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子烟戒烟?别闹了
在第二十届全国控烟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研究员肖琳就曾提到:
使用电子烟的人群主要以年轻人为主,15岁-24岁年龄组的使用率最高,获得电子烟的途径现在主要是通过互联网,比例占到了45.4%。
标榜时尚、自称健康、易于购买,甚至能通过网络下单送到家门口,电子烟成了诸多青少年的“第一口烟”。
电子烟创富潮
3月的第二天,《2021胡润全球富豪榜》如期而至。
在这份富豪扎堆的榜单中,有人发现了两个“云雾缭绕”的新面孔:
45岁的陈志平,身家1250亿元,差点进入全球前100名。
39岁的汪莹,身家710亿元,成为全球40岁以下白手起家女首富。
他们来自于电子烟行业,陈志平的思摩尔、汪莹的悦刻,都是如今电子烟行业风头无两的明星。
今年1月22日,电子烟公司悦刻RELX登陆纽交所,开盘股价暴涨104%,直接触发熔断停牌,最终收盘涨了145.9%,市值达到458亿美元。
要知道,悦刻成立时间只有3年。哪怕是发展迅猛的拼多多,也要埋头苦干4年才达到这个数字。这是中国第一家上市的电子烟品牌。
电子烟的造富效应,全世界人民都感受到了。大家都知道烟草公司赚钱,但谁都没有想到,电子烟会成为当下最靓的仔。
电子烟之所以能在中国爆火,离不开两个原因:
1、市场规模大,中国有三亿烟民;
2、发展潜力大,目前中国电子烟的渗透率不足1%。
时至今日,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烟生产和出口国家,供应全球90%~95%的电子烟产品与配件。
这是一片新的造富海洋。
电子烟入门效应
人们曾经认为电子烟是传统香烟的安全替代品,如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电子烟不仅有害,还可能让人产生烟草成瘾的“入门效应”(Gateway Effect)——即使用电子烟会使本来不吸烟的人产生尼古丁依赖并进而成为吸烟者。而在这类人群中,青少年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2021年1月11日,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公共卫生学教授约翰·皮尔斯博士和其团队在《儿科学》上发表了一篇青少年使用电子烟与日后烟草使用关系的研究,发现使用电子烟会直接导致青少年日后烟草成瘾。这一研究和此前公共卫生学界的多项研究结论吻合:青少年好奇心强,容易在不完全了解其健康危害的情况下产生尼古丁依赖,进而发展为长期吸烟者。
约翰·皮尔斯团队的这项跟踪研究始于2014年,研究团队选取了12-24岁的青少年及年轻人作为研究对象,并在之后的四年每年随访。研究者发现,青少年会随着年龄增长烟草依赖加强。
2014年,约翰·皮尔斯团队首次调查时,45%的被访者曾至少尝试过一种烟草制品。而到了2017年,这一数字上升到62%,其中72%的人尝试的烟草制品是电子烟。烟草依赖的效应也随着时间推延逐渐明显。2014年时,吸烟者里仅有12%的人是每日吸烟者,一年之后,这一数字上升到50%。在多种烟草制品的混合使用者中,电子烟使用者日后成为每日吸烟者的几率是不吸烟人群的三倍。
“在这些数据里,我们发现,电子烟形成的'入门效应’让非吸烟者走向真正的烟草成瘾。”研究的第一作者约翰·皮尔斯博士说。
电子烟危害被低估
电子烟除普遍含有尼古丁以外,使用者吸入并呼出的电子烟雾可能还含有多种有害和潜在的有害物质,包括可深入肺部的超细颗粒、可导致肺部疾病的丁二酮添加剂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致癌物质,以及镍、锡和铅等重金属致癌物。香港吸烟与健康委员会委托香港浸会大学测试市面上的13种电子烟,发现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包括甲醛、多环芳香烃(PAHs)及多溴联苯醚(PBDEs)等,其中甲醛及多环芳香烃是已知致癌物,多溴联苯醚会干扰甲状腺分泌及影响生殖能力和胎儿发育。
科学界已经证实,电子烟可能会对全身多个器官和系统产生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呼吸系统。电子烟气溶胶会增加呼吸道炎症因子的产生,导致气道慢性炎症,进而使人体肺功能下降,这种不利影响与吸烟导致慢阻肺的发病过程非常相似。一项针对韩国高中生的研究发现,使用电子烟的学生患上哮喘的可能性是从不使用者的2.7倍,因为哮喘而休4天或以上病假的可能性是从不使用者的15.4倍。一项针对中国香港青少年的电子烟使用和呼吸道疾病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结果。
电子烟还和癌症相关。2020年6月,《Science》子刊刊发了一篇电子烟会改变口腔菌群,导致牙龈疾病或口腔癌的文章。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者警告称,使用电子烟几个月后,无论是含有尼古丁还是不含有尼古丁的烟油都会对口腔微生物菌群产生重大的影响,从而引发牙龈疾病、牙齿脱落等危险,并且容易诱导口腔癌症。
2019年,315晚会指出:“与传统香烟一样,电子烟所使用的烟液含有尼古丁,长期吸食同样会成瘾,并且通过检测发现,电子烟烟雾中甲醛浓度是居室内空气中甲醛最高浓度的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烟雾中还检测出大量丙二醇和甘油,在加热情况下转化成成气体的两种物质会对人体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因此,电子烟对人体的危害是超出想象的。在电子烟迅速流行的态势下,越来越多的公共卫生专家呼吁,政府应尽早做出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