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中医治疗十法
慢性肾炎的蛋白尿,不仅表现在治疗上的长期不易消失,而且有的还表现在中医辨证上的困难,如某些病人没有明显症状,仅在尿常规检查时才发现尿蛋白及其它病理成分而诊断为慢性肾炎,因此对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中医辨证及治疗方面,有必要进行探索。现就目前常用的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屎的方法,根据有关资料及个人经验体会,大致归纳以下十法,分述之。
脾肾阳虚型脱发
吴先生,47岁,公务员。
按:该患者是因为劳神过度而大伤阳气,使阳气不能上升,导致发失所养而致病。此方中的黄芪、桂枝具有益气、温阳、通经络、行血脉、和营卫、祛风寒的功效,云苓具有健脾安神的功效,郁金具有清心解郁的功效,杜仲具有补肝肾的功效,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将上述药物合用,具有健脾益气、温经通阳的功效。
中医治疗下肢水肿验方
【处方】药用太子参15克,山药15克,炒白术10克,猪苓15克,茯苓皮15克,苡仁20克,泽泻10克,桂枝10克,仙灵脾10克,杜仲10克,炙甘草8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加减】:若晨起面部浮肿,加防风10克,麻黄6克;胸闷腹胀加苍术10克、厚朴10克、木香8克;心慌气短加黄芪15克、远志10克;小便短少加车前子30克(布包)。
【方解】:老年下肢水肿,用健脾温肾法治疗,能起到一定的效果。方中用太子参、白术益气补脾,燥湿利水;山药益肾气,健脾胃;猪苓、茯苓皮利水渗湿;配泽泻增强利水消肿之功效。实验证明,泽泻有显著的利尿作用,能增加尿量、尿素与氯化物的排泄;对肾炎患者,其利尿作用更为显著。苡仁健脾渗湿;桂枝温经通阳利水;杜仲、仙灵脾温补肾阳;甘草和中。诸药合用,具有健脾温肾、利湿消肿的作用。
四逆汤”加减治疗脾肾阳虚慢性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原发于肾小球的免疫性疾病。此病病程较长,时轻时重,难以控制。西医治疗本病效果不理想。王光宇老师经过四十几年的临床摸索,运用中医中药进行辩证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我个人体会介绍如下:
慢性肾炎中医认为多为正虚邪实,故中医辩证要从正虚(气虚、阴虚、阳虚)和邪实(水湿、湿热、血於)两个方面进行辩证,王老指出在临床病例中,最后患者都会有脾肾阳虚,气虚血瘀。肾虚为主,先天之气不足不能充盈后天,水谷经微运化失衡,久病必瘀,肾不纳气,故为气滞血瘀。治宜补肾健脾,活血化瘀为主,再予以临证加减。在实踐中我宜感受到慢性肾炎的患者尺脉多沉涩弱,肾气的盛衰与尺脉的强弱关系密切。如《伤寒论》“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以四逆汤。”《伤寒论》只提到少阴病以沉脉多见,但在跟王老学习时发现,在临床上涩脉往往与沉脉同见。涩脉的轻重也可提示病情的轻重。故从脉象上来诊断、辨别病情轻重是很有必要的。
辨证论治:
脾肾阳虚型慢性肾炎
临床表现:面色苍白,神疲倦怠,形寒肢冷,周身浮肿,胸满腹胀,心悸喘促,纳少呕恶,甚时咳逆,上气不得平卧,小便清量或反多,苔薄或白腻,脉沉细或沉涩。
症候分析;
脾肾阳虚,阳气不能散布,不能温养肢体,故祛寒肢冷,神倦乏力,面色苍白,肾阳亏虚,膀胱气化不利失司,故尿少色清,若肾气不固,则小便仅多,水气上凌心肺,则出现心悸、喘促甚至咳逆上气,不得平卧,脾阳虚衰运化无力,则脘闷纳减,苔薄或白腻,脉沉细或沉涩,所示均为脾肾阳虚水湿内盛之候。
治法:湿补肾阳健脾,利水
