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相随·鹿鸣书店的读书故事
也不知道搭错了哪根筋,老友在小区的附近开了一家小书店,取名叫“鹿鸣”。门面不大,有两间小房大小,里面拥挤地摆满了一架架的书。在门口处摆放了一张条几,还有几个马扎,供爱看书的人看书。
说实话,现在还有几人能有闲情逸致看书,特别是当手机成为人类一个密不可分的植入“器官”之后,看纸质书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我经常嘲讽他,将来连租店面的钱都挣不回来。他总是笑而不答。
我经常闲着没事去他店里逛一逛,也假装读书人翻看几本新书,给他凑个人气。但出乎我意料的是自从小店开业,店里看书的人从来没有间断过,并不缺人气,反而大有兴盛的态势,这不得不让我感慨,喜欢看书的还大有人在。
每次去经常遇见一个穿着儒雅的年轻女人,坐在那里看书,聚精会神,那种痴迷的架势让人眼羡。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静心读书的女人可是一道靓丽风景。遇到次数多了,便有些熟悉,开始一个眼神,或者一个微笑,后来便因为读书的话题,越来越熟悉,成为半个书友。
我偷偷问过老友关于那个女人的情况。老友笑我目的不纯,便说自己知道的也不多,只知道她是大学毕业,因为家人生病欠下很多钱,家境力不能支,后来本村一个杀猪的青年倾其所有,帮她家人治病还钱,她因感恩便嫁给那杀猪的青年了。我倒是觉得文化不对等可惜了这姑娘。
老友说,她是个爱好文学的人,即便没有出去工作,依然经常来看书,爱好这东西是与生俱来的,杀猪的手一样捧书而读。说完用手指了指对面的幼儿园,我明白了,她也是一边看书,一边坐等上幼儿园的孩子。
我忽然对这个有故事的女人产生了浓厚兴趣。老友又诡秘地对我说,看来你俩个有缘分,前两天她也向我打听你的信息。我忽然紧张起来,责问老友是不是说了夸大其词的话。
再次遇见,我和她借着一本书闲聊,聊文学从书本聊到现实社会,从作家谈到文化使命与发展方向,感觉她谈吐不凡,毕竟人家是中文系毕业,我经常对她的书评赞不绝口,越是这样我越是觉得沦为杀猪媳妇的她,是多么的可悲。
有一次,当我和她谈及诗与远方的时候,她脸上露出灿烂的微笑,像阳光一样照亮了小小的书屋。她说读书是爱好,就像女人喜欢擦粉一样,理想放在心里就好,不能实现也不遗憾。还告诉我,她就是一个爱读书的杀猪娘子。说完眼睛直盯着我看。
我知道她是暗指我打听她的故事。我有点尴尬,我便问她对爱情和婚姻的看法。她说读过《简爱》,她崇尚的爱情留在了大学校园里,她不后悔放弃了那个书生气的男友。
她说自己的婚姻是现实的最好选择,没有经历爱情,但婚姻依然是幸福的,甚至比自己选择的婚姻都要好得多,那些为爱情私奔的年轻人,又有多少人不后悔当初的冲动,又有几个修得正果,过得幸福呢。
她起身走得时候,她对我说,她是个爱干净的人,她老公是个杀猪卖肉的屠夫,结婚多少年,她老公每次卖完肉回到家里,衣服上,手上没有一点油腻和异味,她说这就是她要的爱情。
一瞬间,我觉得她成了我要读懂的一本大书,她告诉了我关于爱情和生活的另一种解释。爱情是相互成就对方,爱情是不需要忍让和改变,爱情是为你想到的每一个细节,爱情绝不是嘴巴上的海誓山盟,而是为你做到。
老友的书店依然红火,读书的少年朗朗读书,恋爱的青年喃喃细语,成熟稳重的中年人沉思推敲,还有老人们认真地寻找着书中的记忆。
红霞晚照,万家灯火,小店演绎着美丽的读书故事,我忽然特别喜欢鹿鸣。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