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

张先(990年北宋太宗淳化元年-1078年北宋神宗元丰元年),字子野。乌程(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北宋著名婉约派词人。北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判官。北宋仁宗皇佑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辟为通判。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北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晚年退居湖杭之间。北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卒,年八十九。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又因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著有《张子野词》(又名《安陆词》),存词一百八十多首,代表作:《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千秋岁·数声鶗鴂》。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境,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王若水点评:

这首《天仙子》是词人张先在嘉禾(今浙江省嘉兴市)任判官时所作,有小序:“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小倅”即副官,这里指判官。他感身体不适,沉沉睡去,没有参加歌舞酒酣的府会。百无聊懒的词人伤春之际,留下“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千古名句。

词的上阙以春愁无限引起流年飞逝的伤感,是静态的词人的思想活动。词人品饮着美酒,欣赏着美妙的音乐《水调曲》,午间喝醉的酒晚间已经醒来,但是春愁依然萦绕心头。送走今春,光阴流转,她何时才能归来呢?春归晚境,使人黯然神伤,青春年少,烟云往事,空留在今后的回忆中。

下阙词人即景生情,写出动态的空灵之美。“并禽”是成对的鸟儿,这里指鸳鸯。晚来沙滩上双宿的鸳鸯已然栖息,微风吹破流云,月光洒落人间,花儿孤影自怜。重重的帘幕密密的遮住了灯光,风儿依旧吹飘不定,人声渐渐地安静下来,明天的小路上一定是铺满了春红的落花。结句“明日落红应满径”,照应上阙,又见出词人惜春、忆往、怀人的一片深情。

这首词情蕴景中,工于炼字,体现了张先词作的主要艺术特色。“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句的“破”字和“弄”绝是神仙之笔;“往事后期空记省”一句的“空”字又是人间的悲情绝唱。

《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

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

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

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

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李都蔚点评:

这首词是张先的代表作之一,曾得文坛巨擘欧阳修极口称赞,足见其词在当时影响之大。

词的上片写闺中女子在高楼上眺望而伤感,苦苦地思念着远方的心上人。词的起首一句,是经历了长久的离别、体验过多次伤高怀远之苦以后,盘郁萦绕胸中的感情的倾泻。第二句是对“几时穷”的一种回答,意思是伤高怀远之情之所以无穷无尽,是因为世上没有任何事情比真挚的爱情更为浓烈的缘故。以上两句,点明了词旨为伤高怀远,又显示了这种感情的深度与强度。接下来三句,写伤离的女主人公对随风飘拂的柳丝飞絮的特殊感受。本来是乱拂的千万条柳丝引动了胸中的离思,使自己的心绪纷乱不宁,这里却反过来说自己的离愁引动得柳丝纷乱。这一句貌似无理的话,却更深切地表现了愁之“浓”,浓到使外物随着它的节奏活动,成为主观感情的象征。而那蒙蒙飞絮,也仿佛成了女主人公烦乱、郁闷心情的一种外化。末三句写别后登高忆旧。想当时郎骑着嘶鸣着的马儿逐渐远去,消逝尘土飞扬之中,此日登高远望,茫茫天涯,又要到哪里去辩认郎的踪影呢?

下片承伤高怀远之意,续写登楼所见,女主人公触景生情。“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不远处有座宽广的池塘,池水溶溶,鸳鸯成双成对地池中戏水,小船来往于池塘南北两岸。这两句看似闲笔,但“双鸳”二字既点出对往昔欢聚时爱情生活的联想又见出此时触景伤怀、自怜孤寂之情。说“南北小桡通”,则往日莲塘相约、彼此往来的情事也约略可以想象。下片三、四、五句写时间已经逐渐推移到黄昏,女主人公的目光也由远而近,收归到自己所住的楼阁。只见梯子横斜着,整个楼阁被黄昏的暮色所笼罩,一弯斜月低照着帘子和窗棂。此景象隐隐传出一种孤寂感。“又还是”三字,暗示景象依旧,而人却孑然孤处,已经无数次领略过斜月空照楼阁的凄清况味了。这三个字,有追怀,有伤感,使女主人公由伤高怀远转入对自身命运的沉思默想。结尾三句化用李贺《南园》诗中“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东风不用媒”之句,说怀着深深的怨恨,细细地想想自己的身世,甚至还不如嫣香飘零的桃花杏花,她们自己青春快要凋谢的时候还懂得嫁给东风,有所归宿,自己却只能形影相吊中消尽青春。这几句重笔收束,与一开头的重笔抒慨相呼应。此句也是全词的警句,使作者获得了“桃杏嫁东风”郎中的雅号,令时人称颂不已。

附:文人间的情趣——张先与苏轼

《新婚》(张先)

我年八十卿十八,

卿是红颜我白发。

与卿颠倒本同庚,

只隔中间一花甲。

《和诗》(苏轼)

十八新娘八十郎,

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

一树梨花压海棠。

王若水点评:

张先才高,他以“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仙子》);“日曈昽,娇柔懒起,帘压残花影”(《归朝欢》);“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翦牡丹》)三句为人们称为“张三影”。他还写下了如“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千秋岁》);“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行香子》);“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一丛花令》)等名句。

张先更是寿高,享年八十九岁,且艳福深厚,在八十岁高龄的时候,还娶了十八岁的妾室。新婚之日,他的好朋友苏轼前来道贺。苏轼和张先是忘年之交,较张先年轻四十七岁。当时苏轼调侃张先,让他谈谈新婚的感受,张先沾沾自喜的吟出此诗(这首诗没有题目,《新婚》为笔者所加):“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新郎是八十老翁,新娘是十八少年,俩人之间年龄相差六十岁,在现代人看来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在古代其实也是个案。难怪苏学士看到新郎的诗后,诙谐幽默的和了一首:“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文人的情调尽显于唱达之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