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揭秘丨换了总导演的《舌尖3》,还能不能陪我们“下饭”?
文丨秋葵
编辑丨美圻
文娱价值官解读:失约两年,《舌尖上的中国3》姗姗而来,宣布2018年初,回归CCTV9。
总导演陈晓卿的离职,曾让千呼万唤的第三季始终难以再现,直到刘鸿彦接手,拍摄进度才明显加快。而这档曾经征服国内近1亿观众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如今在遭遇总导演和原班人马大换血后,是否会失掉原来的味道与温度?又会以何种面貌再次出现呢?
文娱价值官记者独家走进制作团队,提前解密这部为市场期待已久的作品。
震撼!一年推出20余部全新的纪录片!
2018年CCTV9纪录频道资源推介会上,能感受到纪录片行业彻底爆发的态势汹涌来袭。20余部新作里涵盖:自然地理、社会现实、文化历史、科技探索四大类,取材多样,视角新颖,堪称央视纪录频道最有诚意,新作最多的一年。
但其中话题性最强的,还是宣布《舌尖上的中国3》正式归来的消息。
接替前任总导演陈晓卿拍摄第三季的总导演刘鸿彦,压力之大,显而易见。
珠玉在前,这位曾经出品过《纪事》栏目的女制片人,只能用“新颖又不失传统”的风格,为这档顶级纪录片注入新鲜血液,烹调出全新的滋味。而首次启用外籍创作人员,引进来自不同国家,自带不同传统文化的团队,也是新导演通过另外一种手法、视角,重新审视中国传统食物的大胆尝。
当然,风险亦很大!
(刘鸿彦)
“《舌尖上的中国2》差点推荐……”
2012年,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刚播出一集,平均收视率就超过0.5,超越了同时段的热播剧。直到今天,记者仍记得那种久违的、和全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看一档节目的温馨画面:家人边吃晚餐边看着电视里民间美食的制作过程,听着浑厚男低音用抒情的方式讲解每一样食材的来源、每一道菜精妙的做法……而那些顿看着《舌尖》吃掉的晚餐,也被赋予了情感与温暖。
作为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吃货民族”,这部美食纪录片让对“不吃会死星人”来说简直太有诱惑力了,当然,泱泱大国特色各异南北不同的美食固然很吸引人,但背后传递出的文化底蕴和家国情怀才是这部纪录片走红的核心竞争力,透过美食,“舌尖”拍出了人性和厚度。
2014年,《舌尖上的中国2》同样刷遍朋友圈、生活圈,虽然和第一季相比,第二季争议很大,但还是有很多吃货是以《舌尖上的中国》“配饭”的。极具创造力的中国网友,甚至发酵出“舌尖上的宿舍”,“舌尖上的泡面”等衍生作品;各大餐馆更是争相蹭热度,近日,某馄饨店竟然悬挂横幅“《舌尖上的中国2》差点推荐”,随即引发大家创造了各种“差点”体:我差点上了清华、我差点一米八……活生生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街边小店炒成了当红炸子鸡。
(火遍朋友圈的蹭热网红店)
首次泄密四大内幕
不过,前两季播出后,《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就无声无息了。去年,总导演陈晓卿悄然从央视离职,第三季的拍摄也被暂时搁浅。三年了,不少观众仍对第三季《舌尖》念念不忘,翘首以待。
2017年已近尾声,新团队接手的消息,终于让《舌尖上的中国3》重回大众视线!
虽然央视目前对《舌尖上的中国3》各种细节“捂”得很深,但文娱价值官记者还是通过新制作团队,挖到了一些内幕:
和第二季一样,依然是8集!
和第二季一样,依然是8集的《舌尖3》每集总计50分钟的片长,节目容量不会和前两季有明显变化,最大的改变是不再局限中国范围内,会在全世界范围内审视中国美食,对比国外和中国美食。
投资是前两季的两倍!
