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

秋瑾(1875年11月8日清德宗光绪元年十月十一(一说生于光绪三年即1877年十月十一日)-1907年7月15日清德宗光绪三十三年六月初六),初名闺瑾,乳名玉姑,字璇卿,号旦吾,改瑾,字竞雄,笔名鉴湖女侠、秋千、汉侠女儿、白萍。祖籍浙江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者,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杰出的革命家,第一批为推翻满清政权和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革命先驱,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伟大的爱国者。1904年7月,冲破封建的束缚,自费东渡日本留学,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创办《白话报》,先后参加洪门天地会,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在留日学习期间,她写下了许多革命诗篇,慷慨激昂。1905年12月,因抗议日本政府颁布取缔留学生规则,愤而回国,1906年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1907年1月14日,创办的《中国女报》创刊,秋瑾撰文提倡女权女学,宣传革命,号召女界为”醒狮之前驱”,“文明之先导”,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907年以大通学堂为据点,筹划浙江省配合安徽省光复会成员徐锡麟的起义,其弟徐伟的供词中牵连秋瑾,事泄。1907年7月10日,她已知徐失败的消息,但拒绝了要她离开绍兴的一切劝告,表示“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她遣散众人,毅然留守大通学堂。14日下午,清军包围大通学堂,秋瑾被捕。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时年仅32岁。秋瑾与徐锡麟、陶成章并称“辛亥三杰”。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王若水点评:

秋瑾于1904年7月,不顾丈夫王廷钧的反对,冲破封建的束缚,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在日语讲习所毕业后,报名转入东京青山实践女校附设的清国女子速成师范专修科,1905年春,回国筹措继续留学费用。1905年7月,秋瑾再赴日本,入青山实践女校学习。1905年12月,因抗议日本政府颁布取缔留学生规则,愤而回国。这首诗约作于1905年秋瑾第二次赴日途中,诗人在黄海的渡船中遇到日本友人讨取诗句,这时她又看到上一年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日俄战争的地图,百感交集。1904年-1905年,日、俄帝国主义因争夺中国东北和远东权益,在中国领土上开战,沙俄战败,与日本签订“朴茨茅斯和约”,重新瓜分中国东北。面对列强欺凌,祖国的孱弱,诗人于诗中透露出胸怀壮志,寻找救国救民的革命真理的情操,表示不惜牺牲生命,誓将用鲜血拯救祖国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决心。

“万里乘风”用宗悫“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典故(见《宋史·宗悫传》)。“挟春雷”形容胸怀革命理想,为使祖国获得新生而奔走,因为春天的雷声可使万物苏醒,故用此有唤醒民众之意。“忍看”是“怎忍看”的省略。日俄战争后,俄国将对中国旅顺、大连湾的租借权让给日本,所以地图上辨识国家的颜色有了变化,但日、俄却是变更的中国的领土,所以诗人怎忍心看呢?“肯使”是“岂肯使“的省略,诗人面对祖国惨遭瓜分的现实心有不甘。几杯浊酒不能消除忧国忧民的愁苦,要想挽救时局的命运,就应该依仗唤醒民众,多出人才。为了拯救祖国和人民于危亡之中,志士不怕流血,不怕牺牲,誓将革命进行下去。

全诗语言浅显明快,风格刚健豪放,感情真挚,情辞激越。“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字重千钧,力能扛鼎。一腔豪气喷薄而出,足见革命大业巾帼不让须眉,令人为之动容。

对酒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李都蔚点评:

秋瑾是名符其实的女中豪杰,她的诗歌字里行间自带女侠气质,那豪迈气概,就是一般七尺男儿也只能望其项背。秋瑾在日本留学时曾购一宝刀,此诗当写于此时。这首诗表现了秋瑾轻视金钱的豪侠性格和杀身成仁的革命精神,以酒抒发为正义事业赴汤蹈火的激越情怀。本诗风格豪迈,语言酣畅淋漓,读罢令人心血沸腾。

