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照
鲍照(414年东晋安帝义熙十年-466年南朝宋明帝泰始二年),字明远。祖籍上党(今山西省东南部),东海郡(治所在今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辖区包括今山东省临沂市南部与江苏省东北部一带)人。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杰出的文学家、诗人。家世贫贱,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得临川王刘义庆赏识,获封临川国侍郎,元嘉二十一年(444年),刘义庆病逝后,随之失职,在家闲居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做过始兴王刘浚侍郎。宋孝武帝刘骏起兵平定刘劭之乱后,他任海虞令,迁太学博士兼中书舍人,出为秣陵令,转永嘉令。宋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年),成为临海王刘子顼幕僚,同年,刘子顼任荆州刺史,随同前往江陵,以为前军参军、刑狱参军等职,掌书记之任,故世称“鲍参军”。孝武帝死后,宋明帝太始二年(466年),武陵王刘彧杀死前废帝刘子业自立,是为宋明帝。刘子顼响应了晋安王刘子勋反对刘彧的斗争,刘子勋战败后,刘子顼被赐死,鲍照亦为乱兵所害。鲍照是南北朝时期文人中成就最高的诗人,与颜延之、谢灵运同为南朝宋元嘉时代的著名诗人,合称“元嘉三大家”, 鲍照和庾信合称“南照北信”。他的诗歌注意描写山水,讲究对仗和辞藻,他长于乐府诗,世称“元嘉体”,其俊逸,现实,浪漫的诗风对唐代诗人李白、岑参等颇有影响,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鲍照有一妹鲍令晖,也善文学。现有《鲍参军集》传世。
《拟行路难》(其六)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王若水点评:
《行路难》为乐府“杂曲歌辞”调名,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情别意,曲调在魏晋以前的汉代就在北方牧民中流行,原为民间歌谣,后经鲍照拟作,采入乐府。“拟”是拟作的意思,就是对既有作品进行仿效,其情义内涵和形式技巧步武原作,并尽可能逼肖原作的体貌风格,拟作诗的标题常用“拟”“学”“代”“效”等字。鲍照创作的《拟行路难》组诗,共十八首,主要抒发对人生艰难的感慨,表达了出身寒门的士人在仕途中的坎坷和痛苦。也有描写游子和思妇之作。作品有五言、七言及杂言句,大多感情强烈,语言遒劲,辞藻华丽。这首诗就是其中的第六首。
“蹀躞”是小步行走的意思,常形容行进艰难貌。诗的大意是:对着席案上的餐食不能下咽,拔出宝剑挥舞抒发幽怨的叹息。大丈夫的人生何其短暂,怎能止步不前丧失意志。弃官离开吧,回到家中休养生息。早上离开家门与亲长辞别,傍晚回家敬奉在亲长身边。在床前与孩子玩耍,看妻子在织布机前织布。自古以来圣贤的人都生活得贫贱不移,更何况我这样孤寒耿直的人呢!
诗以描述自己仕宦生涯中倍受压抑的悲愤心情写起,“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这三个紧相连结动作充分展示了内心的愤懑不平。接着叙说愤激的内容,“蹀躞”、“垂羽翼”形象比喻了自己在重重束缚下难以施展才能抱负的境况。男儿大好人生,一任岁月蹉跎,更使人心焦神躁,急迫难忍。诗人采用亢奋的语言直抒胸臆,但儒家思想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忘势》),既然在政治上不能有所作为,不如辞官回乡修身齐家,与亲人朝夕相聚,共享受天伦之乐。最后引古圣贤的贫贱以自嘲自解,感叹自己出身孤寒、耿介正直,坎坷凛冽、怀才不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点明了像诗人一样的志士才人抱恨终身的社会根源。所谓“孤”,就是指的“孤门细族”(亦称“寒门庶族”),这是跟当时占统治地位的“世家大族”相对的一个社会阶层。六朝门阀制度盛行,世族垄断政权,寒门士子很少有仕进升迁的机会。“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钟嵘《诗品》),这种现象,不独六朝有之,中国历史比比皆是。
《代出自蓟北门行》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
征骑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
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
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马毛缩如猬,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李都蔚点评:
《出自蓟北门行》是乐府旧题,属“杂曲歌辞”,内容多写行军征战之事。“代”为“代言”,即“代人立言”,是诗人根据自己对所欲代言对象的了解,以设身处地,感同身受的方式来替主人公说话,诗题中常用“为”、“代”字。就如这首诗,诗人鲍照没有边塞生活的直接经验,却通过把自己积累的北方边塞生活的间接知识和前辈作家的创作经验艺术地结合,自出心裁,创作了这首描写边庭紧急战事、恶劣战争环境、惨烈战斗过程,突出表现壮士从军卫国、英勇赴难的壮志和激情的著名诗篇。
