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垣治香港脚医案

输入关键词搜索。就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方子,留言问病恕散人不能一一作答。

李东垣治香港脚医案

来源:《古今医案按》

作者:俞震篡  

朝代:清  

年份:公元1778年  

内容:东垣治一朝贵。年近四十。身体充肥。香港脚始发。头面浑身支节微肿。皆赤色。足胫赤肿。痛不可忍。手近皮肤。其痛转甚。起而复卧。卧而复起。日夕苦楚。春间李为治之。其人以北土高寒。故多饮酒。积久伤脾。不能运化。饮食下流之所致。投以当归拈痛汤一两二钱。其痛减半。再服。肿悉除。只有右手指末微赤肿。以三棱针刺指爪甲端。多出黑血。赤肿全去。数日后。因食湿面。肢体觉痛。再以枳实五分。大黄酒煨三钱。当归一钱。羌活一 

钱五分。名曰枳实大黄汤。利两行而痛止。夫香港脚水湿之为也。面滋其湿。血壅而不行。故肢节烦痛。经云。风能胜湿。羌活辛温。透关节去湿。故以为主。血留而不行则痛。当归之辛温。散壅止痛。枳实之苦寒。治痞消食。故以为臣。大黄苦寒。以导面之湿热。并治诸老血留结。取其峻快。故以为使也。

散人附注:

当归拈痛汤,中医方剂名,别名拈痛汤。为祛湿剂,具有利湿清热,疏风止痛之功效。主治湿热相搏,外受风邪证。遍身肢节烦痛,或肩背沉重,或脚气肿痛,脚膝生疮,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数。临床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属湿热内蕴而兼风湿表证者。

歌诀:

当归拈痛羌防升,猪泽茵陈芩葛人,二术苦参知母草,疮疡湿热服皆应。

组成:羌活、甘草、茵陈、防风、苍术、当归身、知母、猪苓、泽泻、升麻、白术、黄芩、葛根、人参、苦参。

用量:羌活、甘草、茵陈(酒炒)各15g,防风、苍术、当归身、知母(酒洗)、猪苓、泽泻各9g,升麻、白术、黄芩(炒)各3g,葛根、人参、苦参(酒浸)各6g。

用法:上锉,如麻豆大。每服30g,水二盏半,先以水拌湿,候少时,煎至一盏,去滓温服。待少时,美膳压之。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利湿清热,疏风止痛。

主治:湿热相搏,外受风邪证。遍身肢节烦痛,或肩背沉重,或脚气肿痛,脚膝生疮,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数。

方义:本方所治证候乃因湿热内蕴,复感风邪,或风湿化热而致风湿热三邪合而为患者,但以湿邪偏重为其特点。风湿热邪留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故遍身肢节烦痛;且湿邪偏胜,其性重浊,故肩背沉重;湿热下注,则脚气肿痛、脚膝生疮;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数乃湿热内蕴之征。治疗宜以祛湿为主,辅以清热疏风止痛。方中重用羌活、茵陈为君。羌活辛散祛风,苦燥胜湿,且善通痹止痛;茵陈善能清热利湿,《本草拾遗》尚言其能"通关节,去滞热"。两药相合,共成祛湿疏风,清热止痛之功。臣以猪苓、泽泻利水渗湿;黄芩、苦参清热燥湿;防风、升麻、葛根解表疏风。分别从除湿、疏风、清热等方面助君药之力。佐以白术、苍术燥湿健脾,以运化水湿邪气;本证湿邪偏胜,所用诸除湿药性多苦燥,易伤及气血阴津,以人参、当归益气养血;知母清热养阴,能防诸苦燥药物伤阴,使祛邪不伤正。使以炙甘草调和诸药。

配伍特点:发散风湿与利湿清热相配,表里同治;苦燥渗利佐以补气养血,邪正兼顾。

运用:本方为治疗风湿热痹及湿热脚气属湿邪偏重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肢节沉重肿痛,舌苔白腻微黄,脉数为辨证要点。

加减化裁:若脚膝肿甚,可加防己、木瓜以祛湿消肿;若身痛甚者,可加姜黄、海桐皮以活血通络止痛。

(0)

相关推荐

  • 风湿热痹症、痛风、皮肤病——当归拈痛汤

    当归拈痛汤是张元素<医学启源>里的方子. <医学启源>原书中"当归拈痛汤:治湿热为病,肢节烦痛,肩背沉重,胸膈不利,遍身疼,下注于胫,肿痛不可忍." < ...