方药:四逆汤加减
附子 15g 桂枝 10g 芍药 10g 生姜 10g 大小蓟各20g
益母草 10g 泽泻 10g 丹皮 10g 茯苓 10g 杜仲 10g
蒲公英 50g 炒薏仁 10g 白术 10g;
方中附子:桂枝温肾助阳以助气化为主,白术健脾补肾,水之制在脾,故配以白术、茯苓、泽泻、薏仁、健脾渗湿通阳利水为辅,芍药调和阴营,又能缓和附子辛燥之性,杜仲补肾强腰,生姜健脾温散水寒之气,蒲公英利水消肿,加减肾水凌心,心阳反遏,淤血内阻,出现心悸、喘促、脉虚或结代为重用附子15-30g(先煎)加黄芪30g 丹参10g 滋补心肾,活血利水,小便清长可去泽泻加菟丝子15g 补骨脂15g等温固下元。
例子:
彭-- 女 22岁 长江大学学生 2005年9月13日初诊
患者慢性肾炎多年,在几家大医院诊治疗效不好,病情时轻时重。患者今日感冒后,病情加重。慕名来找王老求诊.患者查尿蛋白(+++)血压150/90mmHg。双眼睑浮肿,面色苍白,精神不振,双下肢肿。四肢发冷。胃纳差,小便黄,大便调。舌质淡,舌苔薄润。两尺脉弱沉涩。四诊和参,王老辩证此为正虚邪实。正虚脾肾阳虚,邪实湿热於阻并有表征。患者病情复杂,应当解表祛湿热,并同时补肾健脾。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故正气虚则邪不易除。故祛邪扶正应同用。方可显奇效。方药为:附子桂枝 芍药 生姜 大蓟 小蓟 益母草 泽泻 丹皮 茯苓杜仲 蒲公英 炒薏仁 白术。5服。增元液一瓶,以补肾温阳。嘱患者一定要防止感冒。 9月19日患者复诊病情得已好转,表征已除,双眼睑浮肿,面色苍白,精神可,双下仍肢肿。四肢发冷较前好转.蛋白尿(-)血压:130/80。胃纳可,小大便调。舌质淡,舌苔薄润。两尺脉弱沉涩。附子 芍药 大蓟小蓟 益母草 泽泻 丹皮 茯苓杜仲 炒薏仁 白术。5服。增元液一瓶,以补肾温阳。壮水之注以制阳光。
用药体会:运用此方,我对其中几位中药的一点小认识,首先谈谈对附子的认识,谈到附子就不得不提到它在中药中的地位。1、附子为中药四大主药之一,附子之功在于温补五脏,汪昂《本草备要》:其性浮而不沉,其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所不至。能引补气药以复散失之阳;引补血药以滋不足之真阴;引发散药开奏理,以逐在表之风寒;引温暖药达下焦,以祛在里之寒湿。附子有毒,常人常避之,岂知用好即为良药。附子在本方中,既能补肾阳健脾,又能强心。2、桂枝《本草纲目》曰: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溢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本经》。心痛胁痛胁风,温筋通脉,止烦出汗《别录》。去冷风疼痛。去伤风头痛,开奏理,解表发汗,去皮肤风湿(元素)。清邹润安指出它的主要作用有六:和营通阳、利水、下气、行瘀、补中。王老对桂枝的应用功夫娴熟。他遵仲景之法。用桂枝配白芍以调和营卫,配人参以益气解表,配茯苓以通阳行水。在本方中主要用桂枝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化气。3、益母草《本草拾遗》“主浮肿下水”。有活血调经,利水消肿之功,其主要成分益母草减,能增加人体冠状动脉流量,改善微循环,能扩张外周血管及降压作用。在本方中用于水肿小便不利,其降压作用很好。4、杜仲补肾强筋骨,杜仲较好的降压作用,其降压作用炒杜仲大于生杜仲,炒杜仲煎剂比酊剂好。5、大小蓟功效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大蓟小蓟主治相同,常配伍同用,但小蓟有利尿作用,二者都对高血压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取其清肝解毒、降压之功。在本方中具体应用吾师教导我要胆大、心细、行圆志方。
