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学脉诊,基础篇(滑脉)
滑脉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脉象之一。
滑脉是津液结聚的表现。
营养过剩、堆积可以导致滑脉。因此,滑脉多代表痰病。这很形象,就像有的患者吐出的那些痰一样,粘稠浓厚如胶,就是营养堆积不化的表现。很多伤食的小朋友在右关脉都会出现滑脉。
另有一种情况,实热烧灼,凝炼津液,也可以出现滑脉。通常出现在热结津液未伤的患者,或者素有痰浊的热证患者。许多少阳证患者口苦,胸胁满,在左关脉可见滑脉。 这种滑脉表现为流畅有力,就是痰热的表现。
滑脉是什么样的形态呢?
应该说,滑脉是脉气的表现,而非脉形。它是脉内脉气的一种状态。从脉内气感知,而不是从脉的表面形态感知。
滑脉如滚珠。这是对滑脉最形象的描述了。当然是指脉管内脉气流动如珠子滚过手指一般。而不是指脉管如珠串子一般。
滑脉相对其他脉象来说。有自身的特点。对于一些偏浮偏大的脉,细心总结我们就会发现。滑脉有在脉管浮浅部位、在脉管中部、在脉管底部这几种不同的情况。
脉气滑出现在脉的浅层,相当于浮滑脉。
在指目得脉后,轻轻按在脉管上,能感觉到脉气在脉皮下如波浪一涌而过,波动起伏不大,往往不细心就很难感觉得到。
这种浮滑的脉象,往往提示痰浊凝结程度较轻较浅。
往往也是会寸关尺三部同时出现轻按脉皮即得滑脉。针对这种脉象,我通常都会选择小陷胸汤。正如《伤寒论》条文: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这种情况,在感冒过后几天出现痰多、痰脓绿的患者上经常可以看到,用小陷胸汤祛痰效果也是相当的好。患者往往会反馈痰迅速消退。
脉气滑出现在中部。1.浮取得脉,中按得滑之脉气。2.中取得脉,按之脉气滑。
这一类滑脉的出现,有痰浊结聚较盛的可能,也有热盛的可能,也有痰热内结的可能。这个程度的话,已经给人一种类似滚珠的感觉了。
滑而和缓或者迟缓,往往是痰浊的表现。滑而有力往往是热盛或者痰热结聚的表现。
右寸出现浮取紧,按之滑有力,是风寒闭热,是大青龙汤或者麻杏石甘汤的使用证。小儿感冒咳嗽常见。
右寸出现中取缓滑,是痰浊盛于胸中,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前胡、冬瓜仁、金荞麦等均可加减应用。
右寸出现中取滑有力,是肺中热或者痰热,用千金苇茎汤加减。曾治疗一小儿身热痒夜甚,肌肤甲错。患者久治不愈。我打脉发现右寸脉中取滑盛有力,用千金苇茎汤加减很快痊愈。
左寸中取滑缓,常见多梦难眠,容易受惊心慌,用温胆汤效佳。若滑有力,用导赤散。
右关中取滑缓为痰盛,或者积食。小孩子常常可以见到。用二陈汤加平胃散。
右关中取滑有力,为痰热。根据情况可选择半夏泻心汤类方。
左关中取滑,多为痰浊结聚胸胁下,用小柴胡汤。
尺脉的中取滑,常常见有力。根据情况可选用白头翁汤、四妙散、猪苓汤、桃核承气汤等。记得我儿子3岁的时候,下痢脓血,日数十行。打脉右尺浮弦中取滑而有力,予白头翁汤加减,迅速痊愈。
脉气滑出现在沉部,需用力按至底才能感觉到。
这种情况代表了痰浊结聚非常深。这时候的滑脉,感觉起来真的就像是珠子在手下的样子了。
这种脉象,出现在右关尺,用承气汤类方。
出现在左关,根据情况,用龙胆泻肝汤。
同时出现在双关脉,用大柴胡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