前两句写诗人不吝惜千两黄金购买锋利的宝刀,用珍贵的貂皮大衣去换酒喝,为自己这种狂放的行为而自豪。李白《将进酒》有“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秋瑾以一女子,而作如此豪放之语,其侠义形象跃然纸上。“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这后两句就点明了诗的主题。对“千金”和“貂裘”毫不吝惜的秋瑾,对自己的生命还是珍惜的,满腔的热血绝不能白白的流淌,一定要流的有价值。“化碧涛”,是诗人引用了一个典故,相传周朝时有个忠臣叫长弘,他死了三年,血化作碧色,人们常用碧血来比喻烈士所流的血。这就充分体现了诗人爱国的豪情,洋溢着诗人壮志未酬誓不休的豪迈气概。短短四句诗,句句铿锵有力,字字掷地有声,充分表现了革命女侠的英雄气概。秋瑾在革命危难的时刻,毅然决然的挺身而出,保护其他同志撤离,正印证了她的侠肝义胆,和不惜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伟大情怀。

附:日俄战争(第零次世界大战)

日俄战争(英语:Russo-Japanese War,日语:日露戦争,俄语:Русско-Японская война)是指1904年到1905年间,日本帝国与俄罗斯帝国为了争夺中国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乃至整个中国东北及远东地区的控制权,而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进行的一场帝国主义列强之间战争。日俄战争以俄罗斯帝国的失败而告终。战争暴露了俄罗斯帝国的弊端,导致了1905年革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先驱)的爆发,动摇了沙皇的统治。日本经过战争跨入列强的行列。这次战争地区跨度极大,横跨整个西伯利亚。战争涉及日本,俄国,中国,朝鲜,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等诸多国家,多数国家虽然没有直接参战,但是在战争中却起到了巨大作用。当时许多高科技发明被应用于战争。这场战争极大地改变了当时的世界格局:日本帝国曾通过中日甲午战争奠定了当时亚洲霸主的地位,又通过这场日俄战争,跻身世界列强的行列。许多国家认为,当时“弱小”亚洲的日本之所以能打败“白熊”欧洲的沙俄,不是其他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日本是立宪,沙俄是专制,归根结底是立宪打败了专制,于是大清国预备立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二次立宪等,这些国家均在战争之后进行了国家体制的变革;而大英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等也进行了改革,所以这场战争又有学者称为第零次世界大战。

日本自从19世纪后半叶“明治维新”以来,打破了封建的闭关锁国的状态,迅速发展资本主义,使日本较快地摆脱了半殖民地化的危机,建成了当时亚洲仅有的独立自主的资产阶级国家。1894年日本悍然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甲午战争”,这场战争以大清国的失败而告终。1895年4月日本胁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该约除规定承认日本控制朝鲜外,还要清政府向日本割地赔款以及同意日本享受其它特权。其中关于割让辽东半岛的规定,激怒了俄罗斯,于是演出俄国、德国与法国三国干涉还辽、迫使日本修改《马关条约》的事件,清廷付出三千万两白银作为赔偿,赎回了辽东。日俄在远东的利害冲突进一步激化。1900年-1901年日本基本完成陆海军军备计划和铁路建设计划,作好对俄战争的准备。日本武士集团和大资本家的联盟确信,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铁路尚未建成之前尽快发动夺取朝鲜和中国东北的战争,对日本最为有利。