此诗由紧凑曲折的战争情节顺序描写。“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写战争的起因是胡虏犯边,将士们保家卫国,注定是一场正义之战。敌方入侵,边亭告警,“羽檄”、“烽火”互文见义,强化了军情的危急。“征骑屯广武,分兵救朔方”写战役部署,“广武”为军事要塞,今属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朔方”为汉朝“朔方郡”,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河套西北部及后套地区,战争的部署为一触即发的生死搏斗埋下了伏笔。“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中“筋竿”泛指弓箭,诗人先写敌方的阵容强大,肃杀的秋天胡焰嚣张,敌人弓箭在握,阵容强大,兵士精悍,战马强壮。“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敌人的侵略行径震怒了大汉天子,传递战书的使者相望于道,这是战争前的政治准备。“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写汉军英勇迎敌的军容军纪,汉军像大雁的行列、游鱼的序贯一样行军,越过石径飞梁,井然有序。军乐中饱含爱国的情思,旗帜、盔甲上披染着胡地的霜雪。“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马毛缩如猬,角弓不可张”惨烈的战争打响了,残酷的战争环境和悲壮的战事紧密结合,为全诗的高潮进一步做下铺垫。“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是全诗的精华,英勇顽强的将士舍身报效明主,为国捐躯,其中诗人表达出无比崇敬之情。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流传万古,激荡人心。
附:乐府歌辞与《乐府诗集》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中国诗歌历经了古体诗、近体诗、词曲到新诗的演进,但每一种新诗体的出现,都是丰富了中国诗歌的创作形式,而不是完全取代其之前的体例。其中古体诗出现最早,这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区分的和唐代发展起来的近体诗(格律诗)相对而言的诗歌概念。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自《诗经》、楚辞,到乐府(民歌和之后的文人乐府),再到唐代的古风、新乐府,其中乐府是较早而重要的一环。
“乐府”本是掌管音乐的机关名称,最早设立于汉武帝时,南北朝也有乐府机关。其具体任务是制作乐谱,收集歌词和训练音乐人才。歌词来源有二种:一部分是从中国民间收集的,一部分是文人专门创作的。后来,人们将乐府机关采集的能够配乐歌唱的这种新诗体称为乐府,或称乐府诗、乐府歌辞,乐府也由官府名称变成了诗体名称。
在体式上,乐府诗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及杂言。句式灵活自由,语言自然流畅,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生活气息非常浓厚。这种淳朴的诗歌风格,文字简单清新,弥漫在诗里的感情,不但具有普遍意义,而且纯真自然。乐府诗是诗歌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象征着文人诗的开始,象征着诗开始追求个性自由和发出个人化的声音。乐府诗中的诗,可以真正地称为抒发情怀的诗。许多诗人如鲍照、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等,都写过优秀的乐府诗。
《乐府诗集》由北宋郭茂倩(1041年-1099年,字德粲,宋代郓州须城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人)所编,是继《诗经》之后的一部总括中国古代乐府歌辞总集,现存100卷。《乐府诗集》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000多首。集中有汉、魏、晋、南北朝民歌精华,内容丰富,广泛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多方面,著名的如号称乐府双璧的《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还有《敕勒歌》《陌上桑》等诗篇。
《乐府诗集》以音乐曲调将乐府歌辞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和新乐府辞等十二大类,大类中又分若干小类,如《横吹曲辞》又分汉横吹曲﹑梁鼓角横吹曲等类;相和歌辞又分为相和六引﹑相和曲﹑吟叹曲﹑平调曲﹑清调曲﹑瑟调曲﹑楚调曲和大曲等类;清商曲辞中又分为吴声歌与西曲歌等类,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如郊庙歌辞和燕射歌辞属于朝廷所用的乐章。
《乐府诗集》著录诗歌的编次是把每一种曲调的“古辞”(较早的无名氏之作)或较早出现的诗放在前面,后人的拟作列于后面,使读者了解到某些文人诗是受了民歌或者前代文人的影响。例如,“相和歌辞”《薤露》和《蒿里》二曲,先录汉代古辞,再录曹操的拟作,虽然从思想内容到艺术技巧曹操的拟作都高于古辞,但古辞说明了这种曲调的来源及其本意;再如《陌上桑》这个曲调,首先著录古辞,再录曹操、曹丕的拟作,使读者了解曹操等人的作品不过是依古辞的曲调而拟作的新辞,并且将后人各种拟《陌上桑》而作的诗,都附在后面,如《采桑》、《艳歌行》、《罗敷行》、《日出东南隅行》、《日出行》等等,由此而见《陌上桑》对后来文人的种种影响。对一些古辞业已亡佚,而其曲调对后人有过影响的乐曲,也都作了说明,如“杂曲歌辞”中的《行路难》,只有鲍照的拟作为最早,但在《行路难》的说明中编者引证了《陈武别传》,指出这个曲调在魏晋以前,就在北方牧民中流行,说明它早在汉代可能已经产生。这既反映了民歌对文人诗的影响,有说明了音乐和诗歌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