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喜欢打人?这四个原因导致孩子的暴力行为

朋友家的孩子5岁,非常淘气。经常不开心就骂人,脾气暴躁,急了还会动手。
上次我们一起吃饭,朋友生气地跟我说:“那天,我特意不让他看电视,把遥控器锁在柜子里,他居然揪我头发,还躺在地上撒泼打滚。你说小小年纪的孩子,为什么就开始使用'暴力’了呢?
说到这里,我想起曾经一位家长咨询过类似的困惑:3岁的花花入园两个多月,老师经常向花妈“告状”,说花花在幼儿园里喜欢推小朋友,打人、咬人。可花花妈妈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在家里从不动手的花花,在幼儿园却变成了一个“小霸王”呢?
孩子的暴力行为从几岁开始?
发展心理学中,有一个专业名词来形容孩子的暴力行为——“攻击”。它是指对另外一个人有目的的侮辱或伤害。
对儿童生命早期攻击的研究,无论是小样本的观察研究、父母报告,还是大样本的自我报告都显示,婴儿期就会出现身体攻击,在会说话后会出现言语攻击。
Tremblay等人要求儿童的母亲报告孩子在17个月和30个月时是否做出过身体攻击,结果显示,超过70%的儿童在17个月时就表现出了身体攻击,其中14%的儿童在17个月到30个月之间表现出较高的攻击行为水平,且存在增长的趋势。12个月的婴儿会对同伴的激惹做出反抗和攻击性报复。
关于学前儿童攻击发展的一致结论是:2到4岁之间身体攻击在减少,言语攻击增多。
攻击是人类的本能?
在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看来,人类主要受两大本能的支配——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而攻击即是一种死的本能,它是一种对内的自我毁灭倾向。他强调,人必须及时将体内积聚的攻击冲动释放和表达出来,否则就会造成严重的心理疾病。但是,该理论主要针对的是临床上的心理障碍患者,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我们再来看看进化心理学家是怎么说的?
巴斯和沙克尔福德认为,攻击行为对我们的远古祖先在特定情况下有着重大的适应性价值——获取资源,获取食物,争夺配偶,抵抗攻击,以及防止配偶不忠,攻击是一种有效的策略。所以,攻击是人类从成功的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一种心理机制,从而帮助我们提高自己的基因继续传承保留的几率。
图注:曾经有273位母亲参加了关于体罚孩子的调查,结果显示,6%的母亲不使用体罚,68%的母亲打过孩子屁股,剩下26%对孩子实施过严重的体罚。调查结束后约六个月,研究者观察了儿童在学校与同伴间的交际情况并记录了儿童对同伴的攻击性行为,最后得到一份每小时攻击性分数记录。这个图表说明,儿童从父母那里学会了攻击性行为,体罚并不能使坏孩子变得更好。
社会和环境条件,更容易导致攻击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则在他的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攻击行为是基于观察和先前的学习而习得的。
1961年,班杜拉完成著名的“波波玩偶实验”,试图搞清楚儿童是怎样习得攻击行为。
班杜拉的实验是将儿童置于两组不同的成人模特当中,一组是具有攻击性的模特,另一组是非攻击性的模特。在观察了成人的行为之后,让他们进入一个没有模特的房间,观察他们是否会模仿先前所见到的模特的行为。
实验结果显示:
(1)成人模特不在场的时候,观察暴力行为一组的孩子们的倾向是模仿他们所看到的行为。
(2)观察非暴力行为的孩子们展现出比对照组孩子的攻击级别低。
(3)男孩比女孩的攻击性更强。
因此,儿童在电视、电影和游戏里看到的暴力,会导致他们形成攻击性行为。同理,攻击行为还可以从父母的教育方式中习得。