1895年,俄罗斯帝国通过划定与中亚国家阿富汗(此时已沦为英俄两国的半殖民地)的边界线,暂时缓和了英俄在这一地区的冲突。1897年,俄罗斯和奥匈帝国达成维持奥斯曼帝国的巴尔干半岛现状的协定,后来又多次同奥匈帝国签订关于巴尔干问题的其他协定。俄罗斯利用德法矛盾,加强与法国的关系,同时,它并没有放弃缓和与德、奥的矛盾的一切机会。19世纪末期,欧洲处于相对平静之中,俄罗斯把注意力转向了远东。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俄罗斯帝国对中国的侵略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俄罗斯制订了“黄俄罗斯计划”,妄图并吞整个东北地区,将其变成“黄俄罗斯”,并且在辽东沿海夺取一个常年不冻港。三国干涉还辽后,,俄罗斯以“还辽有功”为借口,对清政府敲诈勒索。1896年,诱逼清政府接受《中俄密约》,随即索取了修筑中东铁路及其支线等特权。1897年底,俄罗斯舰队擅自闯进中国旅顺口;1898年年3月,俄罗斯政府以军事压力为后盾,强行向清政府“租借”旅顺、大连及其附近海域,霸占整个辽东半岛,从而在远东取得了梦寐以求的不冻港。1900年8月初,八国联军1.8万余人进犯北京。与此同时,俄罗斯以镇压东北义和团运动为名,征调13.5万余官兵,编成四个军,大举入侵我东北地区,其目的是独吞我东北三省。1900年10月1日,俄军占领奉天(今沈阳),4日占领锦州,6日,各路俄军在铁岭会师。当参加八国联军的其他帝国主义侵略军撤出北京后,在中国东北的俄军仍赖着不走,实现其所谓“黄俄罗斯计划”。俄罗斯的阴谋引起中国东北和全国人民的强烈义愤,英日等帝国主义从本身的利益出发,也坚决反对。1902年4月8日俄罗斯政府不得不签订《交收东三省条约》,被迫同意分三期撤兵,一年半时间撤完。但是,1903年8月俄罗斯又悍然成立以旅顺为中心的远东总督区,任命阿列克塞耶夫为总督,实际上把我东北当成了俄罗斯领土,接着又重占奉天。这样,俄罗斯终于摆出了一副独占中国东北,且不惜为此一战的架势。

英国历来把俄罗斯看作同它争夺中国的对手。它企图假手日本阻止俄国南下同它争夺中国长江流域。因此,英日互相勾结,于1902年1月30日在伦敦签订英日同盟,矛头针对俄罗斯。美国自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以来,几度想插足中国东北,都被俄国拒之门外。为了打破俄罗斯对我东北的垄断地位,美国政府站在日本和英国一边。英美两国对于日本给予了大量的经济援助,为日本的扩军备战输血打气。法国忠于俄法同盟,1902年3月12日,俄法两国在圣彼得堡发表宣旨,声称两国对于将来远东或中国发生变化时,为保护两国之利益,保留其自由行动的余地。这是把法俄军事同盟推广到远东,矛头直指英日同盟。但是,法国并不希望俄罗斯把主要军事力量投入远东,以免削弱俄法同盟在欧洲对付德国的实力,因此对俄罗斯远东政策的支持有一定程度的保留。德国则继续执行其推动俄罗斯东进的政策,它希望由于俄罗斯占领东北而和日本甚至英国的矛盾激化,迫使俄罗斯调开西部边境的俄军,间接削弱俄法同盟对德国的压力。因此,德国对俄罗斯1901~1904年间的远东政策,基本上表示支持。战争爆发以后,德国继续推行这种政策。当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东调时,德国表示愿为它加煤。后来甚至酝酿俄德“结盟”。到1902年春,上述各帝国主义国家在远东问题上形成两大集团:一个是英日同盟,以美国为后盾;另一个是法俄同盟。德国在欧洲反对法国,在远东则支持俄罗斯。这是日俄战争前的国际形式。

这场主要发生在中国固有领土上的国际战争,大清国却被迫中立,没有任何发言权!

