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木结构---弥陀寺
【弥陀寺】
在晋国以外的其他地方,大约残留着不足50座元代木结构建筑,她们主要分布在蜀国和秦国,其中以秦国的韩城境地内最为密集,大约占这总数的一半以上。位于韩城市西庄镇寺庄村的弥陀寺就是这些元代木结构中的精品之一,尽管她既不是“国保”,也少有人知。弥陀寺位于寺庄村的小学校内,寺庙基本轮廓及主要建筑尚保存较好。我和德格淳易打车从法王庙赶到这里时,适逢礼拜天,幸运地遇到了校园的看门人,却很不幸地被坚决拒之门外。直到第二天德格才设法进到校园内,拍出了这座元代木结构的几张照片,弥补了我的遗憾,得以把这篇博文发出来,但这已经是两年前的事情了。
【山门梁架】
现存弥陀寺座北向南为二进院落,南北纵深约50米,东西宽约20米;沿中轴线分别建有山门、中殿、后殿等三座主体建筑,其余附属建筑均已不存。其中山门为单檐悬山顶的明代建筑;中殿和后殿则为元代建筑,由于后殿学校尚在占据使用中,殿内挂装了现代顶棚,梁架无法看到,外观前檐铺作和中殿基本一样,只不过是殿顶形制不同。
中殿是弥陀寺元代木结构的特征所在:为单檐歇山顶,面阔进深形制均三间,但布局不是方形;进深形制为韩城的典型布局--- 四椽栿通搭前后檐,殿内无柱;外檐下四周分置四铺作单假枊枓栱,无补间;假枊为华栱所刻的中锋起楞的三角琴面枊;周设檐柱12根,均有侧脚,且角柱生起明显;柱头设阑额和普柏枋,单薄的普柏枋绞头而阑额不出头,形制古朴;出檐上不装飞椽;这些特征均与晋国同时期的木结构没有差别。
有别于晋国木结构的一个小特征是:大角梁下不用宝瓶或角神顶托,而是在由枊和大角梁之间设置虚柱支撑,这个“小动作”为晋国同时期木结构中所未见。这个形制在韩城还有实例,比如法王庙。
其中,外檐无补间的特点,容易使人想起晋东南来。晋东南金、元时代的木结构不设补间的特点就十分突出,而且相当普遍,反倒是早期(比如宋代)的木结构中常常有补间。而弥陀寺三座大殿均无补间,所以虽在晋国以外,却看着非常熟悉,可见“环山西早期木结构带”有着突出的共同特征。
弥陀寺中殿的殿内梁架构造也与晋国同时期木结构非常相似:四椽栿通搭在晋国有很多实例,但是远远不如在韩城这么引人注目;四椽栿上以搯瓣驼峰承托坐枓,以令栱和替木再撑平槫的样式则完全相同;脊槫构造,包括弓形叉手和纯圆形蜀柱也与晋国几无二致。
中殿两山的构制是弥陀寺木结构早期特征的具体表现所在:两山面平柱边移,柱头设丁栿支撑系头栿,丁栿后尾压在平槫驼峰之下,丁栿下是蝉肚纹压跳;而大角梁的后尾则搭架在丁栿之上使系头栿下的坐枓压之。这种做法在韩城本地的紫云观玉皇殿里再现,而在晋国更有诸多例证比如:晋祠献殿、会仙观中殿、广胜上寺前殿等等,所有这些实例均为金元时期遗存。稍有不同的是弥陀殿平梁和系头栿之间设有一支劄牵,就象普柏枋一样细薄。如果不加其他细考,仅仅做粗略的对比的话,弥陀寺中殿的木结构也许有可能要再早一点。
弥陀寺后殿,由于殿内情况不明,未能仔细品味。不过从外观上来看,十有八九是典型的“韩城模式”:檐下大额枋、四椽栿通檐和明三暗五间。呵呵,不过弥陀寺后殿的前檐装修已经完全改观,六根檐柱全部外露,一眼就能看出是五间了。象弥陀寺后殿这样的悬山顶建筑,在韩城几乎无一例外是上述这个构造。不过后殿的外檐柱头铺作和中殿一模一样。
【后殿前檐角柱铺作】
韩城弥陀寺确实是一座不错的木结构古建筑,可惜学校的看门人不太友好,而且村民对我们也不太欢迎。我和德格到门口时,看门人拦住问道“你们是哪儿的?”,我们回答是“外地人。”本地出租车的哥还帮着我们说了句好话,可是旁边的一位大嫂一句话就坚定了看门人的信念:“外地人怎么能随便进去!”。呵呵,好像“外地人”都是坏人一样,全然不顾秦晋之好了。哎呀,千里迢迢的可千万不要遇到这样的态度,实在是伤不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