最安全的补肾法--人体自身补肾法
中医理论认为:“肾气足,百病除”。人体内的左肾为阳,右肾为阴。左肾司六腑之功能,右肾辖五脏之运行。肾对五脏六腑起着至关重要的温煦(xu)、滋润、濡(ru)养、激发等作用。 肾中之元气,又叫元精,是生命的原动力。肾虚则生命力减弱,各种疾病会接踵而来。肾生精,精生髓,髓壮骨,髓通脑,脑为髓海。肾亏则髓空,髓空则骨软,骨软则腰膝酸麻,牙齿脱落,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关节炎、颈椎神经痛,甚至出现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反应迟钝,精力下降,脱发皮皱等现象。肾阳虚衰,男人表现为阳痿、早泄、遗精;女人则带下不止,月经不调,痛经、宫寒不孕等。 ? 中医认为,肾亏是人体疾病的根源,许多内脏疾患的治疗,应从补肾入手。中医还有个歌诀:“肝病先调肾,肾病先调肺,肺病先调脾,脾病先调心,心病先调肝”。可见个脏腑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人体自身补肾法,就是外劳宫补肾法。具体方法是:每晚临睡前将两手背紧靠腰部,仰卧于床上,5-10分钟后,其热感会逐渐传遍全身。开始时,双掌被腰压住会出现麻胀现象,3-5天后即可适应消除,双腿会感到轻松灵活。常酗酒的人,脑门还会渗出汗珠,有的腰部会出汗。这是因为人的两手外劳宫紧贴二肾后,双掌的热量直接温煦了二肾,将肾内虚寒之气逼出,通过运行,变成汗水排出体外。尤其是晚上10点半至11点,是亥时尾、子时头,此刻地气最旺,地气通过内劳宫吸入,穿过外劳宫直接注入二肾,伴随二掌的热量和五行之气,温煦了二肾。不论是晚上,还是白天,只要你躺在床上,坚持两手背紧贴两肾半小时,便可收到奇效。若你腿脚冰凉、麻痛,可将左腿架于右脚脖子上,20分钟后,腿脚便会变热。倘若每晚再用热水泡脚,然后按摩两腿根部的“气冲”穴,并反复揉擦两脚心的“涌泉”穴,反复拍打、叩击、推揉、按摩两腰出的“肾俞”穴,则效果更佳。
坚持运用外劳宫补肾法,再加上小指头提水法的锻炼(手指头有许多神经末梢,联结五脏六腑,例如右小指头通肾,主宰生长、发育、生殖、强壮,开窍于二耳与二阴;左小指头通膀胱,是人体主持水液的代谢,它通肺、通胃、通肾)。常练小指头提水法可以强肾。日本有些人长期用此法强肾后,70多岁还能生育。倘若再添加以膝盖逆时针走路法(走圆圈路)的锻炼,靠人体自身练出的功能,就能治好上述的肾亏、肾衰之疾患。
肾亏吃什么药
肾亏吃什么药好得先弄清楚是什么引起的肾亏.通常此病分为肾阴虚及肾阳虚.
肾阳虚引起的肾亏吃什么药之常用中成药有:
(1)桂枝防风煎汤送服肾气丸肾气丸是温肾助阳的主方。方中熟地甘温补肾,山萸肉、山药补益肝脾,三药合用,补肾养肝益脾;配以附子、桂枝(或肉桂)温肾助阳;泽泻、茯苓、丹皮通泄肝脾肾三脏之浊气。全方温而不燥,滋而不腻,重在温化肾气。用桂枝防风发散在表之风寒,煎汤送服肾气丸,以达温肾助阳解表之目的。
(2)苏叶生姜煎汤送服右归丸右归丸之“右”即命门之意,右归者指药归命门温补肾阳。方中熟地滋补肾阴以助肾阳;鹿角胶为血肉有情之品,味咸性温,温补肾督二脉;山萸肉、山药、枸杞子滋补肝肾;菟丝子、肉桂、附子温肾壮阳;当归、杜仲温养肝肾,祛寒壮腰。全方共奏温阳补肾壮腰的功效。凡肾阳虚衰而致的畏寒肢冷,腰膝软,食少便溏,面色白,或有阳萎、水肿等,均可适用。用苏叶、生姜煎汤送服,使发散风寒寓于温阳之中,有互为裨补之益。若阳虚不甚者,也可先解表而后施温补。
(3)复方补骨脂冲剂本方有温补肝肾,强壮筋骨的作用。方用补骨脂、锁阳温补肝肾;续断、狗脊强壮筋骨;赤芍活血化瘀,黄精益气养阴,适用于肾阳虚而致的腰膝痛以及腰部劳损等。此类病人的风寒感冒,可用复方补骨脂冲剂与风寒表虚感冒冲剂合服。
"是药三分毒”,能不吃药尽量不吃.下来介绍几种药膳.
