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自控力,你需要知道的三个锦囊妙计
不少家长问我:我家孩子很聪明,为什么学习成绩上不去?
我和他爸都不胖,我家孩子怎么变成了一个“小土豆”?
我家孩子天天打游戏,还能好吗?
研究发现,聪明的孩子不一定能获得人生大满贯,而自控力强的孩子学习成绩更佳,健康状况更好,更有希望进入幸福人生的殿堂。
为什么你缺乏自控力?
小张今年已经四十岁了,受到比较良好的教育,考了二本,也谋得一份不错的工作,已经晋升到副主任的位置,却迟迟提不上正职。
他工作很认真,早出晚归,披星戴月,但在晋升环节总是掉链子,原因是:文化素质不够。
说的直白点:他说话总带脏字,已经到了不带脏字说话就不顺畅的地步,影响升迁,怎么办?
在与他深入交流的过程中,听到他说起小时候的经历:
家在农村,家里五个孩子,他排行老二,那时候家里口粮不够,他都快要饿死了,体虚无力,面色苍白,父母当时已经放弃他了,把他放在一个盆子里,奄奄一息,是好心的邻居大娘来串门的时候,给了他一口米汤,他才活过来。
后来他就总觉得吃不饱,因此,每次吃很多东西,怕自己再被饿死。
自控力差的原因之一:口欲期未得到满足
精神分析学派大师弗洛伊德认为,婴儿出生时没有自理能力,感受世界的主要途径就是靠“嘴巴”,吃奶是最重要的需求,无论你怎么哄孩子,当他饿了,就会撕心裂肺的大喊,这是他维持生命最重要的方式。
这个阶段的孩子如果没有得到“吃”的满足,就会认为面前的世界很危险,即使长大了,也会以各种形式表现对“吃”的贪婪和恐惧。
嘴巴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担任更多的角色,不仅是“吃”的主要载体,也是“说”的主要渠道。
小张不能改掉说脏话的习惯,是缺乏自控力的表现,究其原因,是口欲期未得到满足。
自控力差的原因之二:肛欲期未顺利度过
小王已经是基金公司的高管,年薪百万,非要跳槽去一家年薪五十万的公司,家人不解,他自己知道:钱对他已经没有意义,他要的是权力和控制,但却又陷于公司权力斗争不能自拔,精神压力过大导致无法正常工作。
在与小王的深入交流中,他谈到,自己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分别比自己大6岁和4岁,在他2-3岁时,哥哥姐姐常常嘲笑他拉裤子,他一直到七岁,还尿裤子,拉便便在裤裆里,这段经历另他难以启齿。
正常来说,人类的膀胱平均能容纳400到600毫升的尿液,相当于一瓶乌龙茶。 作者:狂丸科学
弗洛伊德认为,幼儿在2-3岁期间会经历一个肛欲期,也就是按时如厕,以便告别婴儿时期的“尿裤”时代。
有的孩子会因为憋着尿或者便便而满脸通红,或者憋不住拉裤子,或者躲在一个角落里,直到大人发现他。此时如果家长或者哥哥姐姐没有很好的引导,反而嘲笑他、责骂他,他就会感到焦虑,甚至恐惧。
而孩子对自己的便便也非常珍视,他认为那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就这样丢掉了,如果大人不正确引导,他就会陷入焦虑,或者拿着便便玩耍,建立心理的强支配欲。
一般孩子2-3个月就能顺利度过肛欲期,而有的孩子像小王这样,就可能延迟到七八岁,甚至十岁。
因为他控制不了排便的动作,控制不了便便,也感受不到自如排便的快感。
自控力差的原因之三:秉性使然
斯坦福大学Walter Mischel博士曾做过知名的“棉花糖”实验,给四岁左右的小孩一块棉花糖,告诉他们,如果五分钟之后再吃,就能再得到一块棉花糖。
那些能等到五分钟之后再吃的孩子,长大后,学习成绩更好,家庭生活更幸福,这就是“延迟满足”的实验。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出生时自带的“自控力”指数本就不同,有人总分高,有人总分低。
即使婴儿对“吃”的需求万分强烈,不同的孩子还是会有区别,据我对多对双胞胎婴儿的观察发现,一奶同胞,有的孩子就可以比较安静的等待妈妈喂奶,有的孩子非常急躁的要求喝奶,刻不容缓。
看到这里,也许有家长开始仔细回忆自己对婴儿时的孩子到底做了什么?
我们不可能再回到过去,难道就无法改变和挽回了吗?
怎么样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答案是:我们可以从现在开始培养孩子的自控力,三个锦囊供大家参考:
第一:自控力初始总分恒定,但像肌肉一样,可以通过训练变得强大。
克制自己不吃巧克力,只吃胡萝卜,会不会损耗我们的自控力?
鲍迈斯特把大学生们分成两组,第一组只能吃胡萝卜,不能吃巧克力;第二组可以随便吃,之后让他们去做很难的数学题,那些只能吃胡萝卜的学生坚持做题的时间仅为8分钟,而随便吃的学生可以坚持20分钟。
因为我们每个人的自控力总和是恒定的,比如我的自控力是100分,在不吃巧克力这件事上损耗掉20分,就剩80分可供做题了。
因此,当你完成一件需要自控力的事情之后,不要紧接着继续做困难的事情。
罗伯特·默顿做过一组实验,在一个班级里,通过专家测评,指出:有三名同学天赋异禀,并向全班公布他们的姓名。
期末考试,发现这三名同学确实表现突出。
那么到底有没有专家测评呢?
竟然没有!
三个同学是随机挑选的,而他们之所以优秀,是因为“自我证实的预言”。
坚信孩子的自控力可以通过训练得以提高,是开始培养自控力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