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物语︱听“局(jǖ)”的面子
这是 村庄物语 第197篇原创推送
从前的皖北村人,尤其是老辈人,对“局”很敏感,也很看重,且更加在乎。这从他们常说的一个词那里,能够得到印证。那个词是:“做局”。
自古,皖北村人都以憨厚著称。他们说的“做局”,丝毫没有“设一个局”里面含有的曲里拐弯,阴谋诡计。那个,直肠子的他们是做不来的。那样,他们会觉着不光彩。
因此,他们所谓“做局”,多是老辈人对晚生的教育。在有些特定的情况下,也可能是训诫——让自家的晚辈,懂事明理,知人情晓世故;在公开的场合下,别给自家的老辈丢了人,抹了黑。
人们常用的一个“局面”,我猜它也或许就源于皖北的“局”吧。在皖北大地上,“做局”几乎在每一个村庄都流行,在每一个农家都是头等大事。这里的“局”,其实不就是面儿吗?
如果说懂事明理的话,过于笼统了,那么,皖北村人的“做局”,掰开揉碎了说,就是:在路上遇见熟人,晚辈要主动打招呼,而不能脖子一扭,过去了;在人多的场合,抽烟喝茶,得挨着个地先敬一圈之后,才可以点火沾嘴;在陪客的场合,尤其是在招待客人的饭桌上,不能只顾着自己,而要尽可能地顾得到客人和老者……这些,做得到了,都算作“做局”。
在这个问题上,皖北乡人还创作了一句俗语:磕俩头,放仨屁,做局没有丢人的多。话很糙,很粗俗——这符合他们粗犷的性格,但其中的道理,既浅显又深刻:晚辈后生,不能一边磕头(有礼),一边放屁(做些丢面子的事),其结果,“局”没做成,尽剩下丢人了。
这个“局”字,很多皖北村人还经常单独使用。比如说,某某真有“局”。这里的那个某某,就是人们心中有面儿的那个人。不论是言语上,还是行动上,他都能顾得上“大面局”,给别人面子。在皖北乡间,如果很多人都说一个人有“局”,那就等于跟今天的点赞,打Call无异。那已是很高的赞誉了。如果这个口碑能固定下来,那这个人就具有了一般人所没有的“无形资产”。他走到哪里,干什么事,人都敬着他,尊着他。
也因此,皖北乡间的很多场合,有“局”的人说话管用,经他手处理的难题,基本上不会有反复。一则,他通常都是站在中间的立场上,不偏不倚;他的意见,都相信。二则呢,即使有些许偏差,也能过得去。人都得给他面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