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阴线内“非”字纹探讨(续)

上一篇谈了红山“非”字纹的一种“非常规”情况——古人有意在阴线底部加工出来的“细横纹”。这一现象引起了各位老师的兴趣和探讨。近来仔细观察了“馆藏”红山玉器,发现很多都可以看到“非”字纹。所以,现在再谈谈常见的“一般”情况下的红山“非”字纹——古人加工时留下的痕迹,而非有意所为(看起来“非”字纹成因不止一种)。已经介绍过:在红山玉器中,有一种阴线或阴槽或打凹处,底部有很多径向的细纹。业内起了个很形象的专用词:“非”字纹。

下面的照片都能看到“非”字纹,有的清晰点,有的模糊点(放大看好一些)。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博物馆仔细观察,一定有收获(这里也都是馆藏。实际上,我们是要客观科学平等地对待藏品。馆藏和民间的都是人类文化的瑰宝。也许民间的会进入博物馆成为珍品,也许博物馆藏品会走进拍卖行进入民间)。

这些图给我们传递了哪些信息?我们用科学的方法推导一下。一定会揭开古人加工之谜。也给我们鉴定提供科学依据,而不是拼眼力拼经验。无论专家学者,还是古玩商,平头百姓都站在一个平台上沟通。

这些馆藏图,提供了确切无误的实物证据。我们画个示意图(随手绘制滴,别太较真哈),复原一下当时加工的情况(图一)。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阴线内的“非”字纹,相对阴线是径向加工时留下的痕迹,并经过轴向加工打磨。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不用坨轮直接加工阴线(图二)?

我们都知道:坨轮(姑且叫做坨轮吧,实际上它不是明清时期的坨轮。以后会讲到)的线速度比坨辊高很多很多,所以其加工效率也是坨辊的数倍或数十倍。并且,坨轮的制作比坨辊简单多了,所用磨损损耗也比坨辊小多了。但,古人却是先用坨辊粗加工,再轴向细加工(注意我只说了轴向,没有说是坨轮)。这说明当时坨辊加工是最先进的,没有之一,也是效率最高的,是不二的选择。————呵呵,也就是说:当时坨轮加工不存在!!!这点对红山玉的鉴定非常非常重要!!

后续还有很多疑问:如:当时使用解玉砂吗?坨辊是如何制作的?有加工机械吗?后面让我们一起破解这些困惑,提高我们鉴定古玉的基本知识。

另外:正好又有一张非常清晰的古人有意加工的“非”字纹实物图。和上一篇的图很类似。补发在这里(为方便大家对比,四张图放在一起)。

下一篇:收藏杂谈系列(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