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正山: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海外艺术工作者责无旁贷---丝路人物
在马来西亚华社中,提到钟正山可谓无人不知,被誉为“马来西亚现代艺术教育之父”的钟正山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大陆的海外艺术家,二十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推动两国文化交流,成为了马来西亚传承中华文化的一面大旗。
1935年,钟正山出生在马来西亚马六甲市,祖籍广东梅县,毕业于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后留学美国。1967年,钟正山创立了马来西亚现代艺术学院,后成为了培养马来西亚艺术工作者的摇篮。
1988年,钟正山受中国文化部邀请,在时任首相马哈蒂尔特批下,成为马来西亚文化学者中,踏足中国大陆第一人。他当时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走了大半个中国,从此,“中国情缘”便时刻萦绕在他的心中,让他成为了两国文化交流的使者。
“从中国回来后,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东西方艺术该如何共存?我发现当时中国有很多极富天赋的年轻人,但大多数都缺乏创新的精神,缺乏与海外艺术交流的平台,因此,我想将我的艺术理念传授给他们,给他们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1994年,经过多方考察后,钟正山在内蒙古师范大学设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钟正山现代艺术学院。从此便一发不可收,他又先后在湖南和云南创办了三所现代设计艺术学院。
钟正山认为,教育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基石,中国的改革开放应该是全方位的,包括艺术,要以开放的胸怀吸收所有先进的理念,贯通东西,只有这样,下一代艺术家的根基才会稳固,才会推动社会的进步。
钟正山也是一位敢于用画笔披露社会的艺术家。2009年,他曾作画一幅,名为《劝谏奥巴马老弟》,以表达对西方霸权主义的不满。画中题跋曰:“奥巴马老弟请记住,创造圆融和谐世界,人类才有希望”。他说,军国主义、霸权主义是影响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这方面,中国给世人树立了一个极好的榜样,从600年前的郑和开始,和平、睦邻、友好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外交精神。
2010年,钟正山决定将自己的这一观点付诸于行动,他结合了中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十余位画家,在马六甲和北京开启了一项巨大的美术工程:创作300米水墨巨作《郑和睦邻友好万里航图》,向世界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传递和平,驳斥西方社会所谓的中国威胁论。
钟正山说:“中国新一届领导人上台后,都在积极的访问亚非很多相对弱小的国家,并积极的支援他们的发展和建设,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品格,也是对郑和精神的传承和诠释。这才是大国应该具有的风范,世界的永久和平才有希望。”
钟正山一系列的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艺术观点和社会实践引起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11年,中国云南财经大学决定成立“钟正山美术馆”,用以肯定海外华人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宣扬中国和平理念以及传承中国水墨艺术的贡献。钟正山也将他的103幅个人绘画精品,10余幅张大千、李可染等国画大师的藏品,以及1000余件民间工艺品捐献给了云南财经大学,用以教育和启发后辈。
2011年9月15日美术馆开幕当天,马来西亚首相也发来贺词。纳吉布称赞钟正山“毕生致力于推动马中两国的现代艺术教育事业”,并称此次云南财大钟正山美术馆的开幕,“不但将加强马中两国的友谊,也会促进两国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及推动两国文化艺术事业的交流”。纳吉布最后说到:“我相信,通过各方的努力,马中两国的友好关系将会更加巩固。”
钟正山在大马华人圈的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让大马华社形成了一个传统:每当新总理就任,华社各政党都会邀钟老作画一副,赠与总理,以示祝贺,钟正山也有了抒发自己情感的最佳途径。
2003年,马来西亚前总理巴达维就职,钟老做了墨竹一副,取名“高风亮节”,寄望巴达维能像竹一般,正直有节,虚怀有容,带领马来西亚走向富强。2009年,纳吉布就任大马新总理,钟正山作了“木槿与牡丹”赠与总理,两国国花花朵相向,用以提醒新首相应继续奉行与中国交好的外交理念的愿望。
年过八旬的钟正山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和传承的责任着实让人动容,对于将来,他依然充满了创作的激情,他希望能够在有生之年,继续为中马友谊和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承贡献力量。“我是一个华人,讲汉语、写汉字,这永远不会改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更责无旁贷”。(完)
原创:丝路在线
编辑:海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