“投资会是前两季的两倍,因为很多镜头都是远赴国外拍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刘鸿彦接手后基本是从新组建了整个团队,还首次引入了外籍人员,来自荷兰的外籍摄影师Benito Strangio被人亲切称为老班,跟《舌尖上的中国》结缘的他,跟着摄制组上山入地下海过河,无所不能,持有一种开放心态,非常喜欢中国食物的他比多数中国人尝试过更多地方美食。而这种中外文化、食物和饮食习惯对比式的表达方式也许会是第三季最大的亮点。
(尝遍中国菜的外国人老班)
藿香干烧鱼入选
目前长春烧烤、安徽牛肉包子都很多地域食品都宣布将在第三季中露脸,对于这些蹭热度的行为,知情人士笑着说和“舌尖3”没有任何关系,但她透露不久后节目组会放出一个三分钟长度以“家宴”为主题的宣传片,其中会有藿香干烧鱼等菜露脸,届时观众可以先睹为快。
主烹妈妈的味道
知情人士透露,第三季会将更多精力放在“妈妈的味道”这个主题上,在飞速发展的当下,每一个人都需要用一种方式守住自己,其实食物是最好的方式。希望能够通过食物来寻找我们的心安之处,用这个跟当下现代人产生有更多的共鸣。
跳出中国人天然的饮食自信
铜锅一只,白酒一瓶,三四个小菜,五六盘肉,七八个弟兄……锅里翻江倒海、话题热气腾腾。
互联网让生活中的一切可以一键解决,但人们对于吃食却从来不肯让步,外卖或许只能解决上班族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它的主要作用只是让人不饿,但约上家人好友,排着长队等到“天荒地老”,也要吃上一口热气腾腾的中国菜,这才是中国人对于美食最执着的追求。
虽然食物的记忆是很私人的事情,往往与个人经历息息相关,但国人对于中华饮食文化的讲究和自信却是相通的,藐视一切外邦的食物的我们,看一切国外食物似乎都有一种天然的鄙视,也正因为对自身饮食文化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中国人拍自己的食物往往会有一些惯性或者视觉疲劳,有时候会不由自主陷入自我沉醉的境地。
这也是刘鸿彦团队这次希望换一种方式来呈现食物和文化的初衷。
(“舌尖”拍摄花絮)
通过另外一种文化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中国这些食物,包括它们的故事、背后人物和时代的变迁,可能会产生有一种熟悉的陌生感。相比以往美食纪录片那种自己拍自己的视角,刘鸿彦在“舌尖3”中尝试用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的文化传统的人、食物来和中国的去对比、碰撞和融合,希望在影像的表现上寻找不一样的表达方式。
秉持着这样的理念,这一季中,新的主创团队淘洗历史、糅合时光,以更宽更高的角度在呈现国内外一餐一食的同时,刻画国人品尝人生百味,享受生命美好的状态。
(用食物来寻找心安之处)
纪录片走红
是正常市场的回归
中国曾在纪录片领域成绩斐然,并一度走在国际前沿。很多纪录片导演如:王兵、张以庆、陈为军、范立欣等,至今仍是各大电影节上的常客,由于中国地大物博、人文条件优越,中国纪录片导演往往能拍摄的题材也更丰富多样。
今年,除了《舌尖3》,央视还一口气放出了20余部明年待播的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航拍中国》第二季将和《舌尖上的中国3》一起作为明年央视纪录频道的开年三部曲,率先和观众见面。此外,《中国字》、《山海经——英雄的故事》、《跟着唐诗去旅行》、《文学的乡愁》、《生命之盐》、《花开中国》、《寻找最美中国》、《城市24小时》、《藏着的武林》、《手术200年》、《世界上的另一个我》等,都是首次公布。如此丰富的类型,大批量的作品,无不流露出央视重振中国纪录片影响力的决心。
(《航拍中国》第一季好评如潮)
近年来,中国电视纪录片迎来了长足发展的黄金时期。先是《舌尖上的中国》唤醒了人们对中国饮食文化鲜活的味觉记忆,《我在故宫修文物》让世人见证了匠人精神的可敬。纪录片作为独特的影像载体,正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激发公众对重识中国智慧美学与生活文化的热情。
移动互联网发展以来,传统纪录片并不受观众欢迎,在内容上冗长、沉闷的气氛,缓慢的节奏,艰涩的主题和叙述,很容易消耗掉观众的耐心。人们更倾向“快消费”的文娱作品。
“舌尖”之后,不少国内纪录片摒弃了动辄宏大叙事,试图用高屋建瓴的严肃主题吸引眼球的套路,尝试用人文视角,把目光投向中国百姓的日常生活。用聚焦的镜头和深情的旁白,去记录中国人文化和生活中的细微之美,让观众把自己的情感代入到纪录片中。
2011年中国纪录片市场总投资只有8亿元,2016年,这个数字已超过了50亿。目前,中国纪录片正从小众、精英,变成更加大众的文化消费产品。播放方式也经历着从地方走向全国、全球,从小荧幕走向大银幕的变化。现有的电视市场内,娱乐节目处于强势地位,几乎占据整个市场80%以上的比例,这样的现状是不正常的,纪录片的走红也是一种正常市场的回归。虽然尚不知《舌尖3》能继续前两季的辉煌,也记者希望越来越多爆款纪录片的涌现,在人们看腻了假的、编造的故事之后,纪录片的真实和文化内涵会成为大家最需要的东西。
声明:
2、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文章转自文娱价值官,ID:wenyujiazhiguan,作者标注原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