当时俄国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未完全通车,远东运输能力不足,旅顺及其外围要塞也未完全竣工,它们清楚地认识到“时间是俄罗斯最好的盟友”,“每一个年头都会加强我们的实力”。日本统治集团也清晰的看到,“每拖延一天,甚至一小时,都会增强俄罗斯取胜的机会”。因此日本利用当时有利的国际形势和俄罗斯准备不足的致命弱点,于1904年2月6日正式与俄罗斯断交,2月8日夜间不宣而战。从此爆发了日俄两国统治集团长期准备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1904年2月8日午夜,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的舰队突袭旅顺港的俄国太平洋分舰队,揭开了战争的序幕。在俄日双方争夺制海权的同时,日本陆军第1军开始在朝鲜登陆北进,在鸭绿江岸重创俄军地面部队,前出凤凰城地区,准备向辽阳方向进军。与此同时,日本陆军第2军在辽东半岛登陆,进抵金州,辽东半岛俄军司令放弃大连,径直向旅顺方向撤退,日军随即占领金州和大连,并向旅顺逼进。日军各路登陆得手后,于1904年6月20日建立“满洲军总司令部”,以大山岩元帅任总司令,统一指挥各部日军。

此时只要旅顺继续掌握在俄国手中,它的舰队就随时可威胁在“南满”登陆的日军的海上交通线。不占领旅顺,日军无法在东北进行大规模的地面作战。实际上整个日俄战争期间,始终贯穿着双方对这一战略要地的争夺,实质上是争夺对战争全局具有决定意义的制海权。日方编组了第3军任命乃木希典为军长,进攻旅顺,第1、第2、第4这3个军向辽阳方向移动,牵制俄军于该地,确保第3军后方的安全,使它不致遭到集结于辽阳以南地区俄军的打击。旅顺与东北俄军主力的联系被完全切断。1904年8月19日,日军对旅顺要塞发动首次强攻,伤亡惨重,日军遂放弃了迅速攻占旅顺的打算,改取长围久困之计。日俄双方于1904年8月24日发动了辽阳会战,双方都有较大损失,就在日军鉴于第1军单独与俄军强大集团相对垒,处境不利,决定1904年9月3日晨将第1军撤回太子河右岸的行动之前2小时,戏剧性的一幕又发生了,俄军突然放弃辽阳,退守奉天,此时的日军都无力组织追击,直到1904年9月4日才小心翼翼地进入辽阳。辽阳会战后,日俄两军大体上在奉天与辽阳之间的沙河地区互相对峙。日方在沙河地区转入防御,等待第3军尽快从旅顺解脱出来,北上增援。日本统帅部利用沙河会战后俄军按兵不动之机,将全部后备力量投入对旅顺的攻击,力争尽快夺取旅顺。1904年9月19日,日军对旅顺发动第2次强攻,迨至1904年10月30日,发起了第3次强攻,但仍然没有取得重大进展。大山岩命令乃木希典交出指挥权。暂时由总参谋长儿玉源太郎指挥,经过调整部署后,一天就攻克了203高地。高地的陷落,基本上决定了旅顺战局的命运。1904年12月15日,被俄罗斯人称为旅顺俄军防御“灵魂”的康得拉钦科将军毙命。1905年1月2日俄方正式签订投降文书。旅顺争夺战是日俄战争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只要旅顺牵制着大量日军,只要旅顺口的俄罗斯舰队还存在,日军就无法决定战争的结局。如果俄罗斯欧洲地区的舰队东调,还可能改变海上形势,并切断日军海上补给线。因此日军不惜重大代价攻取旅顺,彻底解决了日俄战争的根本问题——制海权。旅顺陷落和俄罗斯太平洋舰队主力被歼,使日本获得完全的制海权(至少在俄罗斯欧洲舰队到达之前)。日方竭力利用这一有利的形势,围歼东北俄军于奉天地区,其后的黑沟台会战和奉天会战中日本均取得胜利。1905年3月9日夜间,俄军向铁岭撤退,随后在四平街占领阵地,直到战争结束。