霍思燕在访谈节目《你好妈妈》中提及

嗯哼在学校被同学欺负的事情。

过度溺爱
有些父母从小对孩子溺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无论孩子提出什么要求都一定满足。
一旦出现不能满足孩子,他们会说:“都怪妈妈,打妈妈……”父母觉得孩子还小,以为这样的行为是好玩,其实在孩子挥着小手打妈妈的过程,已经在他们的小脑袋瓜中形成印迹。在不断强化的过程中,他们已经习惯用这种行为模式来处理自己不良的情绪。
父母的溺爱还容易让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认知模式,认为整个世界都围着自己转。一旦对方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就会重启“打妈妈”的行为。
过度严厉
还记得湖南沅江市泗湖山镇发生的一起未成年人持刀杀害亲生母亲的案件吗?
小学六年级男孩吴兵, 因不满母亲的严管,心生怨恨,持刀将自己的亲生母亲杀害在家中。吴兵弑母后还对外公谎称:妈妈外出了!警方带他辨认现场时竟然还笑称:我就是恨她!神情之淡定,一点不害怕。
孩子做错事情后,受到家长的谴责和教训,心里肯定难受,不知如何是好。孩子认知度不成熟,父母的冷漠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被爱了,容易变成自私、冷酷、怀疑他人的人,甚至做出某些过激的报复行为。
让孩子留守
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孩子缺乏父母的保护,加上老一辈人对于孩子心理发展的忽略,使其成为其他儿童欺负与嘲笑的对象,由于自己力量的弱小,并且缺乏适当的同伴关系来帮助自己,使得他们在受到别人欺负时更多的只能采取言语攻击来获得内心的平衡。
孤独的孩子更加敏感,导致对于一些消极事件的处理方式不当,容易诱发其攻击行为的产生。
如何减少孩子的攻击行为?
我们回到开头看看妈妈们的困惑。
其实,小孩子出现不听话、抓头发、破坏东西等行为,大多数时候并没有太大的“恶意”,他们只是本能地发出内心需求的信号,比如,“我想看电视”、“上学没意思”、“我不想被欺负”……
这个时候,如果父母处理不当,把孩子的行为上升到道德、法律,甚至更高层面,则容易对孩子形成不良心理影响。
那么,父母该如何有效减少孩子的攻击行为呢?
1.摆正心态
对于儿童产生的攻击性行为,需要持有一种正确的态度,因为这是儿童发展时期的正常情况。
2.摆正行为

当孩子犯了错或攻击他人时,不要持冷漠的态度粗暴对待,这样会给孩子一个错误的示范,不但不能有效缓解孩子的情绪,还会使得孩子的脾气更加暴躁。
3.启发思考
让孩子反思为什么要对别人做出攻击的行为,明白如果一件事情得不到解决,不一定非要用攻击的方式来粗暴的对待,可以采用平和的态度去处理。
4.适当满足
父母需要建立自己育儿的底线和规则,适当满足孩子的需要,学会温柔地坚持,而不是过度满足或者过度严厉。

《银河补习班》

5.避免奖励

如果孩子打了人,父母不及时制止,打人就成为攻击行为的“奖励物”,使孩子觉得打人并没有什么不对,以后还可以去打别人。
6.处理情绪
孩子在生气或遭受挫折时,需要让孩子明白:我理解你此刻的感受,但是打人、扔玩具是不对的。情绪没有好坏之分,但如何表达情绪所采取的行为结果有良性和恶性之分。
7.培养兴趣
通过培养孩子健康的兴趣爱好,让他们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彼此学习、互相帮助。净化生活环境的同时,也丰富了孩子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Dodge K A , Coie J D, Lynam D .Aggression and antisocial behavior in youth.In W Damon (Series editor)&N Eisenberg (Volume editor),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Social, emotion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Vol.3 , pp.719-788).Toronto :Wiley, 2006.
【2】 Tremblay R E , Nagin D S , Seguin J R et al .Physical aggression during early childhood:Trajectories and predictors.Pediatrics, 2004 , 114: 43-50.
【3】杜玲利 范志光 魏欣 李英.城市留守儿童攻击行为与孤独感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10(12):042.
【4】纪林芹 张文新.儿童攻击发展研究的新进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127(2):21.
作者:  M T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