  • 祛湿热的方子多,这个方子万里挑一

    湿热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用上红豆薏米也可清湿热,可为什么红豆薏米又不能通治湿热? 这就和中医分了针灸,中药,拔罐等相似,湿热侵袭人体,也要分情况,比如这个来自金元名医张元素<医学启源&g ...

  • 方剂歌诀详解——当归拈痛汤

    当归拈痛汤(原名拈痛汤) <兰室秘藏> 当归拈痛羌防升,猪泽茵陈芩葛朋, 二术苦参知母草,疮疡湿热服皆应. [歌诀总括] 当归拈痛汤治疗风湿热痹和湿热脚气,对由风湿热合邪引起的肢节沉重疼痛 ...

  • 李东垣治消渴七方;医案

    李东垣对消渴病的认识和治疗用药方面,承袭了<内经>的理论,以及前人的经验,又通过自己的临床经验,著有<兰室秘藏·消渴门>,他对消渴病的认识和治疗独具特色.他认为消渴的致病特点是 ...

  • 『名医经验』刘启廷治糖尿病医案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刘荔 刘启廷 王某某,女,58岁,2012年9月3日初诊.主诉口渴多饮.腿酸乏力3个月.患者三个月前因口渴喝水多,腿酸无力,在当地医院例行健康查体,空腹血糖14.6mmlo/ ...

  • 张志礼辨治脱发医案

    现代医学将脱发分为斑秃.脂溢性脱发.症状性脱发等多种.中医学者对斑秃及脂溢性脱发的认识各有不同.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皮肤病专家张志礼教授根据个人临床体会,认为此两种是不同的疾病,但在治疗上有相同之处,所 ...

  • 于书庄:中风病恢复期针灸证治及医案

    专家简介 于书庄,男,1924年生,河北省安次县人.18岁赴京跟随冯济卿.赵锡武.张文祥学医十年,1951年在京开业行医,1953年在北京中医学校任针灸教员.于书庄在临证中善于运用"气至病所 ...

  • 施今墨治失眠医案4则

    图*著名医家施今墨老先生 有调查数据显示,超过3亿中国人有睡眠障碍,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此外,6成以上90后觉得睡眠时间不足,6成以上青少年儿童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 可见睡眠问题已经影响到 ...

  • 【名家针方】于书庄:中风病恢复期针灸证治及医案

    针灸正骨知多少 普及针灸正骨技术知识,为广大中医针灸正骨从业者.爱好者提供交流学习平台! 6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专家简介 于书庄,男,1924年生,河北省安次县人.18岁赴京跟随冯济卿.赵锡武.张文 ...

  • 医学一统论治痛风医案(上)

    医学一统教研室 李享辉 整理:朱伟丽 病案: 张某,男40岁,高尿酸,高血压病史. 今痛风急性发作,右手小指及掌指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饮食二便如常,舌质暗红,苔白腻,边缘肿胀,舌下暗红,脉络瘀紫充 ...

  • 这三个误治的医案,都很有借鉴性

    中医书友会第1764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临床经验固然需要总结,但更能提高自己的反而是在每一次失误之后的反省和改变,医疗容错率很低,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甚至严重的还会威胁到病人的生命,所 ...

  • 经方治疼痛医案选录

    一:颈背疼痛 涂华新先生医案:徐某,女,76岁,2015年5月15日来诊.自诉苦于颈背部疼痛久矣,近来项背强痛加重,伴嗜睡,夜眠汗多,轻微咳嗽,饮食.二便尚可.查:舌淡红,苔薄白,舌尖部有散在瘀点,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