肾亏吃什么药之食疗药膳麻糖粉--黑芝麻160克、桑椹子160克、黄精70克,共碾为粉糖拌,每日早晚服用,每次服用5克。
2)耳鸣菖蒲猪肾粥--菖蒲9克、五味子12克,先煎,去渣留汁,再将葱白7根、粳米适量、猪腰一对同煮熟,加佐料分2次食之。
3)腰痛杜仲猪腰汤--杜仲25克、威灵仙15克、猪腰一对,洗净剖开去筋模。将碾碎药物放入猪腰内扎紧,煮熟后去药渣、加佐料,分2次吃腰子喝汤。
4)失眠枸柏大枣茶--枸杞子12克、柏子仁12克、大枣5枚,共煮沸后加糖代茶饮。
5)尿频--①乌龟500克,小公鸡肉适量,共炖熟后食之;②狗肉250克,黑豆50克,盐、姜适量,加水共煮熟后食之。
6)夜尿频--①胡桃仁60克、韭菜150克,加麻油炒熟后用半点食盐调味,佐餐食之;②胡桃仁、益智仁、淮山药各25克,水煎服,每日1次。
7)疲惫人参胡桃粥--取人参3克、胡桃仁1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先将人参洗净切片,与洗净的粳米、胡桃仁共同放入沙锅,加水1000毫升,先用旺火烧开,再用文火煮成稀粥,加冰糖稍煮即可。每日服1次,分数次食用。
8)肾阳虚衰韭菜粥--韭菜20克,大米90克。将大米煮成粥,将熟时放入韭菜,温热空腹食之。
9)肾阴虚衰枸杞叶粥--鲜枸杞叶250克,大米适量。文火煮烂即可。
10)脾肾娇气核桃炖蚕蛹--用核桃肉100克,蚕蛹50克,酒、盐、味精适量。将蚕蛹入油锅炒,再与核桃仁一起加酒、盐、味精,隔水炖熟即可。
以上食疗药膳,请务必通过医生适合地知晓阁下是阳虚还是阴虚,寒体还是热体,特指是补心、补肺,还是补肝、脾、肾。
肝肾阴虚药膳食疗偏方
肝肾阴虚型除了具有虚症表现之外,还有阴虚火旺如低热、面红等表现,补阴虚食品:甲鱼、燕窝、百合、鸭肉、黑鱼、海蜇、藕、金针菇、枸杞头、荸荠、生梨等,可经常交替选服。宜食滋补肝肾养阴清热之品,如薏苡仁、赤小豆 、胡萝卜、白菜、芹菜、茭白、梨、桃子、大枣、苹果、桑椹、葡萄、樱桃、乌骨鸡、猪肉、猪肝、鹌鹑、鹌鹑蛋、兔肉、青蛙、鸭肉、鸽肉、鲜贝、干贝、海带、鲍鱼、黄鱼、带鱼、甲鱼。忌用温热及一切刺激辛辣食物。如葱、蒜、辣椒、生姜、芥菜、韭菜、茴香、芫荽、荔枝、杏子、虾、牛肉、羊肉、猫肉等。预防肾虚除了顺应自然规律,劳逸适度、节制房事、治疗已患有的慢性病外,建议採取饮食方法治疗。饮食疗法简称食疗,根据药食同源、医养同理的原则,充分发挥各种食物的疗效,达到促进健康、防治疾病、养生康復、延年益寿的目的。食疗原则:滋补肝肾;养阴清热,肝肾阴虚食疗药膳,请务必通过医生準确地了解阁下是阳虚还是阴虚,寒体还是热体,确定是补心、补肺,还是补肝、脾、肾。下面介绍几则肝肾阴虚药膳食疗偏方:
银耳红枣羹(或百合莲子羹):银耳、红枣(或百合、莲子)适量共煮羹当点心服食,可补阴虚。
甲鱼二子汤:甲鱼1只与女贞子、枸杞子各20g同煮汤,加调味,食甲鱼饮汤,连食数剂,可补阴虚和治肝肾阴虚所致的腰痛,遗精、头晕、目花等症。 石斛河鱼;石斛6g,河鱼1条共蒸食,可滋阴。 虫草老雄鸭:虫草9g与三年老雄鸭1只共煮,吃鸭肉喝汤,可补阴虚
眩晕黑芝麻糖粉--黑芝麻160克、桑椹子160克、黄精70克,共碾為粉糖拌,每日早晚服用,每次服用5克。
耳鸣菖蒲猪肾粥--菖蒲9克、五味子12克,先煎,去渣留汁,再将葱白7根、粳米适量、猪腰一对同煮熟,加佐料分2次食之。
