然来一句:「我觉得大家都很好,很好,很好。」这会让场面的气氛暴冷。要继续聊,只有忽略这句话。

02.

学会「不评价的交流」

不评价的交流方式只关注具体发生了什么,而不是进行抽象的判断、定义以及对人的褒贬。

一个不评价的老师,会这样问学生:「你最近常常不做作业,发生了什么呢?」

而一个评价性的老师则会说:「你最近怎么老不做作业?」

前者是在关心一桩事件的发展过程,而后者就只是在训诫。

后面这种情况下,老师根本不在意理由。他只关心对学生的定性,而这件事他已经做到了,「承认吧!你就是个差学生。」仿佛是这样的潜台词。可以嗅到明显的拒绝气味。如果你是这个孩子,只要低头认罪就好了,什么都不用多说。

通过前一种表达方式,我们则会更接近事件的真相。也许这个学生遇到了一些麻烦,也许他最近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或者他在用这种行为传达某种态度,或者还有其它的什么可能。

当我们采用一种非评价的立场时,就等于为这些信息的流通创造了空间:「说吧,让我看到它,我对你经历的这些事感到好奇。」你无须辩解,只需要单纯地描述你的经验就好,这就是我们此刻关注的。

03.

孩子需要的只是「被看见」

通过不带有评价的交流,我们在做一件事:描述经验本身。经验的描述看上去最简单,但往往也最有力量。对于事物的认知和相互确认,远远比哪怕挖空心思给出的「赞美」更能表达出重视。

对画画的孩子说:「这是你画的山,这是河水,啊,河水里有一只船,船上这个人是在钓鱼吗?哈,你还给他画了帽子!嗯,你在这边画了一个太阳,这边画了一个月亮,那是白天还是晚上呢?」

——你注意的是具体的过程。这些话里没有褒贬,但他们会感到自己做事被看见了。他们会乐于跟你讨论,也会更有兴趣继续做下去。

(0)

相关推荐

  • 闲话调班那些事

    (956) 闲话调班那些事 开学已经一周了,今天,仍然有一个家长为孩子调班的事四处游说. 调班,说白了就是挑老师,挑有经验的教师,挑原来熟悉的老师.学生倒没有什么,家长好像更加着急,仿佛挑个好班,挑些 ...

  • 不公布学生成绩

    不公布学生成绩,家长反映强烈,怒打市长热线,校长回复理直气壮 快慢班.维分数论.升学GDP,掐尖招生,学生被作业压弯了腰.这些顽疾一直都在困扰着家长和老师.为解决这些教育顽疾,教育部在这两天的新闻发布 ...

  • 学生的分数,并不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方式,发展能力最重要

    学生的分数,并不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方式,发展能力最重要 是不是对我今天的这个题目,感到疑惑呢?我需要做出一些说明,尤其是语文课,这种需要大量识记知识的科目,尤其对于小学语文,分数根本不能评价出学 ...

  • 干教师经验交流

    干教师经验交流 当班主任都20年了,也没总结出一套科学的管理班级的方法,很惭愧.不过,记得刚毕业时当上班主任是一腔热情,天天和学生混在一起,都不觉的累.那时班里没有黑板报,就用四张大白纸并排贴在墙上, ...

  • 《准备》

    结束了期末考,趁着好不容易的周末,终于读完了比尔盖茨推荐的<准备>,作者是萨米特公立学校(Summit Public Schools)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黛安娜·塔文娜女士.萨米特公立 ...

  • 孩子需要“被看见”,而不是“被赞美”——学会进行“不评价”的交流

    孩子需要“被看见”,而不是“被赞美”——学会进行“不评价”的交流

  • 李松蔚:孩子需要“被看见”,而不是“被赞美”

    经常被赞美的孩子更担心失败 有研究者让不同的儿童解数学题.解完一组简单题目后,研究者给了每人一句反馈. 对一些孩子赞美他们的智力:「哇,你太聪明了!」 而对另一些孩子指出他们的努力:「你刚才很用功.」 ...

  • 爱孩子的父母,是让孩子有竞争力,而不是时刻想着竞争

    成长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今日优选 影响一个社会. 心理学家指出: 孩子过于看重竞争是一种心理障碍, 融合了强迫.自恋.神经质.妄想和偏执症状的综合心理障碍. 朋友闲来无事,收拾了女儿的房间,却发现 ...

  • (原创)读书随笔:孩子需要激趣而不是说教

    孩子需要激趣而不是说教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个建议>读后感 建议:要教会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 孩子需要激趣而不是说教 原文:对儿童来说,时间是怎么度过的,这和成年人的情况 ...

  • 真游戏·真自主 | 廖丹萍:让孩子学会思考,而不是直接给答案,才能培养孩子的高级思维!

    随着国家教育的不断发展,社会教育环境的变化,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思维的转变,学前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文件规范学前教育领域,幼儿园在实施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对于<3 ...

  • 孩子痴迷于吃零食而不吃饭:出现这样名词的零食,一定不要给孩子吃

    孩子是每位家长的掌上明珠,对孩子的一切可谓是视如珍宝.但是一提零食,孩子们 就胡不由自主的"上瘾". 但是,娃能随心所欲不加控制地吃零食吗? 当然不能! 很多宝妈给科大大留言: & ...

  • 儿童心理医生:先回应孩子的感受,而不是事情

    ◆ ◆ ◆ 当孩子说起或询问一件事情时,最好的反应通常是不要针对事件本身,而是要针对事情暗示的联系. 六岁的弗洛拉抱怨说,最近她收到的礼物比哥哥的少,她的妈妈并没有否认她的抱怨,也没有对弗洛拉解释说哥 ...

  • 做孩子的伙伴,而不是监工

    罗大伦博士 今天 以下文章来源于罗玲的空间,作者罗玲 罗玲的空间分享罗玲的育儿理念,心灵成长的感悟!家长的心灵加油站! 孩子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你关注什么,对你的眼界.思维方式.情绪,都有影响.如果想对 ...

  • 【教育】看到朋友做坏事,孩子为什么只旁观而不去阻止?

         ▼ 更多精彩,请关注我们 ▼ 新西兰游学 了解新西兰游和学的最佳途径 YAYA一家生活在米国,朋友圈里面经常分享她宝贝儿子的成长经历.下文中,不论是老师还是家长的教育方法,都非常有参考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