在海上日俄舰队也进行着殊死的战斗。1904年2月8日日本联合舰队的鱼雷艇偷袭驻旅顺口外锚地的俄国太平洋舰队,日俄战争爆发。双方在旅顺港外都制定了相应的水雷封锁战术,双方有多艘战舰触雷沉没。4月18日俄太平洋舰队的旗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触雷沉没,舰队司令斯捷潘·奥西波维·马卡洛夫遇难,从此俄军丧失了争取黄海制海权的自信心。6月随着旅顺被包围,俄太平洋舰队继续留在旅顺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于是决心突破旅顺口外日本舰队的封锁,撤往海参崴。8月7日,俄舰队接到沙皇命令,开始突围行动。1904年8月10日出港后与在黄海海面封锁任务的东乡平八郎的日本联合舰队遭遇,展开激烈海战,俄旗舰太子号的舰桥被击中,猛烈的爆炸不仅摧毁了信号台,而且指挥官维佐弗特少将被弹片击中身亡,俄舰队失去了指挥,在日舰的猛烈袭击下开始溃散。多数俄舰逃回旅顺,部分舰只逃到中立国(大清国被迫中立)港口,被解除武装,旗舰太子号以及3艘驱逐舰逃往青岛,在战争的其余时间被德国人扣留,1艘巡洋舰和1艘驱逐舰逃亡上海,1艘巡洋舰逃亡西贡,另一艘小型巡洋舰绕过日本东海岸驶往海参崴,后在日本巡洋舰的追击下在库页岛搁浅。大部分退回旅顺的俄舰再没有尝试突围,战舰的火炮被拆下安装在俄军陆上的阵地,水兵则被编进陆军守备部队。随着旅顺的失守,驻守旅顺的俄国太平洋第一分舰队全军覆没。1904年8月14日,俄驻守海参崴的太平洋巡洋舰分舰队在蔚山海战中被日军上村彦之丞的日本联合舰队第二舰队击败。

日俄战争初期,沙俄政府决定从波罗的海舰队和黑海舰队抽调舰船,编组“太平洋第2分舰队”,开往远东增援。太平洋第2分舰队1904年10月才出发,舰队一分为二:一支从波罗的海经非洲南端好望角,另一支经地中海和苏伊士运河入印度洋,两支部队在马达加斯加沿海会合,中途一个基地也没有,而且按照国际法规定,交战国军舰不得在中立国港口停泊,这一规定给舰队造成了巨大困难。1905年3月中旬两支部队在马达加斯加沿海会合继续向远东航行。1905年4月8日到达新加坡,海军部又命令前往越南的金兰湾,在该处等候太平洋第3分舰队会合,然后北上,1905年5月9日,太平洋第2、第3分舰队在海上会合。在俄罗斯舰队东调的过程中,日本东乡平八郎的联合舰队进行了迎战的充分准备。东乡判断俄罗斯舰队最可能通过朝鲜海峡,取最短捷径到海参崴。因此,日舰队主力在对马海峡附近和日本沿海集结待机。同时在俄罗斯舰队可能经过的一些海上通道布雷,组织监视,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预报网,其纵深达225公里以上。5月25日,俄罗斯舰队最后一次加煤,其数量足够用到海参崴,造成超载。5月27日,舰队进入对马海峡,爆发了著名的对马海战。双方各有装甲主力舰12艘,但日舰航速快(18~20节;俄舰15.5~18节),火力也占优势(日舰每分钟可发射炮弹360发、总重量21949千克;俄舰每分钟发射134发、总重量8190千克)。除此以外,日俄巡洋舰数量为16:8,鱼雷艇数量为69:9,日方均占优势。更糟糕的是,俄罗斯舰队经过220天,全程3万公里的远航,人员十分疲惫;同时又不注意侦察,对敌情一无所知;又没有作战预案,各舰长只知道集中火力打敌旗舰,并向海参崴方向逃跑。东乡亲率舰队主力(4艘主力舰、8艘重巡洋舰)在朝鲜镇海附近隐蔽待机。为使自己的舰队有足够的机动余地,他决心让俄罗斯舰队通过对马海峡之后才出动。1905年5月26日夜间,俄罗斯舰队通过日方第1道海上警戒线。日方侦察舰在远距离上进行不间断地跟踪监视,并及时用无线电将情况报告东乡。因此东乡对俄罗斯舰队的实力、航向、航速和队形了如指掌。27日13时40分左右,东乡舰队主力在右前方出现,成单排一列式,企图截断俄罗斯舰队的航线。临战前,东乡对全舰队发出信号:“皇国兴废,在此一战,诸位尤须奋发努力。”东乡截断了俄罗斯舰队的航线,并在距敌35~38链的海域向左转弯,划了一个“U”字形(日本战史称之为“敌前大回头”)。转弯时,日本舰队处于俄舰火力威胁之下,而且相当一部分舰艇无法回击(视线和射界被己方舰艇遮蔽)。这个动作在当时海军战术上是违反常规的。但这时俄罗斯舰队正处于变换队形的混乱之中,俄罗斯舰队虽然开炮,结果形成盲目射击,浪费弹药,并且丧失了战机。日本舰队完成了转弯之后,首先集中火力猛攻俄罗斯舰队的旗舰,海战开始半小时后,俄罗斯舰队司令罗日杰斯特温斯基的旗舰“苏沃洛夫号”被迫退出战斗,罗日杰斯特温斯基本人负重伤(后被俘投降)。其他几艘旗舰也相继被击沉击伤。俄罗斯舰队失去指挥,陷入一片混乱。俄罗斯舰队对日本舰队疯狂攻击。28日9时许俄国舰队投降。这次海战,俄罗斯太平洋第2、第3分舰队除3艘逃往海参崴之外,其余全军覆没(包括击沉、被俘和被中立国扣留),舰艇损失总计达27万吨,人员阵亡4830人,被俘5917人(不包括受伤和在外国港口被扣留者)。日方只损失鱼雷艇3艘,人员阵亡仅117人,伤587人。

