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走了,带走了中年人的侠骨柔情梦

历史的巨轮总能压碾出一些东西,这东西带着时代的气息,在多数人睡着的时候,总有几个人醒着,取了这些东西,用笔墨编织成梦,一场打上时代水印的梦。
他们是造梦人,他们以中年人的智慧,带领年轻人一起做着春秋大梦,他们就成了领梦人。
八十年代的中国,刚从梦魇中醒来,那个时代的中年人,激情已被耗尽,动荡让他们警觉,他们已无法入梦。而白纸一张的少年青年,改革开放带给他们的只有新鲜和希望,在最适合做梦的年龄,遇到了金庸先生这位造梦大师,把年轻人拉到遥远的古代,清风悠笛,侠骨柔情,充满了理想主义意境的年代,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演绎青春年少的江湖梦,那梦是水墨版的。
精神需要粮食,梦是道主菜。八十年代的年轻人是幸运的,在做梦的年龄遇到了造梦大师,有金庸先生的主菜,占了些桌面,倒是挤走了一些现代城市版江湖噩梦。所幸这梦三观刚直,而刚中带柔,柔中有义,忠义乾坤,那梦里有老顽童的调皮,杨过的潇洒,令狐冲的风度,郭靖的呆萌和黄蓉的纯情……
多年以后,八十年代的少年,已被生活打磨成油腻大叔、麻辣老姐,侠骨已缺钙,柔情已结痂,而金庸先生的离去,又一次提醒我们,曾经还做过的那场梦,那场侠骨柔情的江湖梦。
金庸先生希望一二百年后,还有人看他的书,我想应该会有,就像我们看古书,但看的人可能不会像现在那么多,毕竟这梦是从时代的巨轮中碾压出来的原料做成,虽放在遥远的年代,但梦的内核是永远不变的七八十年代,后来者难免有些隔阂与生疏,他们有他们的梦,也有他们的造梦人。

领梦者走了,多少会有些愁绪。
“可否留步?” 
“不可。” 
“何处再见?” 
“江湖。”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人生无常,逝者安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