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癣 (3首方)


甲 癣 (3首方)

来源:《外科与皮肤疾病千首方》

    甲癣俗称“灰指(趾〕甲”,多由手足癣传染所致。中医称为“鹅爪风”、“油灰指甲”、“油炸甲”等。发病多由甲的边缘开始,呈虫蚀状,渐及全甲。指甲或趾甲变形,变脆,失去光泽,逐渐肥

厚,颜色由浅黄色渐至污黄色或污灰揭色,表面高低不平。甲癣极为顽固,治疗需较长时间,并须同时治疗手足癣,否则难于根治。以下妙方,供治疗时选用。

1. 2, 3号方

    治疗方法

    ①中药浸泡枯矾、白矾各30克,地骨皮60克,猪牙皂、侧柏叶、川椒、雄黄各15克,冰醋酸(或米醋50毫升)10毫升。先将猪牙皂、地骨皮、侧柏叶、川椒加水1000毫升,煎至600毫升,滤液取渣,再取400毫升,将两次滤液加热投入枯矾、白矾、雄黄、冰醋酸搅溶。待温浸泡患指20-30分钟。

②削甲涂药,病甲经中药浸饱后软化,继用5%碘酊涂病甲。以消毒刀片削除肥厚病甲至甲床,再涂复方克霉唑软膏(克霉唑10克,去炎松0.1克,尿素10克,凡士林加至100克),以指甲大小双层纱布覆盖。

3、整形固定涂药及纱布覆盖后,继以塑形指甲塑料片,外加胶布周定。

治疗效果:

    共治100例。治愈96例,好转3例,中断治疗1例。

散人注:

    甲真菌病是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非皮肤癣菌性丝状真菌(霉菌)引起的指(趾)甲感染。仅由皮肤癣菌感染甲板引起的甲病称为甲癣。趾甲癣大多由足癣直接传播,指甲癣则可能由手癣传播或因搔抓身体其他部位的癣病而直接接触感染。甲癣俗称“灰指甲”,中医称为鸡爪风,油灰指甲等,多为手足癣日久蔓延,以致日不荣甲所致。

   现代外科一般将其分为4型:

1.远端甲下甲真菌病;

2.白色表浅甲真菌病;

3.近端甲下甲真菌病;

4.全营养不良性甲真菌病;

    此外,还有两个特型:真菌性黑甲,由红色毛癣菌及双间柱顶孢等产黑素的非皮肤癣菌性真菌和酵母菌引起,表现为纵嵴性黑甲。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的原发性甲感染,为甲板全层受累的营养不良型念珠菌病,因甲下碎屑堆积,甲板易于剥离,遗留角化过度的甲床。

(0)

相关推荐

  • 406.灰指甲怎么治?

    甲癣俗称"灰指甲",病原菌主要是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霉菌,其中以皮肤癣菌最常见,可占全部甲真菌感染的90%-95%.目前,单独外用的药物包括帕特药盒.醋柳碘酊.28%咪康唑溶液.8% ...

  • 灰指甲是灰色的吗?灰指甲真的会传染吗?皮肤科医生告诉你

    灰指甲又名甲癣,是皮肤癣菌侵犯甲板而导致的甲病变.甲板常呈现混浊.增厚或变脆.变色.脱落等症状,其发病人群比较广泛. 灰指甲又名甲癣 但很多人还是对灰指甲还不是很了解,也就有了各种对灰指甲这种病症,有 ...

  • 《陋室铭》:年少不懂刘禹锡,白首方知真诗豪

    文 / 梦精灵2019 图 / 网络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 【咳嗽首方:止嗽散-运用经验】精

    止嗽散 组成--桔梗.荆芥.蒸紫菀.蒸百部.蒸白前.甘草.陈皮 上为末.每服三钱(9g),食后.临卧开水调下;初感风寒,生姜汤调下. 功用--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主治--风邪犯肺证.咳嗽咽痒,咯痰不 ...

  • 值得推荐!名医蒲辅周屡用屡效的十首方!

    写于繁花似锦的北京 本文摘取蒲辅周先生常用的十个效方,外用寒湿积聚方.三生祛痛方.连参散等,文中剂量为当时原量. ▍全文共1628字,阅读时间大约需要5分钟 名医蒲辅周屡用屡效的十首方! 作者/蒲辅周 ...

  • 咳嗽首方止嗽散运用经验集锦

    组成--桔梗.荆芥.蒸紫菀.蒸百部.蒸白前.甘草.陈皮 上为末.每服三钱(9g),食后.临卧开水调下;初感风寒,生姜汤调下. 功用--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主治--风邪犯肺证.咳嗽咽痒,咯痰不爽,或微 ...

  • 【方剂学】张仲景方剂学128首方歌

    一.解表剂 辛温解表 1.麻黄汤 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注]麻桂比3:2 2.桂枝汤 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 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 ...

  • (诵读)方明古风三首 ||方明&诵读/宴平乐(山东德州)

    方明古风三首 文/方明   诵读/宴平乐 编辑/落英小桥 建党百年赋 文/方明 回眸建党百周年,奋斗之路克时艰. 马列主义中国化,枪杆子里出政权. 改革开放获大胜,国强民富小康甜. 守正创新追远梦,担 ...

  • 伤寒论113首方歌(刘渡舟整理)

    伤寒论113首方歌(刘渡舟整理)

  • 通腹首方承气汤类

    承气汤类出自东汉<伤寒论>,以消痞的枳实,除满的厚朴,润燥的芒硝,功实的大黄4味组成,是通腹的首方. "大承气汤",主治阳明腑实证,因痞.满.燥.实俱全,故四味全用,为 ...

  • 分享一首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的一首方...

    分享一首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的一首方:半夏泻心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