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乾州蕞娃:留住民间记忆的根——许海涛短篇小说集《藏家》有感
【内容提要】我不是跑家,也不是藏家,只是文字搬运工,对传统文化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喜爱留恋而已。所以,对于许老师的藏品和著作,我更关注的是作品蕴含的人文主义,其中的文字语言以及其蕴含的思想感情。
乾州蕞娃
《藏家》是许海涛先生的第三本作品,他的前两部作品分别为短篇小说集《跑家:那些埋藏民间的古董传奇》和长篇小说《残缺的成全》。
许海涛,男,1969年生,咸阳周陵马家窑人,爱好写作。爱古董老物,闲暇好为跑家,跑遍关中大地,与数百位民间跑家和藏家相识相交,经见民间古董老物数万件。
跑家,陕西民间叫法,指走街串巷、挨门进户收古董老物的人,北京叫呵街的,上海叫铲地皮的,全国各地都有这样的人群,叫法不同。
以小说的形式展现跑家形象,在全国,许海涛是第一人。在看了许海涛先生的前两本书,我分别写下了《难忘那一窝生坑货 ——许海涛先生<跑家>读后感》和《“救风尘”者的赞歌 ——<读残缺的成全>》两篇文章。
和许老师的直接交往,一共有三次,一次是许老师来乾县,我们在风云藏泉钞馆见面聊天,一次是我前往周陵马家窑拜见许老师,并见到了泾阳县的两位藏友,我们一起聊天吃饭。一次是我在许老师朋友圈看到“敬字炉”,想写一篇文章(《由敬字炉想到的》),托许先生为我收集一些“敬字炉”的照片,许先生没有推辞,三天之内就为我找到了很多实物及拓片资料。
我不是跑家,也不是藏家,只是文字搬运工,对传统文化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喜爱留恋而已。所以,对于许老师的藏品和著作,我更关注的是其中蕴含的人文主义。
今年暑假就知道了许老师有一部新作品即将出版,正在和出版社洽谈具体合作细节,所以我一直在期待中。许老师新书首发式是12月15日在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秦文明会客厅(兰池大道秦汉新城管委会东)举行的。很荣幸,收到了许老师的邀请函,但是因故没有出席,这让我多少有些遗憾。但人生就是这样,我们必须学会取舍。
如果说,前两本书让我更多的感受到的是历史的沧桑和沉重,这本书让我感受到的更多的是情义。
“我们的根在哪里,我爸不记得了。我长大了,不知道我们的根在哪里。我儿子降生了,更不知道我们的根在哪里……我开始窥望,窥望一幅画、一行字、一枚印、一件家当,像透过空隙,窥望我爸、我、我儿子的根,马爷的根,马家窑的根,黄家窑的根,王车村的根,刘家的根,李家的根,乱葬坟下的根,或许,一个民族的根……”
——《自序》
这也许就是许老师和他的伙伴们孜孜不倦、乐此不疲的东奔西走的原因,他们是想留住民间记忆的根。
当然,书中还有一些儿女私情,比如说和尚爷和莲花嫂子的感情纠葛,杨文革和红霞的感情纠葛,这些感情都让我们为之心碎,不知道是该批判还是该同情。成年人的感情很复杂,不身临其境,难以做出客观公正的评判。而更多的时候,情感问题很难用对和错来评判。只是我们在追求自我幸福的同时,必须尽量减少对他人对社会带来的危害。如果像柏局和靳桦林、老霍和王瑞珊之间的勾当,那真的会让那些真心投入的人伤心透顶。那样的利用人感情作恶,实在是罪大恶极!
