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油腻湿热多, 中医帮您来化浊
什么是湿热质?
在中医体质理论中,湿热质是九大体质中的一种。所谓湿,即通常所说的水湿,它有外湿和内湿的区分。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湿,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常与消化功能有关。
点击加载图片
中医认为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若体虚消化不良或暴饮暴食,吃过多油腻、甜食,脾不能正常运化而使“水湿内停”;且脾虚的人也易招来外湿的入侵,外湿也常困阻脾胃使湿从内生,所以两者是既独立又关联的。所谓热,则是一种热象。而湿热中的热是与湿同时存在的,或因夏秋季节天热湿重,湿与热合并入侵人体,或因湿久留不除而化热,或因“阳热体质”而使湿“从阳化热”,因此,湿与热同时存在很常见。
湿热体质指的是湿热内蕴的体质状态,就像桑拿环境。湿热体质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体质类型。因为这种体质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是很明显的,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口干,口苦,身重困倦,大便粘稠,小便黄。
点击加载图片
湿热质有什么特点?
除了皮肤油腻容易长痘和口苦口干唾液粘稠这两个特征,湿热质人还会有下面表现:
1.身体困重。湿热质人和痰湿质人一样,体内湿热重,有湿重的表现:身体困重倦怠,严重的甚至有裹着东西东西裹着的感觉。
2.奇怪的热。这类人的热不明显,有时候甚至根本就没有感觉,但是如果将手在皮肤上多放一会了,就会感觉皮肤发烫,这是被湿阻遏住的热透出来的表现。这种发热一般在午后比较明显,一般人出完汗后就不热了,但是这类人却还是热。
点击加载图片
3.容易心烦急躁。因为体内热也重,所以这类人经常有心烦的感觉,脾气也比较急躁。
4.胸闷。胸口闷闷的不舒服,其实这是湿邪阻遏气机的表现。
5.食欲不好,容易恶心,不太想吃东西。一般是由脾虚导致湿不能运化发展而来,由于湿困比较严重,所以不时会有恶心的感觉。
点击加载图片
6.口渴不欲饮。虽然有口干的感觉,却不太想喝水,。这也是湿邪搞得鬼。因为身体里的湿邪也是水,它们同性相斥。
7.口臭。除了口苦口干,这类体质的人比较郁闷的是口腔有异味,尤其是早上起床后嘴里黏腻不舒服。
8.舌质偏红、苔黄腻。
9.大便粘滞不爽或燥结,小便短黄。
形成湿热体质六大原因
1、先天遗传:中医说“母寒则儿寒,母热则儿热”。意思就是说如果母亲体质是偏寒的或者偏热的,那么胎儿也会受到影响。
点击加载图片
2、环境湿热:长期生活在湿热环境中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形成湿热体质。
3、长期饮食不节:长期饮食不节,喜欢吃辛辣导致肝胆脾胃功能失调。
4、抽烟,喝酒,熬夜:酒本身也是湿的,是发酵而成的,会产热。所以,酒是湿热互酿而成的,长期饮酒或者饮酒过量都会酿生湿热。吸烟者往往面容憔悴,牙齿黑黄。抽烟喝酒熬夜则伤肝胆,进而伤脾胃,从而促生湿热体质。
点击加载图片
5、心情抑郁:长期情绪压抑会伤肝胆,导致体内湿热无法疏泄,如果再借酒消愁,就更容易形成湿热内蕴的体质。
6、滋补过度或者滋补不当:本来身体已经有内热倾向又再进补,就很容易形成湿热体质。
如何才能赶走体内的湿热呢?
1、选择清热除湿、燥湿醒脾的药物清热除湿。尤其是在气候湿热的夏秋两季,可以保持体内清爽,阻止湿热侵犯,同时能滋阴清热,防止功能亢进造成虚热。相对而言,用中药治疗湿热比较麻烦,因为湿热纠缠,很难分开。如果单纯祛湿,容易助热;单纯清热,湿邪又容易滞留。所以,当湿热体质造成的影响过大时,要请中医论证开药。一般来说,我们多用三仁汤,即杏仁、飞滑石、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生薏仁、半夏作为基础方,进行加减治疗。
2、戒除烟酒。中医认为,烟草为辛热秽浊之物,很容易生热助湿。酒是热性,有助阳热的功效,同时有生痰湿的弊端,所以湿热质人饮酒很容易酿生湿热。
点击加载图片
3、注意饮食调节。要除湿热,饮食必须以清淡为主,辣椒、狗肉、牛肉、羊肉、酒等,要尽量避免;韭菜、生姜、胡椒、花椒等甘温滋腻,以及火锅、烹炸、烧烤等辛温助热的食物,得少吃;取而代之的,应该是赤小豆、绿豆、芹菜、黄瓜、薏苡仁、莲子、茯苓、鸭肉、鲫鱼、冬瓜、苦瓜、藕等甘寒、甘平的食物。
点击加载图片
4、健脾滋阴。就身体的内环境而言,脾虚而不得化湿,阴虚生内热,是产生湿热的因素,因此在清热除湿的同时还要注意健脾滋阴。脾胃好了,体内湿热得以运化,身体适应能力增强,湿热也就不容易入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