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尾巴和高义伯的区别是什么?和鲁迅一样,咬文嚼字

文\梦都行者

辟才胡同、乃兹府、高义伯胡同……早先以为这些北京的地名是建国以后改的,原来鲁迅那时候就有了。不过鲁迅对于这些改过的地名似乎很失望,在《华盖集》的第一篇他便对此表示了异议:字面虽然改了,涵义还依旧。

平心而论,我觉得这些地名其实改得还是满好的。狗尾巴胡同、鬼门关,无论如何没有高义伯胡同、贵人关看上去有些“贵气”,适于居住。对于熟悉那个地方的人来说,可能会出现“字面虽然改了,涵义还依旧”的情况。而陌生人看到,则不可能想出它有什么样的过往。即使是居住在那里的居民,我估计也会喜欢改过以后的名字。

当然,于鲁迅而言,他的失望可能别有所指吧。不一定就是这些地名。有一些传统的糟粕正是被人们换了一个又一个全新的外表,才能继续大行其道长存于世的。如同旧时的老酒被装在新的瓶子里,其实并没有一点实质上的改变。

鲁迅说,将奴隶改成“弩理”,或是“努礼”,就能改变了奴隶的实质吗?当然不是。和地名相比,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比喻,不是一个筐里的事。不过,通过将奴隶改成“努礼”便以为改变了奴隶的内在实质的事情,我相信我们还在孜孜不倦地做着。

鲁迅的失望,你知道了吗?

2018.2.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