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怀不卖情怀,如果满分10分,我想给这部纪录片11分
每个人应该都不会反对:了解某一个人群的最好方式就是成为这群人中的一员,做他们做的事,遭遇他们的遭遇,然后你就能想他们所想,担心他们所担心。
如果有一部记录某个群体的纪录片,所拍摄的不仅仅是这些固有的群体,而是导演也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不是热闹的真人秀,而是实实在在地做这个职业一年。你会期待这部纪录片吗?
反正我会。事实也证明,这部叫做《最后的棒棒》的记录片值得这样的期待。
导演何苦,正团级军官转业,2014年1月19日(农历蛇年腊月十九)来到山城重庆拜师老黄,当起了一名“棒棒”,根据他之后一年的棒棒生涯,以及他遇到的一群棒棒们的生存状态,拍成了一部13集的纪录片——《最后的棒棒》,豆瓣评分9.7,而我觉得给它10分都不足以表达其超出我的期待之处:
一、有情怀,不卖情怀
如果不是亲眼看到,我可能不太会相信这个时代想要拍一部纪录片,尤其是记录体力劳动者的纪录片,导演会想到要真的去做这个职业,不是一两周、一两个月的体验生活,而一做就是一年。
在人人都争着给自己贴上“匠心”标签的时代,这部纪录片所做的是:并没有以此为卖点大肆宣传,功过自留给观众去评价。
二、有苦难,不博同情
但凡目光对准弱势群体,从制作团队到观众,好像习惯性反应就是同情、怜悯,如果是能共情的也就算了,然而大多数的目光不过是居高临下,好在这些群体基本上也不是类似文化产品的消费者。大家都在讨论着他们的事,然而这个群体自己却不参与,这想想有点荒谬。可每次一件社会新闻出来,那些大打嘴仗的又有几个人是真的去了解过他所讨论的新闻主角的生活呢?
也许是从小的生活环境让导演熟悉这个群体,又也许是一年亲历的种种让他熟悉这个群体,使得他镜头下的这群棒棒,真实饱满:自有多于常人的磨难,也自有其对待磨难的方法,也许,他们并不需要同情和怜悯。在描述他们的过程中,正因为少了这样的一层包袱,导演反而能像个有点毒舌的损友,戏谑调侃中揭示出他们那不切实际的幻想。比如,对相信算命先生所说“60岁将行大运”的老甘,是这样说的:
三、有记录,更有思考
同样是不得已走上当棒棒的生涯,有的人一做就是几十年,有的人一两年就另谋出路,有的人会思考如何能够利用资源赚更多的钱,有的人就只守候着找上门的活计,有的人勤勤恳恳,有的人不到万不得已不愿动。
虽然只是记录,但又时时刻刻都在对每一个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的行为进行着对比。在这样的对比中,也就很清晰地看到怎样的思考和行动就会导致怎样的生活状态。可是,聚焦到个人,到底是这样的生活环境阻碍了他们思考得更开阔长远并采取行动,还是思考和行动上的欠缺导致了这样的生活状态?
环境既定的情况下,同样一群人也会出现巨大的差别,如果身在其中的人能对此有所感并有所思考和行动,结果就是不一样的了。
四、有聚焦,还有发散
《最后的棒棒》以记录自力巷53号的棒棒们的职业为主,但既然棒棒们生活在这个大环境里,纪录片自然也由棒棒们的现状由点及面地记录了城市的拆迁、农村的衰败、亲情的缺失、农民养老、医疗等一系列的社会现状,可以说是相当全面地描绘了目前年纪已经较大的一群进城务工人员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春节时读过一本书,叫《贫穷的本职: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两位研究者调查了很多国家每天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人员的生活,并试图从教育、小额贷款、健康、就业等各个方面来研究如何可以援助他们能够让他们持久地摆脱及贫穷的生活,看完感慨了一句:“商业是最大的善”。
这部记录一个注定要走向没落行业的最后群体的纪录片,辛酸中让人看到的更多的是很多的机会和希望,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在这样一个经济一直在发展的国度里,只要自己不放弃,在原有基础上的向上奋斗,还是有很大空间的。纵使艰辛,有希望的生活还是值得为之受苦。
长
按
关
注
读书 电影 生活
Miss略知一二
微信号 : xiaolingyu0331
新浪微博:@余音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