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销售和三流销售之间,只差这一点

主播:大宝
大家早上好,欢迎打开剽悍晨读,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今天是2021年7月4日,我们要给大家分享的书是《销售就是会提问》。
这本书是由有40多年销售经验的资深销售青木毅所写。在以往的晨读中,我们曾分享过书中部分内容,这次我们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销售中快速拉近用户距离?”
原则一』 
销售不能只想着自己的产品。
只想着自己产品的销售,可能做得了一锤子买卖,但不是一个高粘性、高复购的销售。
在作者从业40年的过程中,他发现,那些跟顾客关系很好,距离很近的用户,都会把自己的精力打在两个点上,一个是了解客户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另一个是了解客户的“现状”和“需求”。
做到其中任意一点的销售,就能走近顾客;两点都做到的销售,都是各行业的金牌销售。
那么这两点到底是怎么发挥作用的呢?
我们分别拆解。
了解客户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会给销售过程带来怎样的变化呢?答案是:客户会和销售达成共识,都说销售不要只是卖东西,要和顾客交朋友。
 
什么是交朋友呢?
达成共识就是交朋友。
比如,你过着怎样的生活,我对你的哪些困难和麻烦,能够感同身受;你怎么看待一个问题,有哪些地方我们想的一样。这些契合点就是交朋友的基础。
在信息交换的过程中,销售员会越发想要加深对客户的了解,做更深入的提问。试想你的生活里,除了家人,谁还会关心你的生活呢?
对吧。
所以用户也会有被关照的感觉。
原则二
在原则一的基础上,了解客户的“现状”和“需求”就是水到渠成的第二步。
一方面,销售在和顾客交流生活的过程中,也会被感动和被鼓舞,也会激发出想要帮助顾客的情绪。
如果没有第一步的沟通,销售就很难对顾客产生共情,话题也很难往深入了聊。
也就是说,在一次销售行为中,你的产品再突出也好,销售员再优秀也罢,都不是吸引客户的关键。
对,可能和你理解的不一样,那两个因素都不是关键。
如果客户没有主动购买的意愿,你说出个花来,也没用。
你想啊,一个顾客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他的需求被埋在了规律的生活下。如果你不能把这种需求勾出来,他怎么会下单呢?
几乎没可能。
所以,了解他的生活,了解他的需求,就是把自己的产品和对方的需求做捆绑的过程。
就像我们常说的段子,一个人说:“你有病啊?”另一个人回:“你有药啊?”
销售就是通过提问,找到对方生活中的“麻烦事”,然后用自己的产品给对方提供解决麻烦的策略。
这样,交易达成的概率就大大上升了。

 
『内核』
那么问题来了,刚才我们只是从表面上分析了那两步奏效的原因。
它们能够提升交易概率的内核原因又是什么呢?
答案是:用户视角。
你一定听过一句话,人只会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比如,太阳和大风比赛,谁能让一个人把外套脱掉。
大风信心满满,毕竟自己连大树都能连根拔起,把一个人的衣服吹掉,还不是小case吗?
比赛开始了。
结果赢的人是太阳。
为啥呢?
大风刮起来以后,人觉得很冷,反而把衣服裹得紧紧的。
而太阳使劲发热,人觉得热,很快就把外套脱了。
这个案例值得你好好思考一下。
可是,现实生活中,不少销售员不知道这个内核原因,不顾客户的心情和实际情况,都是按照说服性销售那一套来,能把东西卖出去才是怪事。
不管他们费尽唇舌、谦卑有序、强硬傲慢,还是苦苦恳求,都没用。
销售员一定要记住,顾客的销售决策是:感受→思考→行动。
所以,景区的水10块钱一瓶也卖得出去。
因为,人们出汗会渴,这是感受;然后发现景区的售水处只有那么一两家,这是思考;最后只好掏钱买水止渴。这就是行动。
总结一下,销售过程本质上,不是商业行为,而是人际行为。当你用商业行为向人售卖时,大概率会失败;而你用人际行为去跟人沟通时,你才能成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