在书中,作者还对一些藏品表达了自己的珍爱怜惜之情,比如说对斯特拉迪瓦利小提琴的感知与痛惜(伟大的音乐是心灵孤独的弹奏)、对石鲁及其画作的感悟之情,这些都让我为之震撼不已。没有用心长时间近距离的感悟玩味,是绝对写不了那样的文字。
同时,书中有很多经典的语言,耐人深思。比如说:(1)《皇后之玺》文末最后一句老聂说“心口疼,寻中药呢”,可能很多人看到会笑,其实不要笑老聂,很多人都在寻一样药——“后悔药”。只是这世上根本没有买后悔药的。我们和老聂一样傻。(2)“拴马桩……那是庄户人门前的华表。”对于拴马桩的定位简直是恰如其分,一语中的。(3)《望桩》一文中亓珖对退休博物馆研究员的瞬间爆发,既是一种策略,也体现了民间和官方在文物收藏长期以来的认知冲突,科班出身的瞧不起这些来自乡野的游击队,来自于乡间的跑家也嫌坐办公室的这些书卷气太重。(4)“时间是个神,像酒糟”,这句话极其生动传神,犹如神来之笔。(5)“念想在哪儿,飘零的归宿就在那儿。”“白桦树光秃秃的,枝丫在风里颤抖,扑在地上的叶子发出‘簌簌’的响声,像是低声地哭泣……这是白桦林最美丽、最动人的时候”。这些极美的语言让我震撼不已。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没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很难写出如此干净利落的文字。
另外,本书中大量的采用方言,这无疑是对传统非物质文化的挖掘和整理。我们知道关中方言有很多都是周秦时期的官方用语,是雅言,只是后来随着国都的变迁,关中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地位日渐衰落,关中语言才成为方言。
“灵娃,木娃”(聪明娃和笨娃);“眼窝里有水水的娃”(乾县方言,眼窝读作nian wo,是指那些有眼色,善于察言观色,脚手勤快的娃);“撒踅”(Sá me常用义为:四下观瞧,或作“撒目”“撒眸”);“鼻嘴娃”(小孩子,尤其是那些三五岁的小娃,因为这些孩子爱哭鼻子,弄得满鼻子满脸都是眼泪鼻涕,而且经常“青鼻流过黄河了”,“黄河”这里指嘴巴);“耍货”(小孩子的玩具);“㪪”(sa,脑袋的意思,最典型的就是医生和患者的对话:“你啥疼得很?”“我㪪疼得很”“你到底啥疼得很?”“我到底㪪疼得很”。因为关中很多人zh ch sh和z、c、s不分,所以就造成了双方的误解,让双方都很受伤。)“窑背子,崖(lai)上头”(意思是窑洞、土崖的顶部);“锅塌粏”(一种用于玉米面蒸的馍,刚蒸出来比较松软,有点粘牙,放凉了好吃,但是这馍干了以后一碰就会散开。不耐饥,一般在蒸的时候要放一些糖精,不然不好吃,小时候家里细粮少,没有小麦面蒸馍,就用这个充饥,吃得多了胃做酸。现在却有些怀念。)“吊模样”(生气的表现,乾县人一般说是“噘嘴吊模样”,不文雅的就直接说“驴噘脸吊”,“嘴上能栓头牛”)“张脱”(驴马等动物挣开缰绳跑了,也做“挣脱”)“煽惑”(诱惑、鼓动别人干坏事);“瞀(mu)乱”(因为心中有事,所以心烦意乱,坐卧不安);“谈嫌”(挑剔、找毛病,有句话“谈嫌的才是买主”,这是因为在买卖的过程中,交易双方要围绕价格进行博弈,而买家就是通过谈嫌来压价的,要是不愿意买,也就不需谈嫌,不需压价了。)“踢先人脸”(指因为后代的原因让祖宗蒙羞);“吃喝踏杂”(乾县人作“吃喝采踏”意思为吃喝及来往花销);“走停”(两家关系好,做亲戚状往来);“绌绌”(皱纹);“水深的跟海一样”(乾县人说“水深得很”,意思是说其内幕复杂,不可言说;还有一种说法是“河大的跟涝池一样”,这是反话,意思是没有认清形势);“嘴子”(文中的意思是一些客户资源,乾县人指超出一般关系的男女朋友,有时候也做“码子”,语出何处不得而知)“斤秤”(文中是能力、肚量的意思,也做“斤两”);“地里鬼”(指熟悉地方情况、善于查访内情的人)“抹脱了”(乾县人也做