(0)

相关推荐

  • 日俄战争全景纪实(5)

    攻占203高地后,日军便以大口径榴弹炮轰击俄军阵地和港内俄舰.俄军第一太平洋舰队曾试图突出港湾,驶往海参崴.但由于港外有日舰封锁,此举未成,大部主力战舰都毁于日军炮火. 从黄金山眺望白玉.前景是沉没的 ...

  • 日俄旅顺会战:日军自杀式强攻203高地,成就了一代军神乃木希典

    日俄战争时期,如果单纯比较两国的综合国力,那俄国明显要高出一大截,毕竟俄国是老牌列强(常备兵力有300多万),而日本只是一个新兴国家(扩充后的兵力有40多万),然而战争的结局却令人颇感意外,因为日本最 ...

  • 日本近代史:突袭旅顺,拉开日俄战争的序幕

    日本近代史:突袭旅顺,拉开日俄战争的序幕 关键词:三国干涉还辽.日俄战争爆发 前因:三国干涉还辽 日本和俄国在远东地区的帝国主义扩张导致利益纠纷,三国干涉还辽令日俄矛盾激化. ▲三国干涉还辽文书 后果 ...

  • 被遗忘的战争:旅顺要塞

    副标题:日俄战争,1905 上篇 这是一场发生在中国土地上.中国却宣布"中立"的战争. 这也是一场让百万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刺激鲁迅弃医从文的战争. 李鸿章出使俄国,1896 甲午战 ...

  • 日俄战争全景纪实8

    旅顺争夺战是日俄战争中具有重大意义的战役.只要旅顺牵制着日本第3集团军,只要旅顺港的俄国太平洋分舰队还存在,日军就无法结束战争,就无法保证海上交通线不受威胁,而日本联合舰队就会被完全吸在旅顺附近,俄军 ...

