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并不富庶的徽州府能在文化上影响全国?徽州的特殊性从何而来?
民国二年,袁世凯政府对中国的行政区划进行了一次重大变革:废府存县。废府存县的本意是希望整顿清末混乱的行政区划并加强中央集权。但后来证明这次改革并不成功,在中国这么一个大国,采取省——县两级行政区划并不现实。几番波折后,中国乡镇以上的行政区划仍然保持为三级。在今天,这中间一级就是地级市。
“废府存县”不成功,但却造成了一个较大的负面影响——大量古地名的遗失。至今,很多地方都希望恢复古名,以给人一些风雅印象。而在消失的古名中,本地人认同感最强的,大概莫过于徽州。
不过,“徽州”地名的消失还是80年代的事情。
徽州,这个地方在明清时期的重大影响力不用多说,这里的文化发达而独特。明清时期,徽商称雄中国商界500多年,一方面将徽州文化传播至全国各地,另一方面获得巨额财富的徽商们积极资助故里的文化、教育和建设事业,加剧了这一带的文化内涵。数百年积蓄,使得徽州成为全国文化影响力最强的府之一。
“文房四宝”中的徽墨、歙砚、汪笔、澄心堂纸均出于徽州;国粹京剧起源于徽州的地方剧种——徽剧;徽派建筑影响全国……这衍生出另一个问题:为何徽州如此特殊?或者说,为何拥有如此影响力的,是徽州府,而不是其它府呢?
其实从地缘上来看,这是由徽州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的,可以先看看徽州的地形图:
这是典型的盆底结构,徽州府有一府六县: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其治所在歙县,可以看到,徽州府城歙县正位于盆地中央。
在古代,一般情况下,农业为经济核心,所以通常地域文化是以大片的平原为载体的,徽州作为盆地,有成规模的平原,孕育出地域文化并不奇怪。这里举个例子:成都平原、重庆码头文化,以及上江地区发达的水系,孕育出了巴蜀文化。不过,徽州显然没有那个体量——这里盆地太小了。徽州也不是以富庶而闻名的。
小盆地孕育出一个相对封闭的城市单元,这当然不稀奇。以安徽的邻省江西为例,除鄱阳湖平原和吉泰盆地两个大板块外,信江河谷造就了上饶,袁水盆地造就宜春,赣南还有一个赣州盆地…..但广信、袁州、赣州三府的文化影响力显然远不如徽州。
所以,徽州的独特性在哪?
关于这个,咱们把徽州地图放大。
可以看到,徽州府位于安徽、江西、浙江三省交界之处。从文化圈来看,江西属赣,浙江属吴,而徽州以北的安徽呢?与徽州相邻的属于池州和宣城,今天这里已经被淮化,但这是太平天国之乱后,本地居民大量死亡,北方淮人移民的结果,在1850年代之前,这里还是属于吴文化圈。
除了属于赣吴相交之外,徽州盆地还一个特点:这里毕竟属于东南丘陵一带,其四周的山地远远称不上险峻,远不至于像四川盆地一样,构造出“蜀道难”的效果,所以徽州人外出,实际并不困难。
相对封闭的环境,使得徽州在文化上容易自成一体;地理阻碍并不大,使得徽州对外交流亦不困难;此外,徽州所相邻的江右(赣)和江南(吴)这两大板块,又是明清时期中国经济最发达,文化最昌盛的两大板块。
徽州用着浓重的水乡色彩
于是,徽州虽然文化上独树一帜,但同样也拥有浓厚的赣吴两地的色彩,徽派建筑深受赣派建筑影响;徽语也出现声母特点近似赣语,而韵母和词汇类似于吴语的特点;这两大文化强势地区的熏陶下,徽州也是人文荟萃。
但文化上的成就无法掩盖地缘上的缺陷,徽州不像江南,自宋以来800余年皆为中国最富庶的地区;也不像江西,坐拥鄱阳湖平原和吉泰盆地,能养育数千万江右子弟。徽州很小,平原更小,其能够承载的人口相当有限,在农业时代,小平原的内卷更激烈。
山景错落有致,但还是平原更适合居住
所以,徽州人无奈,只得背井离乡,靠手艺或经商过活;这与近代闽粤居民大规模移民海外的逻辑是相同的。只是,由于徽州本身文化繁荣,所以其移民容易大规模输出本地文化甚至影响全国,这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徽州的文艺演出团体进京,而其演出的戏剧能够进一步被发展成为国粹京剧。
而同时,徽州地区兼带江右和江南的底蕴,乡土情结、儒学正统思潮又极重,其不似闽粤子弟江湖气很重,而却更像传统的耕读世家,就连徽商都有“贾而好儒”的特点,于是外出闯荡的徽州人又反哺家乡,使得徽州本地以并不富庶的根底,维持住了桃源一般的文明。
作者:云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