“一头挑担,一头抹担”,指两头都不落好);“利朗”(办事麻利干脆,不拖泥带水,也做“利飒”);“睬识”(理睬的意思);“吃炸药了”(意思是脾气特别爆,让人无法接受,乾县人也做“吃了黄炸”);“觑顾”(注意的意思);“叵烦”(生气,特别不耐烦的意思,《说文》:“叵,不可也。”);“冁活”(舒服,受活的意思);“叼空儿”(抽空儿的意思);“撂展”(轻轻松松将对方打倒在地);“磕牙哄嘴的零碎”(是瓜子花生糖这一类的招待品,干果零食);“接连摔炸弹”(好运连连,不断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大事);“绿线线辣子”(青辣椒,特点是细长,且特别辣,一般可以生吃,切碎了用热油泼后,调着吃;也可以炒着吃,炒的时候可以加入西红柿或者鸡蛋,还有的加入肉丝,可以用手工热蒸馍夹着吃或者蘸着吃);“不挼话”(意思是说话算话,不撂话);“容”(祖容,老影,祖先画像,用于家族祭祀。大约在90年前后,我们家族祭拜过一次老影,此后不知因何缘故,祭拜活动不再举行。老影现在还在不在,在谁家,我没有问过,也不好问,因为收藏老影的人家和我们已经出了五服);“卷包”(文中是全部打包收来了,但是乾县用“卷包”多为贬义词,是指通过非正常手段获得,也有“倒包(dao,二声)”一说。)“笸篮”(竹编的篮子);“大人”(duo ren,是关中人对父亲的另一种称呼);“冷子”(冰雹);“搅骚”(故意撒泼捣乱,坏别人的名声);“岔生”(意思是害怕生人,不愿意和生人打交道);“松不滋滋”(形容人做事情不紧不慢,遇事情不慌不忙,丝毫不起性,不紧张);“模样心疼”(模样俊俏,看了让人怜惜);“惊骚了”(惊动了,同打草惊蛇意思接近);“忙忙迫迫(bei bei)”(形容有些人一生辛勤劳作,马不停蹄);“两眼墨(mei)黑”(也写作“两眼一抹黑”“两眼抹黑”,比喻对于社会上的一些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方式极其陌生);“憋屈”(这个词语让我想起了“苦不堪言”,所有的委屈只能憋在心里,无法对人言说);“三七二八开谝呢”(指的是那种没有主题十分随意的聊天);“大”(da,二声,是关中人对于父亲的称呼,有些地方也用来称呼叔父,二大、三大);“把我撂在干岸上”(不知道和乾县人所说的“把我撂倒沟里”是不是同一个意思)。
“瞎(ha)猫碰上个死老鼠,瞎雀儿箝(qian)了个好谷穗”(形容运气好,不费吹灰之力就取得了别人梦寐以求的好结果);“该死的毬朝上”(一种无所畏惧、近似与无赖的说法,完整的说法是“该死的毬朝上,不该死的万万年”)“咥饱了要知道撂碗”(完整的说法是,“人要有足(ju)劲,咥饱了要知道撂碗”,意思是说做人不能贪得无厌。)“活人,就是活娃呢”(乾县人的另外两种种说法是“年轻的时候娃凭他爸呢,上年龄以后他爸靠娃呢”“年轻的时候娃活他爸的人呢,上年龄以后他爸活娃的人呢”;另外一个说法是“后锅要有汤呢”);“秃子㪪上的虱子——明摆着呢”(民间歇后语,比喻事情简单明了,一目了然);“运气来了,门板都挡不住”(形容运气极佳,乾县人说正在红运里,鬼神都不敢近身)。
除此之外,我还知道了“像赞”是写给遗像的赞词,民国时期很时兴;知道了石鲁的画风(野、怪、乱、黑),石鲁的人格(痴、倔、真、奇);知道了“穰饸”(泾阳特产,鸡蛋饼做皮儿,肉末拌馒头屑做馅儿,皮儿卷了馅儿,卷成檊杖粗细的条儿,上蒸笼,蒸熟,凉凉,随时蒸热蘸上醋汁儿,香浓美味。据说为于右任先生提笔所写下的名字)……
从一本书中能够有如此丰硕的收获这就够了,当然还有很多我自己没有感悟到的,或者感悟到了没有说出来的,有待于别的同道中人去感悟去阐释。毕竟,不能一个人把所有的好事都干完了,那样就不好玩了。毕竟“独乐乐”不如“乐淘淘”好玩、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