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林散之临摹的楷书不及隶书?而他的出名却在草书上?
很多喜爱书法的人都知道林散之是以草书而成名的,并且他的成名时间很晚,并不是很早。但是作为一代书法大家,林散之的书法功底却是非常厚实的,也正因为如此,他的一生都是在学习前人书作中蛰伏起来,到了晚年才一举成名。
和其他许多人一样,林散之的书法也是从楷书学起的,他最早学习的就是唐代书法名家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据一些资料记载,那时候,林散之的楷书写得非常到位,可惜的是,我们没有机会看到当时他的临作。只能看到他四十多岁以后的临摹作品。
林散之也喜爱隶书,尤其是喜爱临摹隶书作品,可以说,他对两汉时期的隶书作品都有临摹,如《乙瑛碑》、《礼器碑》、《石门颂》、《孔庙碑》、《张迁碑》等等,凡是汉代的隶书作品都有所临摹。有人说,林散之一生都是在临摹中度过的,这个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佐证:一是他的临摹作品有证有据,二是他有八十多岁的时候仍在临摹。
看过林散之的临作,可能会有很多书法爱好者都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林散之所临摹的楷书作品的功力并不如他的隶书临作?如果能看到这个问题,就说明你对书法还真有一定的修养。
的确,我们从林散之临摹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的楷书临作如果从字形、笔法等方面来考察的话,确实比不上他所临摹的隶书作品。这是为什么呢?下面作一些分析,欢迎大家发表意见一起讨论。
第一,林散之的楷书功力不扎实。很多书法爱好者经常在谈论一个名家作品的时候,都可能会说这样一句话:把楷书作品拿出来看看。如果林散之的楷书功底扎实的话,他的笔力一定不会那么软弱。有人也许会说,那是因为年龄大了,写不结实点画。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可以和他在80多岁时候所临摹的隶书作品进行一些对比,看看隶书临作的点画是多么有力的。
第二,林散之不擅长学习楷书。这个说法想必是有一定道理的,在丰富的书法宝库中,不可能每个人都要把五体书法弄得十分精通,只人掌握了一些基础性的书体后,后面就可以深入到某一体中,这是很正常的。林散之的楷书虽有自己的特点,但还不能作为法帖让人学习。
对于林散之的隶书临作,也许大家都很喜爱,这是因为他无论在临摹哪个汉代隶书作品时,都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使得其与原作惟妙惟肖。我们也可以从中感受到当时的书写状态,笔力雄强,入木三分,也许是林散之钟意于隶书,也许是最拿手的书体,无论是点画还是字形,都表现出了一位书法名家的书写功力。
林散之的成名时间很晚,几乎是在他的晚年时期,而成名的书体则是在草书上。也有很多人觉得,林散之的草书并不像古人的草书那样让人感受到一种美的存在,恰恰相反,他的草书则是一种“自由体”,并不具备古人的遗韵。其实这个说法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如果从书法艺术性的角度来考虑的话,林散之的草书线条是非常之美的,多笔并用,墨法活泼。
林散之在书法上的成就就在于“以画入书”上,可以说是当代书法艺术性的先驱者。因为林散之不仅仅是一位书法家,还是画家和诗人。几十年来,从少时学书到大器晚成,对中国书法史上的几乎所有的名家作品都有所学习和临摹,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基础,他的书法作品才有了个性的面目,才会表现出他的修为与雍容。
本文由网络签约《太一智慧书画艺术》平台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