腰痛杜仲猪腰汤--杜仲25克、威灵仙15克、猪腰一对,洗凈剖开去筋模。将碾碎药物放入猪腰内扎紧,煮熟后去药渣、加佐料,分2次吃腰子喝汤。
失眠枸柏大枣茶--枸杞子12克、柏子仁12克、大枣5枚,共煮沸后加糖代茶饮。
尿频--①乌龟500克,小公鸡肉适量,共燉熟后食之;②狗肉250克,黑豆50克,盐、姜适量,加水共煮熟后食之。
夜尿频--①胡桃仁60克、韭菜150克,加麻油炒熟后用少许食盐调味,佐餐食之;②胡桃仁、益智仁、淮山药各25克,水煎服,每日1次。
疲倦人参胡桃粥--取人参3克、胡桃仁1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先将人参洗凈切片,与洗凈的粳米、胡桃仁一同放入沙锅,加水1000毫升,先用旺火烧开,再用文火煮成稀粥,加冰糖稍煮即可。每日服1次,分数次食用。
肾阳虚衰韭菜粥--韭菜20克,大米90克。将大米煮成粥,将熟时放入韭菜,温热空腹食之。
肾阴虚衰枸杞叶粥--鲜枸杞叶250克,大米适量。文火煮烂即可。
脾肾虚弱核桃燉蚕蛹--用核桃肉100克,蚕蛹50克,酒、盐、味精适量。将蚕蛹入油锅炒,再与核桃仁一起加酒、盐、味精,隔水燉熟即可。
熟地、山萸肉炖鸭肉:熟地20克、山萸肉15克 、鸭肉80克。将鸭肉洗净切块,同药材一起加水适量放入炖盅内,隔水炖3小时,食用。功效:熟地性味甘温入肝肾经,有滋阴养血功能,治胃阴不足;山萸肉性甘咸性平、有滋阴养胃之功能。本食疗方适用于肝肾阴虚型之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急性复发型、久病阴虚或激素用药过久合并脾肿大,肝功肾功损害者。
熟地、知母炖鹌鹑:熟地20克 、知母20克、鹌鹑1只。将鹌鹑宰杀去毛和内脏,切块,与药材一起加水适量放入炖盅,隔水文火炖3小时,取出食服。功效:熟地性味甘温、入肝、肾经,滋补肾阴;知母性味苦寒,可清热滋阴降火;鹌鹑肉性味甘平、补中益气。本食疗方对阴虚火旺,长期低热者有效。
生地、杞子炖兔肉: 生地20克 、杞子20克、兔肉80克。将兔肉洗净切块与药材一起加水适量放入炖盅,隔水炖3小时。功效:生地清热,滋补肾阴;杞子味甘性平能滋补肝肾;兔肉味甘性温能补中益气,滋阴凉血解毒。本食疗方对肝肾阴虚型发热红斑伴头晕者有效。
洋参女贞子炖鹌鹑:洋参10克、女贞子30克、鹌鹑1只。宰杀鹌鹑去毛、内脏,与药材一起加水适量放入炖盅、隔水炖3小时、吃肉饮汤。功效:西洋参味甘苦凉补气;女贞子性味甘苦入肝肾经、有养阴补肾作用;鹌鹑性味甘平可补中益气;本食疗方滋阴补肾气,对久病阴虚火旺气短乏力者有效。
肝肾阴虚重症肌无力中医食疗方(1)首乌肝片:制首乌60克,枸杞子15克,猪肝200克。制首乌、枸杞子煎水取浓汁;猪肝切 片,用豆粉、盐、醋、白糖、酱油拌匀,用植物油炒熟,放入前汁及葱、姜。分2次服。本 方以制首乌、枸杞子补益肝肾,猪肝补肝益血。(2)参芪胎盘液:人参30克,黄芪100克,胎盘粉20克,枸杞子60克。人参、黄芪、枸杞子加 水煎取浓汁,下胎盘粉搅匀。每次服10毫升。本方以有参培补元气,黄芪补中益气,枸杞子 滋补肝肾,胎盘补气养血、温肾益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