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根:可溶解心脏起搏器,实现按需“工作”

文/陈根

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人的生命活动必须靠心脏所提供的新鲜血液才能完成,其对人体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正常来说,心跳次数为60~100次/分,如果心跳次数过低(<40次/分),就会影响心脏供血,就可能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即人工植入心脏起搏器,用特定频率的脉冲电流,经过导线和电极刺激心脏,代替心脏的起搏点带动心脏搏动的治疗方法。

临床上需要用临时心脏起搏器的情况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患者既往就有缓慢性心律失常,在需要麻醉或手术的时候植入临时起搏器,预防心率太低导致的各种症状;另一种就是在植入永久性起搏器前,先来一个临时的作为过渡。

然而,传统的临时起搏器往往有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包括穿透皮肤的导线可能会构成感染风险,外部电源供应和控制系统可能会意外断开,而心脏组织也可能在设备被移除时受损。

因此,为了防脱位、防并发症、改善患者的治疗体验,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称,他们开发了一种无需电池的心脏起搏器,可直接植入心脏表面,并在不再需要的时候被人体吸收掉。这种设备没有导线,可以从体外进行控制。成本约为100美元。

具体来说,该装置形似一个微型网球拍,由无线技术提供动力。外部设备的无线电频率功率被发送到心脏起搏器的一个接收器上,在那里被转化为用于调节心脏的电流。并且,该装置细小、柔韧且重量不到0.5克,其使用的所有材料都不会被身体排斥,能发生使之溶解的化学反应,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被身体吸收。

在用小鼠心脏、兔子心脏和人体心室壁切片的实验中,起搏器都能够成功被无线激活,并顺利起搏心脏、调节心率。其中,接到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小鼠心脏上时,这种生物可吸收起搏器也能够起到治疗作用,让心脏恢复正常的房室传导模式

随后,研究人员又在狗和小鼠身上,做了开胸手术中植入起搏器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产生该装置用于成年人体内所必需的电能传送。小鼠体内显示,这种装置能够运行四天,两周后的扫描发现,它已经开始溶解。7周后,该装置在扫描中已不再可见。

自1958年心脏起搏器首次植入人体以来,已有数百万人受益于这一装置。可溶解心脏起搏器是心脏起搏器的新进化,这使得心脏起搏器也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需求,按时工作,到点下班。

(0)

相关推荐

  • 可完全吸收的心脏起搏器问世

    据英国<自然·生物技术>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美国西北大学科学家描述了一种"临时性的".可植入的心脏起搏器,其运作不需要引线或电池,并且在一段时间后可以被身体完全吸收 ...

  • 让“最小心脏起搏器”造福更多患者 可以用10余年

    来源:文汇 选稿:吴春伟 美敦力大中华区心脏节律与心衰业务部门副总裁 黄芳 从首届进博会的"明星展品",到第二届进博会的"民心商品",美敦力推出的"世 ...

  • 史上首个瞬时起搏器诞生!可自动无害降解

    文章来源:EurekAlert,Northwestern 本文为医疗器械创新网原创翻译 译者:Tracey (Wechat ID: kk371595788) 无线.完全植入式设备,临时起搏,无需移除. ...

  • 古有秘书“阅后即焚”,今有心脏起搏器“用后即溶”...

    1958年,瑞典斯德哥尔摩Karoliaska医院的胸外科医生Ake Senning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植入了世界上首例埋藏式心脏起搏器.自那以来,全球已有成百上千万心律失常患者的生命因起搏器得以 ...

  • 陈根:试管婴儿风险更大?新技术需谨慎乐观

    文/陈根 自1989年试管婴儿技术首次应用于辅助生殖临床治疗,距今也已过去三十年.随着试管婴儿技术的完善,试管婴儿也被越来越多具有生殖障碍的患者所采用,目前是试管婴儿多为"第三代试管婴儿&q ...

  • 陈根:红肉有风险,食肉需谨慎

    文/陈根 从古至今,猪肉.牛肉.羊肉等都是国民餐桌上的重要菜品,在膳食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 先秦祭祀仪式中的"太宰"用的是"猪牛羊"以供奉,而六畜也被看做是安稳 ...

  • 陈根:大数据存储未来,节能技术开发成为刚需

    文/陈根 数据量的增长,让人类文明步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顾名思义,大量的数据.从数据的体量来看,传统的个人电脑,处理的数据,是GB/TB级别的数据.而大数据则处理的是PB/EB/ZB级别的数据体量. ...

  • 陈根:手机控制生物小鼠活动,只需一块植入物

    文/陈根 光遗传学是一项极具前景的技术,它允许对神经元活动进行靶向的时空操作,用于神经回路的解剖和治疗干预.近年来,无线光遗传学技术的进展使研究人员能够在更自然的条件下,通过将动物来研究大脑回路. 近 ...

  • 陈根:HIV缓释注射疗法获得认可,一年只需摄入12天

    文/陈根 自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第一次报道艾滋病(AIDS)以来,此后40年时间里,这种病毒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目前全世界有超过3600万人感染艾滋病. 由于引起艾滋病人类免疫缺陷 ...

  • 陈根:每日维C摄入量,或需增加9倍

    文|陈根 维生素C又叫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其在体内参与多种反应,如氧化还原过程,在生物氧化和还原作用以及细胞呼吸中起重要作用.从组织水平看,维生素C的主要作用是与细胞间质的合成有关. 此外, ...

  • 陈根:新材料储存数月能量,供应能量之需

    文/陈根 在化石燃料转向可再生能源来应对气候变化的趋势下,对新能源获取和储存方式的需求变得越来越重要. 基于此,兰卡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新材料,可以将能量储存数月,甚至可能是数年.这种材料可 ...

  • 陈根:太空探索和太空法规,需合一行进

    文/陈根 自从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首颗人造卫星进入地球轨道以来,人类便进入了太空时代.太空探索给人类带来了机遇与发展,人类在探索过程中不仅收获了新的资源.开拓了新的生存空间,还进一步证实了世界的可知 ...

  • 陈根:大脑“指纹”识别,仅需100秒

    文|陈根 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也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指纹.指纹是每个人最稳定的生物特征,同时也是属于每个人独特的标志.几年前,耶鲁大学的神经科学家发现,大脑也具有"指纹", ...