  • 【每天老照片】-1万-4502-1905年旅顺老照片 日俄战争中的俄军人影像

    1900-1905年旅顺老照片 日俄战争中的俄军人影像. 旅顺会战是日俄战争中的一场陆上战役.日本陆军为夺取俄罗斯帝国太平洋舰队母港,对其包围,最终攻占了中国辽东半岛旅顺口.战役共持续了5个月,是日俄 ...

  • 为 什 么有人怀念那个杀害秋瑾的人?

    鉴湖女侠秋瑾,侠之大者也,大家对她都很熟悉. 但是,另有一个与她有莫大关联.因她而死的人物,却被历史的灰尘重重覆盖了. 秋瑾以慷慨就义的方式,赢得了千古芳名.生命虽然短暂,却绽放出了应有的光华.而这个 ...

  • 女侠秋瑾的书法,少见强悍之气,笔迹清雅、宁静温和

    秋瑾(1875-1907年),字璿卿,号竞雄.鉴湖女侠,浙江会稽人.秋瑾不以善书名世,历史却无声地给她留下了一道清幽的空间,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秋瑾的庆幸.秋瑾清雅的笔迹.汹涌澎湃的爱国热情与豪放的侠 ...

  • 那个杀害秋瑾的人,为什么很多人怀念他?

    作者:李新宇 鉴湖女侠秋瑾,侠之大者也,大家对她都很熟悉. 但是,另有一个与她有莫大关联.因她而死的人物,却被历史的灰尘重重覆盖了. 秋瑾以慷慨就义的方式,赢得了千古芳名.生命虽然短暂,却绽放出了应有 ...

  • 晚清老照片:秋瑾穿男装英姿飒爽,贵妇涂口红只涂下嘴唇

    小编搜集整理了一组晚清老照片,为大家展示100多年前的人物及其生活.其中有致力于推翻帝制的女侠,有衣装精致的贵妇,有身陷囹圄的囚徒,也有粗茶淡饭的小人物--他们的阶层不同.命运不同,共同构成了晚清社会 ...

  • 秋瑾烈士英勇就义后,抓捕杀害她的凶手为何受到后人敬仰?

    1907年7月15日凌晨,浙江绍兴轩亭口. 4时许,随着监斩官.绍兴府山阴县县令李钟岳一声令下,'辛亥女杰'秋瑾从容走向刑场,慷慨就义. 被孙中山誉为'巾帼英雄'.被周恩来称为'反帝反封建革命先驱者' ...

  • 女性节专刊:清朝才女知多少,这七首诗句句动人,秋瑾堪称第一

    女性节专刊:清朝才女知多少,这七首诗句句动人,秋瑾堪称第一

  • 是谁“义葬”了革命志士秋瑾?

    1907年7月15日凌晨,"鉴湖女侠"秋瑾在绍兴轩亭口从容引颈就义,但无人敢为其收尸,因为收尸者将被视作秋瑾的同党,有可能引来杀头之祸,但当时正值炎热的夏季,秋瑾的尸体如果被阳光暴 ...

  • 吴冠中《秋瑾故居》

     吴冠中以<秋瑾故居>为题进行过多次创作.上世纪80年代,他就曾用水墨画过<秋瑾故居>,画面的构图与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油画<秋瑾故居>接近,都是以黑白构图为主.作品的 ...

  • 翰林苑诗话 • 《秋瑾:不惜千金买宝刀》

    点击蓝色文字关注我们吧! 1 作者:芳菲华年 我终于写到你了,我写这些个诗话本没有太严谨的计划.兴之所至,力之所至,缘之所至.好比吃了上一顿饭,吃下一顿饭,自然的机缘. 你是一个女子,可你不甘心或根本 ...

  • 初40 吟诵书写秋瑾《满江红》

    [清]秋瑾 <满江红>(吟咏) 来源:<中华经典吟诵>(赵敏俐 徐健顺 主编) 秋瑾<满江红> 田英章简体硬笔楷书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